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约束下黑瞎子岛开放开发战略产业选择与资源环境适应性政策调整研究

2013-04-12 11:32刘宇会于善波韩乐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4期
关键词:黑瞎子生态旅游物流

刘宇会 于善波 韩乐江 齐 妍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1 低碳经济与黑瞎子岛开放开发定位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内容是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进入21世纪以来,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新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众多国家经济制高点的首要战略选择,涉及“低碳经济”的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势必对全球产业造成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世界众多国家经济格局变化。未来低碳经济的基础设施投入和技术研发投入,将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巨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但不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赢。黑瞎子岛位于拥有“华夏东极”之称的抚远县境内,又称抚远三角洲、熊瞎子岛,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一个岛系。2008年10月14日,黑瞎子岛西侧171平方公里陆地及其所属水域正式划归中国,即西半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东半部为俄罗斯联邦所有。2010年11月23日,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发表中俄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称“双方将共同对黑瞎子岛进行综合开发”。

黑瞎子岛是绿色之岛、健康之岛、和谐之岛。按照规划,黑瞎子岛的发展定位为:突出“一岛两国”的地缘特色,依托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与俄远东地区合作,实施南联北开战略,在生态保护、开放模式、开发方式、管理体制、政策支撑等方面先行先试,逐步把黑瞎子岛建设成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我国兴边富民的实验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先导区和沿边开放对俄合作的示范区。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商贸流通、口岸通道是黑瞎子岛的四大功能。其中生态保护列为首位,岛内75%左右的面积辟为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的岛内旅游经贸区约40平方公里,占岛内总面积25%,包括旅游、口岸服务、中俄友谊城、行政服务中心等。未来10年,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黑瞎子岛将建成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

2 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战略产业选择

2.1 大力发展国际生态旅游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体系

旅游业可以说是“无烟工业”,同样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比高碳产业低得多,发展旅游业本身就是低碳产业。选择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产业,就是选择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黑瞎子岛地处中国最东端,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拥有鲟鳇鱼养殖基地、全国最大的内陆湿地三江黑土湿地、原始森林、赫哲渔村等旅游资源。黑瞎子岛将岛内划分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旅游经贸区,形成独具特色的“一环”(中俄水上环岛跨境游)、“两带”(黑龙江风貌带和抚远水道湿地观光带)、“三区”(东极旅游区、生态观光区、休闲度假区)旅游观光体系。充分利用“一岛两国”独特的地缘优势,依托宝岛原生态、神州东极情、东方第一哨、一岛两国风等独有的旅游资源,着力把黑瞎子岛建设成生态型、旅游型、商贸型、开放型和具有中国建筑特色的边境贸易旅游名城。

目前黑瞎子岛旅游发展总体定位是“国际级中俄界岛休闲生态旅游区”;主题旅游形象定位是“神秘界岛,魅力东极”;旅游功能定位是,中俄形象的窗口,异国风情和北国风光的体验地,中俄文化、旅游及商贸的交流平台。预期目标为到2020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万人次。

经过10年的努力,黑瞎子岛定会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岛,极具区域特色、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的国际化旅游岛。

2.2 全力推进绿色制造业发展,实现低碳清洁增长

俄罗斯虽然资源和能源非常丰富,但其自身制造业的实力相对来说是非常有限的,市场也是比较有限的。从国家长远利益着眼,俄罗斯目前非常希望能够加快远东地区开发开放,在这个过程当中,俄罗斯必然要寻求到中国的支持。因为中国是东北亚地区最为活跃的经济体之一,而且制造业实力雄厚,同时拥有很大的市场。黑瞎子岛距离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非常近,开发面向俄罗斯市场的轻工业和制造业具有很大优势。

在与俄方洽谈达成一致的基础上,黑瞎子岛开放开发应建设综合保税经贸区。经贸区内重点发展转口加工、进出口产品加工和本地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可利用俄罗斯木业资源,加快发展复合板材、集成材、家俱、地板、装饰材料木材加工业和建材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发挥江海联运枢纽港的优势,进口俄罗斯水产品,在综合保税区进行精深加工,向俄罗斯市场返销;引进组装韩国、日本及我国沿海地区的洗衣机、电视机、电脑、手机、小家电等电子产品和服装、玩具等轻纺产品散件,开发俄罗斯市场;加强与俄罗斯科研部门的合作,选择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在综合保税区内合资合作实施产业化,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能力。

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并存。在黑瞎子岛全力推进绿色制造产业过程中,我们必须借清洁技术之力开源节流,实施绿色制造,从而在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通过采取新技术应用、新能源开发、废物再利用、资源再造等措施,实现开源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采取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利用资源等手段,实现节流目标。制造业是资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它通过输入原材料,使用人力、设备、场地等环节,最终输出产品,生产环节复杂,只有采用清洁技术将这些要素进行合理优化,才能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2.3 发展国际绿色物流业,打造远东物流中心

