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文献综述研究——基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的视角

2013-04-11 18:54■黄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3年2期
关键词:经济学经济模型

■黄 镠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地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学科,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自然有其独特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范式。首先它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那就避免不了研究城市中的经济学问题,这就回到了通常的经济研究领域,也就是研究城市中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城市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经济的研究放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上。我们自然就会问:什么是城市?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城市经济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城市的边界在哪里?城市空间下的城市问题有哪些?这些正是这一学科的重点或者叫研究对象。

城市经济学 城市 城市产生 城市发展 城市病

什么是城市及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路径

城市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城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以非农活动为主,它依托于一个地区并对这个地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尽管,规定城市的自然界限困难重重,但是这也不是一个不可捉摸的问题,城市也是有范围和边界的。城市的范围是各国根据法律或政治边界为每一个城市确定的行政管理区域,城市的范围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城市,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以获取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的集中地域。因此,城市规模就是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在一定地域上的聚集。城市规模反映了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城市内部各种经济关系和内容的总和。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多数城市在地区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城市则更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进程。而城市经济学正是集中于对城市内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进行空间经济分析,它把城市作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点来分析。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运用区位分析的方法,侧重于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第二种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经济问题,在这里,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萧条的过程,并以此作为提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政策为主要目标。

城市是怎样产生的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重要命题是:城市是怎样产生的,他为什么能够存在?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城市出现被认为是劳动分工的结果,正如斯密所说的那样,越来越精细的劳动分工,使大量的熟练工人得以形成,为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保障。企业的出现,带来了企业选址的问题,于是古典区位理论被用来解释城市的形成,后来又出现了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在解释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均犯了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一样的错误,即他们大多借用物理学、几何学而不是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直到1926年黑格 (Haig)借助纽约的城市统计数据,第一次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但是这项研究对集聚经济的理解仍然是描述性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城市经济学家开始用更为精密的计量经济学工具来探讨集聚经济的存在性,这方面的论文的确表明大城市对吸引企业进驻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随着城市中企业的不断增加,相应的人口也不断往城市里迁入,于是城市或者城镇成为了为周边人口所组成的市场区域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核心区域,城市居民数量越多,中心区所服务的范围也就越大,较小范围内的居民居住区从空间上就嵌入到了更大规模的市场域内,同时出售那些更为频繁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城市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普遍认为,规模报酬递增是促使城市产生的重要原因,规模报酬递增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或者是在总量上研究城市内的经济乘数等方面,因此,规模报酬递增在解释企业和居民都往城市中集聚上也颇具说服力。这些都是城市形成过程中的 “向心力”部分。古典城市劳动分工说、古典区位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尽管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城市会形成,但是仍然不能说明城市为什么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不能再进一步的增长,同时也没有说明阻碍城市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在这方面伊文斯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他认为工业经济中城市体系实际上是两种相反的作用——集聚经济所带来的好处与经济活动在狭小范围内集中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高昂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达到均衡的结果。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之下,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进行具体的运用,例如当企业发现其在郊区生产的产品运到城市中去销售的运费小于其在城市中直接选址生产而带来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时,企业宁愿选择在郊区生产,而不会再迁入城市中去了;还有,当居民在郊区买房节约的成本足以弥补其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时,或者他厌恶城市里面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情况时,居民也不会再往城市中搬迁了。这样,城市的规模就在这两种相反的力量的作用下达到均衡,此时城市不会缩小也不会扩大。阻碍城市扩大的更个方面都可以概括为城市发展的 “离心力”,其主要表现为经济的负外部性、 “城市病”等问题。起初解释城市形成的经济学说都可以看成是外生性地城市经济学说。随着各种分析工具或者模型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新经济地理学家们用一种内生性地经济学说来解答城市何以形成这一问题,它以非常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假设为基础,并利用“超边际分析”等现代技术,结合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技术流派内生地处理了空间聚集与分散、城市形成等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城市是怎样发展的

