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精神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3-04-12 20:00韦梦霞农菊梅潘正钦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深圳

韦梦霞 农菊梅 潘正钦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a.机关党总支;b.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2.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深圳文化对广东乃至全国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圳精神作为深圳文化的集中缩影,孕育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深圳精神是深圳人民新时期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是深圳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思想支撑点,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发利用深圳精神中的德育资源,是丰富德育活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 德育资源及其分类

目前学术界对德育资源这一概念尚无统一定论。《辞海》对德育的解释为“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渗透于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资源的解释之一为“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定义德育资源:构成及满足把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和道德内化于受教育者思想意识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德育资源种类繁多,按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按时间可分为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按功能可分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按地域可分为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的“开拓、创新、献身”到20世纪90年代的“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再到新世纪的“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深圳精神都符合“德育资源”概念的限定,是社会资源、现实资源、国内资源。

德育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实效性能否提高。目前德育实效性有所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资源的匮乏,而与此相对的,却是因资源观念不足造成的德育资源闲置浪费。明确资源观念,用资源的眼光看待问题,则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即使是反面教材,亦可做为“疫苗”为德育所用。在众多的德育资源中,深圳精神以其时代性、影响性、榜样性,尤其值得开发利用。

2 深圳精神中的德育资源

深圳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得以丰富和发展。无论其表述如何改变,其本质是不变的。

2.1 开拓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特区人敢于突破思想上的条条框框,大胆探索,创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竹园宾馆,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新南新印染厂,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深圳乌古石场,成立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效仿香港进行工程招标,筹集“宝安股”,实行劳动用工制度……由渔村小镇一夜发展为现代化都市,深圳速度无先例可寻,“开拓创新”无疑是特区人最真实的精神写照。

2.2 诚信守法

诚信,即老实做人;守法,即实诚做事。作为改革的试验场,深圳试先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一般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法制、开放的特点,政府、企业、个体只有尊重这些特点并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才能实现深圳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实现“小钱支配大钱”,打开市场参与者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3 务实高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特区人明了实干的重要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凝练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务实,才能脚踏实地,聚精会神搞建设;高效,才能提速度,上水平,营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4 团结奉献

特区建立伊始,五湖四海的移民为改变个人命运实现个人理想汇聚在一起,大家的知识结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团结奉献就显得尤为重要。团结才有力量,才有凝聚力,才有深圳国贸大厦以深圳速度竣工这样万众一心促发展的好例子。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对特区姓资姓社心存疑惑,将“团结奉献”纳入深圳精神,提倡“关爱行动”“义工联”活动,对凸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树立特区形象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

深圳精神既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成分,又汲取深圳移民文化的精华,具有开拓进取、不畏艰险、敢于创新、团结奉献、诚信守法的文化特质,是深圳人民实现共同理想、共同目标的精神支柱,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将深圳精神与德育相结合,用改革开放的成果促德育,让受教育者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变成德育教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3 开发利用深圳精神中的德育资源

充分开发利用深圳精神中的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性,我们可以从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下手。而在这些资源当中,人力资源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物力和财力资源都要通过人力资源进行支配。对深圳精神中德育资源的最大浪费,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人力资源包括教育者资源和受教育者资源。

3.1 开发利用德育资源中的教育者资源

目前国内德育的教育者资源主要为中小学的班主任、思品课教师、政教处教师以及大学的辅导员、“两课”教师,而从“资源”的角度看,所有的教育者,无论是政治教师还是数学、英语或其他学科教师,都可以、都应该扩展为德育者,实现“全员育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成影响,因此对教育者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德育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的重要一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的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由于我们对德育人力资源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将目光局限于德育专职教师,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大多数教师在此种观念下,只对自己的专业课负责,注重“教书”,忽视了“育人”,而对教师业绩的评价,不应该只是拿了什么学位、申请了多少专利、发表了多少学术专著、评了什么职称,也应该参考他是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否将良好的思想品质传达给学生,学生在其教导下是否形成了完善的人格,是否具备了自我约束能力,是否建立起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的道德评价系统……只有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设置一定的量化标准,深化德育人力资源观念,“大德育”才不会流于口号。

德育讲究“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三贴近”的角度看,德育的教育者资源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还应包括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在深圳特区的创建过程中,许多创先争优的弄潮儿艰苦奋斗、舍小家为大家,坚持信念与信仰,从“中国改革第一人”袁庚到“影响中华公益的60位慈善家” 马明哲,从“一心为民的好医生”郭春园到宝安“爱心一族”、平湖“巾帼志愿互助队” ,从“感动中国”的丛飞到外来务工的“十大孝子”李传梅,他们传承深圳精神,诠释深圳精神,在物欲横流、思想道德滑坡现象不断出现的今天,何尝不是进行德育的生动教材。

3.2 开发利用德育资源中的受教育者资源

德育的任务是以道德规范受教育者,使之内化为受教育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日常行为表现出具备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简言之,德育,“教” 是为了达到“不教”。要达到“不教”,在开发利用深圳精神中德育资源的教育者资源时,要特别注重开发利用受教育者资源。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受教育者当成被动接受者和参与者,教育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需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性德育。而实际上,要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必须自下而上,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突出其主体地位,调动其积极性,只有让受教育者成为德育的主体,才能克服部分教师素质不高、缺乏说服力、方法单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很难想象没有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德育会取得成功,当然,受教育者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个个简单相加而得的,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德育观念上不断创新,认真观察,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刘文韶.深圳精神的由来与发展[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6):46~48.

[2]刘志山.移民文化与深圳精神[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5):45~47.

[3]于晓峰.深圳文化精神略论[J].社会科学论坛,2007,(1):102~106.

[4]蔡辰梅,刘刚.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21~24.

[5]赵冰,朱平.德育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10.

[6]张雅琴.确立学校德育的资源意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7~141.

[7]王兆珍.开发德育潜在课程:当今高校德育新的突破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37~40.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深圳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