黑瞎子岛开放开发采取“四步走”的规划战略:一是开通常年通道,实现口岸常年过客过货,进行修桥、筑路和口岸前移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将岛上中方辖区建立中俄友谊纪念馆,并辟为边境生态文化旅游区。三是在抚远水道东南侧、乌苏镇北侧规划建立贸易综合体,形成边境贸易、旅游观光、常年过客过货的载体和平台。四是在贸易综合体基础上,把抚远县升格为佳木斯市与哈巴罗夫斯克合作建立东北亚跨国国际物流中心,并发展成为中俄边境自由贸易示范区,且最终发展成辐射中、俄、日、韩、蒙东北亚六国,实现汇东北亚各国客商来岛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国际物流中心,推动东北亚国际经济大循环。

目前黑瞎子岛开发的初步规划已经明确,即在满足国防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岛上将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保税贸易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行政管理区、部队防务区等,岛外将建设综合保税加工物流区、生活区和产业园区。保税区内设进出口货物仓储区、出口货物加工区和口岸物流作业区,区内入住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国际物流方面的企业和开展“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结合综合保税加工物流区,依托口岸优势和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保税物流体系,努力形成面向俄远东、日本、韩国和我国沿海、沿江的高效便捷低成本物流服务体系。重点发展江海联运,在尽快形成重大装备运输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货运资源,努力形成常态化、定期货运航班。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吸引对俄进出口货物向抚远三角洲汇集,构筑对俄物流集散地和配送中心。

3 适应战略产业选择的资源环境适应性政策调整

3.1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为使黑瞎子岛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双赢”目标,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紧密结合现行的旅游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与认证标准,规范发展生态旅游;二是构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指导与服务;三是强化旅游环境监管,坚决及时纠正借用生态旅游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努力监督与保证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四是鼓励建设环保与低碳化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类解说方式,以实现游客的最佳体验;五是加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技术;六是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建议各级政府制订生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采取多样化资金支持措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七是启动面向各类人员的综合培训计划,建立一支具备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3.2 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为制造业减排提供激励机制

从本质上来说,碳交易是碳排放权的交易,排放权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限量使用权,属于稀缺资源。这种权利的界定,首先需要政府确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以某种可接受的方式对排放权进行初始分配,界定其产权。这样相关企业才能在碳交易市场上对分配得到的二氧化碳排放权进行自由交易,通过市场竞争确定排放权价格,进而实现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履行强制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减排,促进了世界局部碳交易市场发展,也带动了发展中国家探索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减排的行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每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 ~45%,并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会上,将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深圳7省市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提出2013年全面启动以上区域的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

就制造业而言,在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下,凡是没有完成减排任务的制造业企业,需要向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指标,增加其排污成本。进而促使制造业企业更多地把资金投向提升减排技术,以实现制造业污染排放的降低。

3.3 制定规范的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的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可以借助信贷、价格、补贴等手段为企业补充发展绿色物流所需的资金来源。对实施环保生产、开展绿色物流的企业进行税收激励,对污染性企业实施税收制约,通过征收环境税迫使企业实行绿色物流。

4 研究小结

低碳经济条件下,如何选择和发展战略产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议题。按照其规划,黑瞎子岛的发展定位为:突出“一岛两国”的地缘特色,依托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与俄远东地区合作,实施南联北开战略,在生态保护、开放模式、开发方式、管理体制、政策支撑等方面先行先试,逐步把黑瞎子岛建设成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我国兴边富民的实验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先导区和沿边开放对俄合作的示范区。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商贸流通、口岸通道是黑瞎子岛的四大功能。未来10年,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黑瞎子岛将建成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战略产业选择:一是大力发展国际生态旅游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体系;二是全力推进绿色制造业发展,实现低碳清洁增长;三是发展国际绿色物流业,打造远东物流中心。为此,适应战略产业选择的资源环境适应性政策调整建议: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强生态旅游管理;第二,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为制造业减排提供激励机制;第三,制定规范的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

[1]姜国刚,衣保中,乔瑞中.黑瞎子岛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12(6).

[2]王元伟.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1(20).

[3]蒋国平,尤大鹏.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生态经济,2008(4).

[4]王文治,陆建明.要素禀赋、污染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对污染天堂与要素禀赋假说的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2).

[5]赵玲,王荣成.抚远三角洲国际区域合作模式的构建[J].世界地理研究,2009,(3).

猜你喜欢
黑瞎子生态旅游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棒打熊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棒打熊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