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德育路径探析

2013-04-12 20:00陈天顺范燕秋
关键词:微时代德育微信

陈天顺 范燕秋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使我们悄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时代”。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的用户数是3亿,而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的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1]。大学生是“微时代”社交媒体最活跃的使用者,如何在“微时代”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德育功能,强化和改革高校德育,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就“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1 “微时代”的到来

“微时代”一般是指在互联网及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由能实现即时信息获取传播的新媒体的兴起而推动开启的新时代,它以微博、微信、饭否等新媒体为标志,也包含微电影、微小说等一系列传播速度快、内容精练、介入生活细节,并给人们的交流、工作、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新事物[2]。随着手机客户端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日渐成为社交网站和微博的主要使用者,成为“微时代”最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微博、微信等微产品已逐渐演变为大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并逐渐内化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微博客正在改变媒体的形态,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形成力量的汇集。它们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催生“微时代”。

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将这股新生的力量命名为“微博力”,其在新著《微博力》中写道:“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统计显示,微博用户从年龄上来看,20~29岁微博用户最多,为9 050.8万人,占微博用户比例达到29.24%;10~19岁用户为8 216.3万人,占26.54%;30~39岁用户为7 780.2万人,占25.14%[3]。可以看出,大学生和刚刚走入工作的年轻人是微博的主要使用者。大学生广泛使用微博,他们在微博中的言行表现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而大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相对于中小学集中学习,一心求知的学校生活来讲,大学生活更多的是分散的,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个性特点更加明显,由趋同向个性化方向转变。此外,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目标的迷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美好爱情的向往等较多的憧憬、压力和诱惑,更易受一些不良信息和思想的影响。由于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大学生很难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进行筛选。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表示,在“微时代”,微博、微信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如果学生不加分析地接受,将给学生的思想信念带来冲击,造成认知偏差。同时,学生往往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圈子,进行交流。这导致学生容易排斥其他群体,造成信息来源单一,观点容易片面,无法多角度看待问题[4]。

2 “微时代”高校德育的困境

2.1 信息内容的多元化

“微时代”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社交平台,拓宽了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微博、微信等的匿名传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谣言与流言的传播,而当代的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判别力,在海量的信息中无法甄别真伪,极其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和观念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多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冲击。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德育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新媒介上多元信息观的质疑和挑战。此外,微博、微信平台多是门户网站等校外机构建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无权管理校外微博平台,从而产生“监控盲区”,这是对高校德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树立主流德育理念的严峻考验。

2.2 德育环境的虚拟化

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大都是通过开展相关的课程,组织德育活动将筛选后的主流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系统的讲授、观摩、实践等灌输给学生。高校德育课程一般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开展德育的主流渠道,由于授课时间有限,教师更多的是空洞的说教和对教材的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情绪体验,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的理想、信念等成效不是很明显。德育活动主要依托学校党委、团委、宣传部、学生会、社团等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依托现实的教材、在现实空间展开,而“微时代”依托虚拟的网络空间,其虚拟性、不确定性必然带来不同于现实环境的新问题,如网恋问题,网上随意辱骂他人、泄露他人隐私问题,传播虚假信息,等等。如何引导大学生成为网络道德人,形成网络自律成了高校德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2.3 德育方式的单一化

现实中高校的德育方式强调系统的教育和理论的灌输,注重的是道德知识的传授,使得德育具有统一性、政治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这种单一保守的理论灌输式的教育,依托于课堂教学,教师以独断的方式向学生讲授道德教条,已经无法满足网络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日益增长的对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知识的渴求。可能培养出顺从听话的“好学生”,却难以培养大学生独特的道德思维、正确的价值观和较强的道德力。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微时代”的主体交互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对德育教学中的单一灌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给德育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3 “微时代”下的高校德育路径选择

3.1 正确认识,趋利避害

“微时代”是一个开放式的社交圈,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无限延伸,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外,学生在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时,因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不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如果不当使用,将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再加上,高校并不限制大学生使用手机、电脑,这就很难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不使用手机刷微博、聊微信。更严重的是,有些大学生将微博、微信作为完成作业的媒介,忽视了自身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在校大学生,我们既要看到新媒介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革新,又要自觉远离不良信息,趋利避害。

3.2 创新方法,形成合力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更新快、信息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利用优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宝库,及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将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座、报告、知识竞赛等德育方式相结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形成高校德育的新思路,实现资源互补,提升德育效果。高校可以依托网络建立“红色资源网”“红色教育网”“红色文化网”“红色教育网”积极占领网络德育阵地。

教师要申请、注册微博、微信,建立与学生的沟通,通过微语言、微动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声;在课堂教学上,可以增加微博案例教学,将微博、微信等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有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博、微信,通过“微课堂”,实施“微教育”。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随时、随地有选择地接触网络教育资源,点击“关注”、点击“收听”即可获得一位良师益友。

3.3 加强监控,齐抓共管

微博、微信上的每一个动态都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学生的观点,是学生意愿与想法的表达,其中不乏“灌水”行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依据自己的经验准确识别各种言论,时刻树立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处理。选拔一批专门负责微博、微信平台维护、信息审核、监控工作的信息员,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微博和微信等微传播媒介,增强网络自律。此外,学校和社会网络监管机构共同建立微媒介重大事件处理机制,对散布谣言和各种侵权行为及时处理,齐抓共管,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道德环境。

3.4 提升素质,及时引导

大学生对微博、微信等媒介的热捧,加剧了提升教师队伍媒体素养的迫切性。教师要培养在微博和微信平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灵敏的信息嗅觉,变被动处理为及时引导,将深邃、丰富的德育理念、人生哲理融入到日常、琐碎的微博和微信动态中。在微空间里主动承担起培养大学生人文关怀、道德素养的使命,学习与借鉴“微沟通”技巧,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微课堂”“微公益”“微讨论”,加深德育过程中师生间的主体交互,通过微空间里的交流,更好地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陆高峰.从微博到微信[J].青年记者:高峰观察,2013,(2).

[2]秦冰馥.“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高教研究,2013,(1).

[3]社科院发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DB/OL].http://news.zol.com.cn/tech/75950.html.2013-06-26.

[4]刘敏.微时代来临微教育如何扬长避短?[N].北京重庆商报,2013-03-03(A03).

猜你喜欢
微时代德育微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微信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