为什么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堵?

2013-04-11 12:03瀚文
黑龙江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拼车标志牌停车场

■文/瀚文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多有这样的经历:在北方的农村,老少三代睡在一铺炕上,在城市,三代人挤在几平米的房间里,吊铺地铺立体式。楼梯下搭个简易房,像冯巩在影片中盖个小房树干留在屋里,都是现实。现在,两三口人住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房子,宽敞得很,但我们心里堵得慌。

小区在中国是后现代生活,它凭借物业管理井井有条,给人一种温馨、舒心、放心和满意之感,以规范化、社会化、商业化、自律化等来吸引住户,所以,更多的人购置小区房产。但是近年,商家要追求利润,房屋建造得越来越密,间距小不说,还横七竖八,成了N个小四合院,不单挡光,空气流通也不好,且越建越高,所以好端端的刚刚落成的高档小区竟被戏称为城市垃圾。小区整体环境是很重要的一项,清幽方彰显魅力,如此来享受花园一样的空间。但现在,大多小区庭院成了停车场,就连步道上也往往趴着车。这还不算,小区外的马路上也成了停车场,宽阔的马路成了单车道。来到街上,人满为患,擦肩接踵,本想出来喘口气,可那种密密麻麻的感觉,堵得慌。车蜗行或者干脆堵着。

……

我们生活得为什么越来越堵呀?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以往农村的主要劳力是青壮年,现在却是老弱,因为年轻人在城里打工。一部分老年人也随着儿女迁到了城市。外来人口的涌入,第一个问题就是居住,所以城市房屋便成了硬性需求,房子越盖越多,城市范围越来越大,城市周围的耕地变成了小区,很多树木被砍了,草地平了。人多了,城市大了,车的需求大增。于是马路显得窄了。

怎么办?我们曾发过一文,介绍“宝石小镇”施泰因,这个已然走过了千年的小镇,今天的居民也不过3 000多人。

我读过马小宁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美国的拼车文化》,文中说:

美国这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度”,多数家庭人均一辆车,但他们拼车。美国人的拼车文化历史不短,大多数州及地方政府都鼓励民众拼车。美国的交通图标中有一个菱形标,在一些高速路入口处的标志牌上,可见这一标志及“HOV”字样。HOV为英文High Occupancy Vehicle的首字母缩写,为“多人乘坐车辆”之意。标志牌上同时有周一至周五、时间段以及2人或3人以上的信息,表明在5个工作日,只有车内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车辆才被允许进入这一俗称“拼车道”的快行道,违者要收到比一般交通违规重得多的罚单,有的州县罚金可达上千美元。拼车是提高道路使用率、减缓交通拥堵的妙招。绝大多数拼车人为住在远郊的有车族,他们往往相约在某一地点碰面,然后拼车。为了鼓励拼车,许多地方还建有拼车停车场,价格优惠。互不相识的人们通过社交网络、拼车网等,结成拼车伙伴。有些人则在社区设立的拼车点报出自己的目的地,寻找同路人。

堵,真堵与堵心,客观主观两方面,怎么解决,这需要科学的方法,更要有科学的态度。其实,一些过来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借鉴的。

猜你喜欢
拼车标志牌停车场
好莱坞标志牌将“黑着”庆生
高速公路标志牌养护维修技术要点研究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你能看明白吗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
基于Web的拼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12”后,何以为家
Uber不守规矩,拼车成了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
这个叫作拼车的饥饿游戏
拼车的饥饿游戏:这个叫作拼车的饥饿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