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生态屏障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以广西柳州市为例

2013-04-12 06:54秦秀华苏杰南
关键词:柳州市柳州桉树

秦秀华 苏杰南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活的生态屏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2006年,温家宝总理来柳州视察,给柳州一个很高评价: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这是对柳州生态环境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巨大的鞭策和规划。为了继续巩固和提升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生态优势品牌,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造福柳州人民,我们必须提高绿色覆盖率。而构筑生态屏障是提高绿色覆盖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构筑生态屏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于柳州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生态屏障建设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提出建设生态屏障的基本途径,为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参考。

1 柳州市生态屏障建设现状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成为城市规划重要目标之一。掀起了建立城市公园的浪潮,构筑了柳州早期生态屏障,如号称柳州之肺“柳州市长林公园”于1975年建立,窄长,呈南北走向,总面积37 296m2。2006年来,柳州市提出要把森林引入城市,把城市居民生活引入森林的设想,掀起了生态屏障建设的热潮。2007年至2011年,全市人工造林总面积为9.23万hm2,年均人工造林面积1.85万hm2以上。其中,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基干林带宜林地绿化率达90%以上,普通公路宜林地绿化率达80%以上,柳江等主要河流两岸宜林地绿化率达85%以上,通道两旁乡镇及村屯所在地基本实现绿化,绿化覆盖率达23%以上。2012年上半年,全市人工造林面积为2.1万hm2;近3年来,每年植树造林成活率达92.6%,保存率达85.3%,造林质量逐年提高,造林成效显著。根据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显示,柳州市森林覆盖率为63.2%;按照2011年区绩效考评组考核结果,目前柳州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4.31%。

2 生态屏障建设存在的问题

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为湘桂、黔桂和枝柳铁路交汇处,东经108°50′~109°45′,北纬23°54′~24°51′。柳州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城,被北、东、西三面山丘包围,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柳州是一座西南工业重镇,钢铁、汽车等重工业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凸显,如水体污染严重、酸雨频发等等。因此,生态环境治理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造林绿化,提高绿化面积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也是构筑柳州市生态屏障的主体。围绕这个关键,柳州市实施了乡村公共绿地建设工程、人工荒山造林及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绿满八桂”“绿满龙城”造林绿化工程等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开展顺利,已初具规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但在认识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问题和误区。

2.1 承担机制不合理

现行的造林绿化工程“绿满龙城”总投资176 834.09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投资58 944.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3.3%;地方财政及社会筹措投资117 889.39万元,占投资总额66.7%。而工程实施的六个县中有2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均收入在6 000元以下。并且天然林禁伐本身又使贫困县的财政收入大量减少:一是伐木收入大量减少;二是与伐木有关的运输餐饮住宿等产业的收入减少。地方筹措66.7%的投资资金,对于贫困县来说,无疑是很大负担。

2.2 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片面追求片状镶嵌

由于传统林业思想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在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中,或多或少体现了“集中成片,片状镶嵌”的思想。在以“优生态,惠民生,促发展”为目标的造林绿化工程中,其主要对象为宜林荒山荒地及生态脆弱地带,如石山岩溶地区。这种地类立地条件大多由于人类过度采伐、过度放牧或人为干扰过频,产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发生根本性转变,变成非宜林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异常困难,强调集中成片,违背了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适草原则。因此,在工程实施中,必须认真执行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最大限度地保证成活率和保存率,努力提高植被覆盖率,做到栽一株成活一株,不能过分强调集中成片,以避免损失浪费。

2.3 速生桉纯林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系统结构逐渐简化和功能不断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提出加快林业跨越式发展,把广西建成林业强省。广西林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桉树产业发展迅猛。在此背景下,柳州市也不例外,1998—2008年,桉树种植面积75万亩,而到2012年种植面积已达266.7hm2,桉树人工纯林面积不断扩大。由于速生桉纯林的单一性和桉树的他感作用,已表现出一系列生态恶果,如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功能衰退,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剧等等。

2.4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合理和补偿标准偏低

生态公益林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实践调查后,我国政府实行对公益林的经营者进行经济补偿。但目前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比较单一,实行的是“一刀切”政策,即不管生态区位是否重要,有林或无林,林分质量高低,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发放,导致群众保护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2012年柳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为国有林每亩5元,集体和个人的每亩10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周边相当林地的租赁价格已经达到每亩50~100元 ,且有逐步提高的趋势。生态公益补偿金远远低于林地租金,很多林农不愿将林地划为生态公益林,林农经营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较低。

