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2013-04-12 05:44张元洪孔庆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张元洪,孔庆娜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生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进入21 世纪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2001年3月16 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工作内容,这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首次通过正式文件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2003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2004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样也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课程。长期以来,很多高校把所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方式,这种做法与《基本要求》并不一致,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发挥好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本文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反思与探索。

一、在课程目标上,从预防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

课程目标决定了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方向,课程目标的界定将对课程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分歧,这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作用。关于课程目标的设置,目前主要存在理论化与技能化的争论。理论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提高他们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素质。技能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技能型目标,主张课程教学应关注大学生应对各种现实社会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实践技能的提高,注重具体方法对大学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实践价值。

理论化与技能化的课程目标设置都强调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辨识与解决,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与讨论的主要内容,以心理问题的预防性教育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性教育,因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有的效果,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到实践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中对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过分关注,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以及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在群体的层面上是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张是: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

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性目标,增加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营造充满心理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用积极的理念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积极应对问题,主动适应社会,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积极心理学注重发展与培植积极力量的价值目标引领下,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爱、宽容、责任、希望、友谊等积极因素,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积极体验,只有这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二、在课程内容上,从心理学主导向学科间整合转变

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决定了课程内容也处于动态发展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使教育能够回归生活,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科整合的依据在于社会的整体性和大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学生所认识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综合的、整体的自然或社会现象,这就要求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学科整合之路。现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从知识模块来看,大多包括环境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与恋爱、学习等内容。显然,课程内容偏少,难以实现课程的预设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设目标,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仅仅依靠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哲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

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支柱,从心理学的视野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社会对心理学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要求,是心理知识的普及,也是一种心理学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依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从哲学的视野来看,心理教育本身源于哲学,心理学为了摆脱哲学的束缚曾经走了很长的路,但心理学以及心理教育中的很多问题都来源于哲学,甚至重要的心理教育本身就是哲学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视野对构建心理教育的多元化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心理素质以促进整体素质发展的一种教育,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既合乎教育科学又讲究教育艺术;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社会属性,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学的视野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社会学的大背景下来进行,在社会条件下,解决人的社会化与心理发展问题;从文化学的视野来看,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下建构起来的,心理与行为的常态与变态的界定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产物。文化的弥散性使得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具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影响,文化的民族差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色。每一种学科视野都有其自身特点和适用的层次范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倡导学科视野的多元共生意识,只有多学科视野的互补共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才能充满希望。

从本质上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门逻辑体系严格的学科,而是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在强调学科间整合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在大一第一学期作为基础概论性的课程开设,而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大一年级针对学生的适应与目标定位等问题,重点开设心理健康标准、新生入学适应、自我意识发展等课程内容;在大二与大三年级针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压力调节等问题,重点讲授人际交往技能、恋爱与性心理、情商训练、压力管理等内容;对大四年级的学生重点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安排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设置的逻辑性。

三、在教学方法上,从单一讲授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转变

目前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多为大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这种“你听我说”的教学关系中,学生处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对课程反感。据调查显示,学生反映其所接受的教学方法中知识讲授法排在最后一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向多样化转变,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教学细节,增强学生心理体验的直接性和深刻性,在教学中增加团体辅导训练、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测验、体验式心理游戏等教学方法的采用。

团体辅导训练法是指在团体情景中,通过团体内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成员间分享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建立新的认知与行为模式的过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团体辅导训练帮助学生改善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班集体与学生组织的凝聚力;通过自信心训练等让学生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

案例分析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选取来自学生群体、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形式,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借助案例向学生模拟现实问题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适当引导,为学生展现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案例分析法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它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寻找答案,而在于思考的过程。因此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特点。

角色扮演是指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设置某一场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言语、动作,从中得到体验或感受,以此了解问题的所在,最终实现心理品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角色扮演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与创作欲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还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对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心理测试,并对测验结果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完善自己。比如在学习人格塑造这一专题时,可以给学生做气质类型测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方式。心理测验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主题的了解,促进更多的学生关注自身、关注心理健康。

体验式心理游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景,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进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心理体验,触动对自身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思考,以达到促进心理健康与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再精彩的说教都比不上个人的亲身感悟与体验,内心再轻微的触动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例如毕淑敏《心灵七游戏》中列举的7个体验式心理游戏都可以启发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教师在讲授“自我意识”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再选你的父母”、“我的墓志铭”等游戏,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

[1]蔡迎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116-118.

[2]邱小艳,唐君.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15-117.

[3]刘燕,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11(1):82-85.

[4]许国斌,黄红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46-49.

[5]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2):83-85.

[6]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9(12):121-122.

[7]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