城市经济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命题是:城市经济是怎样增长的?只有解决这个问题,城市才能得以发展与繁荣,并且,城市经济的增长始终是城市经济学以及城市发展政策制订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城市经济的增长问题,研究者们更多的是套用研究经济增长的模型,只是把这些模型研究的问题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里。所以研究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经济增长的模型。经济增长理论始见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 《国民财富的性质原因的研究》,后来到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和多玛提出了哈罗德—多玛模型,力图在全社会只有一种既可以作为资本品也可以作为消费品的产品、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以及生产中要素和投入比例不变等假设下,采用长期化和动态化的分析方法探讨一国经济的长期运行情况。罗斯托 (W.Rostow)和刘易斯 (A.Lewis)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把提高储蓄率当作经济由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索洛的古典增长模型中,他认为,无论起始点在哪里,经济都将收敛于一个平衡增长路径——模型中所有变量以恒定比率增长。罗默 (P.Romer)认为技术是经济系统的中心,是内生的,技术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技术和资本间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能够长期稳定的促进经济增长。卢卡斯 (Lucas)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从劳动密集型技术向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转移的过程,人力资本的外部性通过城市化的传导促进经济增长。

而研究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主要有: (1)经济基础模型,它是1936年由H.霍伊特 (HomerHoyt)提出来的,基础模型的思想是将城市的产业部门按照是否向城市外 “出口”产品和劳务而分成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基础部门向非基础部门提供需求,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这一比例越高,则城市经济增长率越高; (2)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模型 (Input–OutputModel)是由里昂惕夫1936年提出的,在这一模型中,考察了城市经济中所有产业之间及它们与居民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将这种联系用投入产出表的形式表示出来,更加全面和精细地展现了城市经济活动,之后W.伊萨德 (WalterIsard,1951)运用空间经济模型进行了区域和跨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W.Z.赫希 (WernerZ.Hirsch,1968)通过城市公共服务支出项目模型和区域规划模型以考察投入产出分析在城市政府决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3)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该模型是总需求函数在城市经济学中的运用,该模型中涉及到城市内居民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从而来决定城市的经济规模,该模型解释城市的经济得以发展是由于乘数效应发挥着作用,通过城市居民—厂商之间的商品流动传导机制和地方投资传导机制,最后拉动城市的经济增长;(4)城市经济学家盖里、秋山、藤原(Ghali, AkiyamaandFujiwara) 通过改造索罗 (Solow,1957)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柯布—道格拉斯式的城市部门生产函数,该模型通过某个城市某个时期的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资本和劳动等变量共同决定这城市的经济水平,并得出了地区间的经济增长率存在着长期收敛的趋势。 (5)缪尔达尔 (Myrdal,1957)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思想,由于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经济体中比较发达的地区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而落后地区发展会更慢。普里德 (Pred,1966)、布拉德福德和凯莱基安 (BradfordandKelajian,1973)则对累积因果效应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解释了很多城市衰弱的原因,从反面证实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

城市问题的产生与求解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三个重要命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所谓的 “城市病”问题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且怎样在经济学的范畴内对这些问题进行求解?这里的 “城市病”问题表现在诸如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政府管理问题等方面。既然是城市问题,就离不开城市的 “空间存在”这一根源性的特征,这些问题的求解也就首先被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空间范围内了。

城市企业和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于是城市的土地问题就集中表现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和尖锐的土地供求矛盾上。城市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的规划,城市大量圈地同时又造成土地浪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土地问题还存在着一个 “空间错位”现象,所谓 “空间错位”,主要表现为地面空间人车混杂,即人的活动空间与车的活动空间不能分离,混杂在一起,这也是引起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城市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要充分的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集约化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住房是房地产的基本形态之一,城市中50%以上的房地产以住房形式存在。目前我国城市住房问题表现在住房供给不足,房价过高,住房质量下降,城市住房制度缺失等方面。城市住房问题要按照住房 “供应 (效率)—分配 (公平)”的二元目标,可以把比较成功地解决住房问题的模式划分为 “市场—救济型” (美国、英国为代表)、 “市场—福利型”(瑞典、荷兰为代表)和 “市场—保障型” (新加坡为代表)。城市住房还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于是会出现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进行统筹调节;在住房价格方面,政府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城市居民形成一个科学稳定的心理预期,有助于稳定房价。在城市住房市场方面政府干预非常普遍,其形式不仅包括对市场活动的管理,而且包括基础设施以及住房上的投资。

