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垃圾分类回收现状调研及解决方案探讨

2013-04-12 11:32陈少玲王彤彤洪斐佳王晓亮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4期
关键词:垃圾箱废品垃圾处理

陈少玲 王彤彤 洪斐佳 王晓亮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2488)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北京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的回收和处理,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限制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而放眼国际,许多发达国家在垃圾回收和处理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1.1 北京市垃圾处理形势已经日益严峻

2005年到2008年间,随着人口的增长,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均增长率为8%。2009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69万吨,日产生量为1.83万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每天产生垃圾1.83万吨,每年增长8%。而北京市的垃圾处理能力,目前仅为每日1.041万吨,缺口高达8000吨。

目前北京垃圾处理大部分都采用填埋的方式,垃圾处理的速度远远小于垃圾产生的速度。大量垃圾侵占土地,污染环境,给北京社会生活带来多种不良影响。而且近年来垃圾污染事故频出,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垃圾已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国外的垃圾回收和处理成绩斐然

1.2.1 英国

每个英国家庭都有3个垃圾箱:一个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一个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一个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社区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

1.2.2 芬兰

芬兰各个城镇的居民区和购物中心,都设有不同颜色的废品分类回收箱。芬兰人外出时习惯将家里积攒起来的旧报纸、空玻璃瓶和旧衣服顺手放到分类回收箱,或直接将垃圾送到赫尔辛基地区3个垃圾处理中心的废品分类回收点。

1.2.3 日本

日本规定家用分类垃圾箱,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期——每户都有统一发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十余种。在规定的日期扔规定的垃圾,不遵守规定则会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坐牢。

2 现状及原因分析

此次调查中我们针对北京市城区居民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第一轮主要针对城区垃圾分类处理现状进行调研;第二轮主要针对现状不理想的原因进行调研。在此过程中,我们按非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试点1∶3的比例对部分社区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共计2100份,回收1527(72.7%),并对每份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核,力求调查结果客观真实。

2.1 调研走访的各个试点社区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现状

(1)76%的小区都设置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三类垃圾箱,极少部分小区没有分类垃圾箱或者垃圾箱分类标识不清晰。

(2)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垃圾的属性不太清楚,调查数据显示,2%的人对垃圾的属性非常了解,37%比较了解,55%不太了解,6%完全不了解,导致工作人员仍然需要将垃圾袋内的所有垃圾倒出后进行重新分类,小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贡献几乎为零。

(3)通过分析调查所得数据,70%的居民觉得垃圾分类作用不大,不愿意花时间进行前期垃圾分类;15%的受访人员表示会不进行分类而是统一袋装垃圾后扔到社区垃圾箱,5%的人都会进行详细分类后进行投放;将近87%的人表示小区内居委会和物业未进行积极宣传,90%的居民主要通过报刊和电视获取相关知识。

2.2 北京市垃圾分类与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经过统计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当前北京市城区居民在垃圾分类回收问题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大部分城区居民环保意识不高,对垃圾分类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认为垃圾分类浪费自己的时间;②居民普片缺乏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垃圾前期分类工作开展困难;③政府、街道办及居委会的宣传力度不足;④当前废品回收价格偏低,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3 国外垃圾分类成功模式——以弗莱堡市为例

德国“绿色之都”——弗莱堡市被世界许多城市视为楷模,在这个洁净而美丽的城市,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的做法早已深入人心。其成功的经验有:①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的做法早已深入人心,居民分类后的垃圾装入灰、绿、黄、褐等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和垃圾箱中,以提高循环利用水平;②政府采取各种物质刺激手段控制垃圾量,降低合用垃圾回收桶住户的垃圾处理费用,对居民垃圾堆肥进行补助等;③从2005年起,弗莱堡的不可回收垃圾均运往南郊20公里处的TREA垃圾处理站焚烧。TREA处理站遵循很高的环保标准,保证了垃圾处理的安全性。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余热,可保证2.5万户居民的供暖;④把控制垃圾量视为首要任务,体现了从“用过即扔”的消费方式向注重环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转变,并且培养少儿的环境意识。

4 解决方案研究

以上研究表明,北京市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国外的经验与优秀模式,本文提出了以下方案:

4.1 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的体系,明确各政府部门职责

目前负责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政府部门工作职责分配不明确,没有完善的问责制度,而且并未制定相关的具体奖惩措施。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体系形成各个部门分工合作的多位一体的状态。同时,保证各级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中都设有负责管理生活垃圾处理的问责部门,将垃圾分类的成果与责任部门的考核业绩结合起来,以便更明确地开展工作。

4.2 统一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现象,社区里面垃圾桶内的值钱的可回收垃圾都会被捡走,在一个小区里我们还遇见在小区内分拣垃圾的“拾荒者”。而徐海云也说过我国目前有近600万的城市“拾荒者”正从事着二次分拣和废品回收的分类收集活动。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可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并建立相应市场,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进行统一管理,改变以往闲散经营的模式,实现可回收垃圾与废品回收相对接,以促进垃圾回收工作。

4.3 制定合理的废品回收价格

现行的废品回收价格偏低,无法激发居民回收可收购废品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调整可回收垃圾的回收价格,以刺激居民回收废品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收购站补贴。

4.4 简化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加大宣传力度

可以用图片代替文字,这样可以加深阅读者的印象,也让阅读者更易接受;也可以制定政策让企业在其生产的商品包装上表明其所属的垃圾种类,如在牛奶盒上标注“可回收物”字样,这样做可以让消费者更乐于实行垃圾分类。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和各级学校大力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也可以建立环境博物馆﹑环境保护体验馆之类的场所,从多方面普及环保知识,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4.5 利用经济手段减少垃圾数量

借鉴国外经验,从源头进行垃圾控制。例如,维也纳实行“大宗废旧物品回收收费制”,处理旧家具要倒贴;瑞典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

4.6 合理布局和设置垃圾箱

应增加垃圾桶个数,特别是在居民区,可设置每栋楼专有的垃圾桶,并且可以在垃圾桶周围安置摄像头以便进行管理。其次,目前我国垃圾箱仅仅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借鉴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做法,我们可以将可收回垃圾、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4.7 推动垃圾分类处理产业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垃圾处理资本行业已初步培育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与运营、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与运营、垃圾收运等几大市场。我们应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改进以配合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化。

猜你喜欢
垃圾箱废品垃圾处理
洗扫车垃圾箱体及过滤装置优化研究
NO TIME TO WASTE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垃圾箱的变化
动动手,废品变宝贝
基于PLC的自动降解垃圾箱压缩粉碎模块的设计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
父亲的废品
将互联网+废品拧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