2.5 重视造林数量,忽视栽后管理

柳州市全面实施“绿满八桂”“绿满龙城”造林绿化工程,工程量大,任务重,许多地方特别是市郊贫困地区规划不充分,种苗准备不足,容易形成为完成任务随便种植树种,忽视适地适树原则。由于资金缺乏,有不少的市郊造林绿化带缺乏栽后管理,树苗存活率、保存率比较低,有的甚至变为荒地,造成极大的浪费。

3 建设生态屏障的基本途径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群众的环保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是群众监督的意向标。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是构筑柳州市生态屏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首要环节。由政府主导,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宣传讲座、宣传单等媒介,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爱林、护林以及环保意识。

3.2 理顺体制,扩充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分类承担机制

成立造林绿化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目标。通过市级专项补助资金、上级补助资金、业主、单位及个人筹措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拓宽造林绿化融资途径,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造林绿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政府出资租用土地,交由造林公司进行专业造林绿化及相关管护;二是在通道绿化上政府租用的土地,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鼓励造林大户投入资金进行通道绿化建设,建苗圃或用材林基地,投资者可通过卖苗木或间伐木材获得收入,但所卖苗木及采伐林木的限额按相关规定执行;三是政府所征用或租用的通道绿化土地,也可以交由农户绿化,政府提供适当补贴,林木所有权归农户所有,但所卖苗木及采伐林木的限额按相关规定执行。

生态环境有很强的公共性,外溢性很强。贫困县的生态屏障建设,受益的不仅是当地居民,而是整个柳州,乃至全广西。因此,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贫困县的部分建设资金应该由柳州市排污企业、单位和购买生态环境产品的居民承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得这部分建设资金:一是对柳州市排污企业和单位征收生态税;二是发行生态彩票;三是设立生态屏障建设社会募捐资金。

3.3 合理规划,提高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

桉树人工林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取决于经营者采取的种植方式和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加强桉树造林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可以降低人工桉树纯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区域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人工纯林的生物多样性:第一,搞好桉树纯林总体规划。严禁将生态公益林、陡坡水土易流失地等作为桉树造林地,桉树林地不要过分集中成片,模拟自然造林,营造不同森林群落的镶嵌结构;第二,合理设计施工作业。在采伐前保留山顶的原生植被带,山脚、农田边保留水土滞留带,悬崖峭壁、水沟旁的天然阔叶树不要采伐,充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水土流失;第三,合理选用整地、病虫害防治,抚育等工序,对可能给环境造成破坏的工序,必须坚决制止,对拒不改进的业主和施工单位要给予环保警告,并列入重点监控单位。

3.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栽后管理

栽后管理可以提高存活率和保存率,是造林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栽后管理对于生态屏障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完善栽后管理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成立专项资金,用于栽后管理费用;二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人才库,给栽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强化平安保证措施,建立稳妥可靠的生态屏障保证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扑灭”森林防火方针,确保生态屏障平安。加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测、预报与警报体系建设力度,及时发布森林病虫害警报、预报,提出防治意见,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督和管理,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森林资源。

4 结语

构筑生态屏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惠及子孙,泽被后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抓住柳州市大力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构筑柳州市绿色生态屏障。

参考文献:

[1]龙城森林覆盖率达64.31%[DB/OL].http://www.lznews.gov.cn/show-32-41528-1.html.

[2]李平.柳州市启动“绿满龙城”造林绿化工作[J].广西林业,2011,(1):1.

[3]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Z].柳州年鉴,2010.

[4]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2011年—2015年“绿满龙城”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Z].

[5]林业经济增收提前完成三个100%[N].柳州日报,2012-09-25.

[6]侯元兆.科学地认识我国南方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6,(3).

[7]梁启英.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争论的思考[J].桉树科技,2005,(1).

[8]庞正轰.中国桉树害虫现状与防治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1,(30):169~179.

[9]柳州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工程的举措和成效[DB/OL].http://www.liuzhou.gov.cn/ztlm/jgjx/wmbs/201112/t20111207_506164.htm.

[10]杨民胜.桉树在腾飞[J].桉树科技,2005,(1).

猜你喜欢
柳州市柳州桉树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3个桉树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