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灵魂长歌
——《汶川故事》记

2013-04-13 04:32
四川党的建设 2013年9期
关键词:大灾亲历梁平

□ 本刊记者 彭 纳

8月2日,第三届《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在江苏连云港市揭晓。我省著名诗人梁平的长诗《汶川故事》荣获一等奖。这是川人在历经大灾洗涤之后用灵魂铸就的生命之诗,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认为诗中“悲痛与温情交替,宏大与微末纵横,以文化纵深视野,展现大地震灾后重建的现实和历史。从人性、生命、祖国、民族多重纬度上,让这部抒情民族家国的长诗,生成另一种情调。情感浓重细腻,叙述张弛自如,寓哲思于隽永。”

2008年5月12日,大地被撕裂出一道道伤口,而人们却在这伤口中埋下希望的种子。5年前的强震让川人铭记在心,让国人牵挂至今;5年的时间里,川人、国人齐努力,震区已经旧貌换上新颜;而5年后的今天,希望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汶川故事》便是这果实中的一粒。

灾难已经成为历史,故事却还在继续。大灾的伤痛让诗人感同身受,故事的点滴让诗人为之动容。诗歌中,川人的顽强让诗人对人性发出最高的褒奖;重建的步伐让诗人对重生发出由衷的赞美;灾后的新生让诗人发出“比死更重要的是生”的感慨。

诗人梁平亲历了那一场大灾,在看尽生生死死、分分合合之后的他,到底有怎么的人生感悟?《汶川故事》的创作过程又是怎样?本刊记者带着系列问题专访了诗人梁平。

记者:《汶川故事》创作的源起是什么?汶川地震以及灾后重建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成为了您创作的灵感?创作的历程是怎样的?

梁平:汶川大地震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永远的伤痛。作为一个诗人亲历了灾难的始末,至今只要闭上眼睛就能够清晰地浮现出那些难忘的场景与画面。“5·12”当天下午和晚上,交通断了,电讯断了,家不能回,只能选择了一块空旷地在车上听广播。那是一个撕心裂肺的夜晚,我按耐不住内心的澎湃,天还没亮,就回到人去楼空的小区,不见保安,电梯已经关闭,整幢楼没有一丝亮光。我爬上15层楼的家里,打开电视、电脑,坐下来就啪啪地敲打第一首诗歌《默哀:为汶川大地震罹难的同胞》。诗还没写完,最强烈的一次余震来了,房子各个关节处在强烈的摇晃中发出怪叫,已经无法安坐与站立,就只有用手支撑着墙柱等待,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脑的屏幕。直到完全平静了下来接着写。一口气写了130多行,在诗的最后,发出了第一个呼吁,我们亲爱的祖国,应该为罹难的同胞下半旗致哀。写完这第一首诗,长长舒了口气,赶紧发给了《华西都市报》,从高楼下走了下来。第二天《华西都市报》破例在第一版要闻里刊发了这首诗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然后《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媒体相继转载。接下来整整三年时间,党和政府的作为、全民万众一心的大爱、驰援、抢险救灾、灾后重建,每一幕都是精彩,每一幕都有大爱,每一幕都被我用心收藏了。应该说,三年的积累,三年的孵化,最后“闭关”三个多月时间,完成了这部3000多行的长诗。作为一个诗人,应该为这场旷世灾难留下文学的记忆。这是一份大灾之后生命的证词,这是一个诗人经历重生的灵魂长歌。

记者:《汶川故事》您最欣赏哪一个部分?通过这首长诗,您想要讴歌川人的哪一种品质和精神?

梁平:《汶川故事》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章节都是精心构思精心写作,我自己分不出高低。至于读者会有他们自己的判断和欣赏的部分。写完这首诗,我身上整整掉了八斤肉。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来四川看见了我说,“兄弟啊,你简直小了一号”,说话间也带着哽咽。但是我觉得值了。四川是中国的四川,四川人坚韧顽强与不屈不挠的品质,在这场灾难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记者:诗作中提到,“比死更重要的是生”,在经历了“5·12”之后,您自身对于生和生命如何理解?这些感受对您今后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

梁平:一个人能够亲历一场巨大的灾难,必定对生死会有新的感悟。关于生与死,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5·12”亲历了太多的死亡,亲历了太多从死亡线上抢救出来的生命,我看到的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爆发出来的大爱。爱是生命的主题,有爱才会有真正意义的生命。如果说对我的创作的影响,那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的创作一定要摒弃那些风花雪月,恪守一个诗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要不断地给这个社会输送和传达正能量。

记者:四川自古与水有着深厚的联系,这是否也是序诗中将水作为开始的一个重要原因?

梁平:应该是吧。一条美丽的岷江被鲜血染红,然后又荡涤尘埃,回到清澈如许,这是我们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深刻,所以水就成了我这部长诗最重要的意象。

记者:在这么多抗震救灾的诗歌作品中,您认为《汶川故事》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何在?

梁平:有很多作家和诗人都写了关于地震的作品,我也读到过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就整体观察和把握、能够亲历这场旷世灾难的始末,能够坚持不懈,一直用心跟踪那些可以感动中国的鲜活的故事,我在成都得天独厚。写作是我的职业,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猜你喜欢
大灾亲历梁平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农业大灾风险的科学管理
——基于文献研究的风险评估原理、方法与研究展望
大灾大难
昆士兰大学
我亲历了分田到户
The Color Purple
亲历,九年别样神话
我国粮食保险国家级大灾准备金的规模测算
诗人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