城市的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公共交通的供需方面,集中体现为交通拥堵。道路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合理规划与构建城市交通网络体系。更新交通管理的技术及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则是交通的供给与需求。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如果只靠市场来提供,它必然会供给不足,这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于事无补。缓解或者消除交通拥堵可以通过征收 “交通拥挤税”、“汽车使用税”、公共交通补贴、错开上下班时间等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价格机制来调节交通的供给与需求。在城市道路的设置方面,以城市核心区域为原点的环状和放射状的道路设计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往往会使车流量堵在连接环线的入口处,因此,形成网状的道路系统才是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的一个可行的方案。

随着人口和其他要素的过度集中,大多数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将使未来城市经济发展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表现为空气污染、水域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认识到环境的外部性产生污染问题,随后发展到以科斯 (R.Coase)的产权理论角度去认识环境问题,最后发现归根到底还是制度方面的缺陷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原因是外部不经济,而课征环境税可以使外部性成本内部化,能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此外,环境税收还要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投资和补贴、押金、污染权交易、排污收费等手段配合使用,特别是在开征环境税收时,要与排污收费制度相互协调,对某一类污染物的治理在选择征税或收费时,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成本较低的手段实施较为有效的污染控制,这样才能从总体上缓解城市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

在研究城市政府作用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城市经济学学者山田浩之提出的 “有必要先把城市当作一个系统来把握”,其中包括“城市间系统”和 “城市内系统”,它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为实现城市内部与外部各自和相互之间的均衡,城市政府的基本任务就是与企业家等城市主体结成不经过市场的“公共经济关系”。城市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进行城市管理上。

城市经济学的前沿性问题

城市经济学研究第四个命题是: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问题,也就是城市经济学所谓的前沿性问题。一门学科的前沿问题决定学科的发展动态,也决定学科的生命力,一门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对其前沿性问题的研究上。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纳为一下4个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其中,对城市化的模式和道路的研究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学者们在继续讨论比较 “大城市偏好”、“中等城市偏好”和 “小城镇偏好”的城市化战略模式优劣的同时,特别注意研究了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提出了“市场型城市化道路”、 “城市自然观”和 “多元城市化道路”等新观点,并与传统的 “计划型城市化道路”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门学科所研究的问题会包含很多方面,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所聚焦的问题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但他仍然是致力于在解释这门学科中一开始就被提出来的有区别与其他学科的最为本质性的问题,城市经济学也不例外,它一直集中于解决这些城市经济学里面最为基本的问题:城市是怎么形成的,城市经济是怎么发展的,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在哪里。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它仅仅是从更新的视角或者选择了一些更先进的方法来解决那些城市经济学中具有辨识度的问题,形式上不同而已。

参考资料

1.龙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统计的范围口径.研究论坛,1999(6),23-25.

2.洪平,张二震.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线研究城市经济.中国社会科学,1988(3),122-124.

3.(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China 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 House,23-26.

4.周伟林,严冀.城市经济学:概念、流派及其理论演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84-88.

5.McDonald,JohnF.Fundamentals ofUrbanEconomics,PrenticeHallUpper SaddleRiver,NJ.2007.

6.赵红军,尹伯成.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新发展.社会科学,2007(11),4-13.

7.Haig,R.M.(1926)./Towardan UnderstandingofMetropolis,IandII,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40, (2)and(3),FebruaryandMay.

8.Berry,BrianJ.L.andjohnParr(1988).MarketCentersandRetailLoc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

9.Evans,Alan.W.(1973).ThePure TheoryofCitySizeinanIndustrialE-conomy.UrbanStudies,9(Feb).

10.周伟林,严冀等.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11.李红继.中国城市经济学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现代财经,2003(2),56-58.

12.郭鸿懋.作为空间经济学分支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国城市经济学研究三十年的梳理与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2),5-14.

13.董国良.构建畅通城市新模式.中国土地,2005(8),4-5.

14.董黎明.城市土地问题与土地集约利用.中国土地,2005(8),7-9.

15.保罗·贝尔琴,戴维·艾萨克,吉恩·陈.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M].书瀚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6.保罗·切希尔,埃德温·S.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城市经济学[M].郝寿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7.王晓玲.环境税收: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城市问题,2003(6),57-60.

18.(日)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魏浩光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19.雷仲敏等.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城市经济,29-37.

猜你喜欢
经济学经济模型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简明经济学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经济学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