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12 20:00
关键词:教学法阶段英语教学

朱 曲 平

(南通职业大学 外语系,江苏 南通 226007)

任务型教学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以来,由于其突出的教学效果已经得到世界各国英语教学专家的肯定。美国、加拿大及新加坡等国家都推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我国教育部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中,分别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语言专家及学者也大力提倡任务型教学方式,以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英语人才。因此,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为培养合格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我国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从改革开放初英语人才普遍不足和水平参差不齐,到现在英语人才大量涌现,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工作功不可没。然而就整个英语教学而言,还存在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也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或缺点,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概括起来讲,目前高职高专类英语教学存在以下缺陷:

一是教材内容陈旧。教材中所选文章内容老化,形式呆板,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的学校自编教材,虽然有针对性,但是因为编撰人员水平有限,因而教材的总体质量不高。

二是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仅仅满足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整堂课教师唱“独角戏”“一人讲众人听”,教师讲课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三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进校时英语成绩一般,对于学习英语的目的性不强,造成高职高专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不足。学习上依旧沿袭中学时代“应考”式的学习方法,不重视综合运用能力训练,与教师互动较少,启发式教学无法进行。

因此,要不断提高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英语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任务型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任务型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特征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最早起源于欧洲、澳洲和北美地区,然后向全世界推广。任务型教学的核心要旨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强调任务是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设计出有目的、有目标的教学活动,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始终围绕学生这个主角,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多读、多思、多写、多练,把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作为一个目标设定在教学计划中,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课堂学习的一个目标,教学任务完成与否是衡量教师最终教学成果的主要依据。

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是学习者不断建构的产物,学习是学习者的主动行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设计者,学习的成果主要靠学生学习的结果来体验和表现,教师是促进者、引导者。而任务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的互动、主体地位,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2 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

(1)任务性。顾名思义就是要围绕任务而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它应该是围绕教学任务,围绕教学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而掌握所学的知识。不管是设置情境,还是让学生互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纠错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都应该是围绕课堂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不应该是无目的的和无意义的语言重复训练。

(2)实景性。任务型教学方法提倡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生学习课堂之中,设置特定的符合任务的学习环境,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做铺垫。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时,要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设置实际情境,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体会语言,运用语言。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具有将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而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注重实践性,通过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具体环节,达到对所学语言的掌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任务型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从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定义和特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要求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习得的过程,注重实践和动口动手环节,并且将这些环节融入到实景之中,把学习和目标检查结合起来。

著名语言学家Willis(1996)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时,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多种具体的教学模式,他把任务型教学操作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即任务前(the pre-task phase)、任务环(the task cycle)、语言分析三个阶段(the language analysis),这三个阶段相互连接、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要求和Willis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阶段理论,结合高职高专英语基础和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把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1)阅读前阶段(pre-task),即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熟悉教材的主要内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为完成后两个阶段作必要的准备和铺垫。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前先疏通词汇,搜索与课文主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其次,教师要因势利导,对学生介绍或与学生交流与本次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语言知识,消除学生阅读课文时的障碍。同时,教师结合课文相关材料及重点词汇,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一方面预习课文,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成任务阶段,也称阅读中(while-task)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意图、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一阶段是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核心部分,在这一阶段要求教师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阅读篇目,同时配合进行专题的口语训练。

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寻找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常见表达方式,进而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技能训练。学习外语,阅读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阅读,接触到英语惯用法和英语独特的语法结构,从而形成语感,对以后的英语的学习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教师可设置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来集体完成。这个任务是和教学任务相关联的,对课文的理解是有帮助的,教师要注意任务和学生能力匹配,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同时任务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最好紧密联系当前形势和文化及生活现状。任务可以是互补式阅读或话题讨论等。把任务交给学生以后,要发动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甚至可以开展一些诸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拓展性联系,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阅读材料,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再次,小组活动后的学习汇报。各小组可以推荐一个同学代表小组作讨论情况发言。要求学生脱稿发言,讲观点、讲事例、讲讨论情况。对学生出现的较大错误,在学生讲完以后作出纠正,并对学生所讲内容进行点评。这项任务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锻炼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口语能力及公共场合发言的胆量。

(3)总结阶段,也叫阅读后(post-task)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应以培养学生输出能力为主,可以布置翻译及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以上三个阶段将Willis教学模式贯穿始终,将设问、阅读材料、讨论和总结四个因素相互连接,层层递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 任务型教学方法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不需要每堂课每个环节都设计任务,这会使教师产生疲劳和厌烦心理,反而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其次,设计的任务应由易到难,使学生先适应,而不致产生畏难情绪。此外,任务的难易程度还应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及班级特点相适应,从而有利于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最后,教师不是布置好任务就万事大吉,任由学生活动。教师还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参与学生活动,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并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使学生真正从任务型教学中受益,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夏纪梅.“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2001,(6).

[2]赵彦婷.浅谈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J].华章,2012,(28).

[3]李青.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5).

猜你喜欢
教学法阶段英语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