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思考

2013-04-12 19:05张付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职工成本

□文/张付振

(河南石油勘探局南阳联络处 河南·南阳)

经济效益,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经济效益是任何社会形态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对社会主义经济活动来说更有特殊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增强综合国力,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研究与探讨,是我们经济工作者的职责与任务。

一、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加强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目前,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导致企业管理松懈。首先,不少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根据调查,有的企业虽然建立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预防的监督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软弱无力,导致经营管理工作秩序混乱;其次,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是搞好企业管理的基础与条件。不少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严重导致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薄弱,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束之高阁;再次,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经营的环境较为复杂,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变革与创新已变得尤为急迫。

笔者认为,企业只有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系统,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企业才能提高其效能,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第一,牢固树立内控观念,重新审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要增强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认识,自觉主动地进行内控的监督约束,尽快构建一套责权分明、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控机制;第二,企业要重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搞好企业管理的基础与条件。因此,企业要建立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内控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要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相关惩处办法,强化内部稽核检查机制,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才能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其次,要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成本费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降低成本是企业盈利的最根本途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成本结构,企业应该认真分析价值流程中的成本控制要点,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型,抓住重点制定目标成本,实施成本控制制度。企业应当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树立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的观念,加强成本控制管理与成本核算两个基础工作,完善成本管理机构的经济责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事前要抓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事中要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后要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抓好降低产品成本的重点工作,提高资金运作水平。

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一,财务参与决策是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形势下,面对各种经济信息数据,如何提高经济信息质量,如何利用财务杠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何正确估计资金风险;如何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目标最大化等,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而不断激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力,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大大提高。加强财务管理,首先要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目前,财务队伍的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应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岗前培训和后续教育,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后续教育,及时补充和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技能;其次要强化考核,完善用人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政策水平和职业道德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职称的聘任、行政职务任免、奖金发放等挂钩,形成完善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务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的基础。企业必须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经营管理,控制经营风险。

三、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目标最大化

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是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目标最大化的重要条件。首先,要从提高政治素质抓起,要对职工进行职工责任感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方面、多层次的思想教育,使职工明确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把个人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树立爱祖国、爱岗位的思想;其次,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也是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目标最大化的重要条件。要抓好强化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工作,要有计划、分层次地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经常性的技术业务教育,如举办脱产培训班,每周组织职工进行业务学习,每月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每季举行技术比武,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旬一练等,实施“六个一”素质工程,夯实职教基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目标最大化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和条件。首先,固定资产管理需共同参与。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管理的任何疏漏都会导致管理链条的松动,需要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其次,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第三,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推进信息化管理,原先的固定资产纸质卡片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需要把固定资产的信息输入电脑,对其信息实现计算机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将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贯穿于日常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固定资产管理要趋于完善,从而达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迈进。

[1]王梅.浅析如何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9.

[2]黎小玲.探讨如何提高医院经济效益[J].商业时代,2012.7.

[3]张柯.对经济效益若干问题的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3.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职工成本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