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恩来的戏曲改革思想

2013-04-13 03:51赵科印
关键词:文艺戏曲改革

赵科印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我们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地方文化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让戏曲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融入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成为我党文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周恩来作为党和政府戏曲改革的重要领导者和推动者,他的戏曲改革思想,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都对新中国的戏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戏改的反右与防“左”

坚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周恩来戏改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也是避免戏曲改造犯“左”或右的错误的思想保证。

(一)态度坚定,认为传统戏曲必须改革,特别是其内容包含了大量的封建的殖民地的气味,非改不可。有了这一坚定明确的态度,戏曲改造中右的错误就得到避免。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先后成立戏曲领导机构“戏曲改进局”和由42位专家和艺术家组成的顾问性质的机构“戏曲改进委员会”,标志着戏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其实,早在1948年1月,在对晋绥军区平剧院同志的讲话中,周恩来就表达了他对戏剧改革的看法:“戏剧对人的影响在脑子里是擦不掉的,以致影响到人命关天的大事。你们演戏也一样,应该知道这是为教育人的,要在不知不觉中感化人,不要认为是光为娱乐而已。老百姓虽有革命性,但也有很落后的一面。尤其现在反封建时,我们还演封建戏,是很成问题的。平剧的形式非常大众化,但内容不改,会增加人的坏思想。”[1]91“平剧在中国还有它的发展前途,但一定要改。”[1]92由此看来,周恩来作为一个对戏剧情有独钟的政治家,对此问题早已深思熟虑,他把旧戏改革的重点,放在内容的革新上,并以张学良受《连环套》影响走上不归路为例,说明戏剧必须要改革。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后文简称《指示》)明确提出:“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与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这种遗产中许多部分曾被封建统治者用作麻醉毒害人民的工具,因此必须分别好坏加以取舍,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才能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2]27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六条具体原则,从而正式拉开了新中国戏曲改革的大幕。1952年,《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闭幕典礼上的讲话》(后文简称《闭幕典礼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戏曲是在八百多年的封建统治的基础上保留下来的,同时又是在一百多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发展起来的。所以戏曲本身有着封建的或殖民地的气味。这种封建的特别是殖民地的气味,一定要把它剔除出去。”[2]40传统戏曲作为旧文艺中封建思想最为浓厚的部分,面临的改造任务更为繁重。周恩来坚决的态度,既来自于他对旧戏曲的认识,也来自于他对建设民族化大众化文艺的努力,更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守。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为戏曲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可一蹴而就,必须有步骤地进行。同时,这一原则也让他对戏曲改造中“左”的错误时刻保持警醒。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文简称《讲话》)中指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3]855这一关于新文艺的纲领性文件,一经发表,就成为解放区和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指针,并被广泛运用到文艺的各个领域。对旧文艺的改造,是新中国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1949年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指出:“改造旧文艺也跟创造新的普及文艺一样,开始也会是粗糙的。但我们不能因为粗糙就轻视它,因为你一轻视它,它就很难生长,很难壮大。这种改造工作无疑地将是长期的巨大的工作,希望一下子改造得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2]23周恩来认识到旧文艺改造作为精神活动的复杂性。这一点,正是他清醒和务实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才使他在以后的改造旧文艺的实践中,遵循艺术规律,及时纠正文艺改造中“左”的错误。

具体到传统戏曲改革,在当时运动化的历史条件下,很多戏改工作者急于求成,很容易犯“左”的错误。1950年第3卷第2期的《戏曲报》社论指出:“我们若干地区的戏改工作干部,还存在着‘过于性急、企图用粗暴方法进行改革的思想’,这是不对的。”[4]684并警告说,戏改工作要“避免右的偏向”,但更应警惕的“主要是左的偏向”。1951年的《指示》更明确地指出:“戏曲改革是改革旧有社会文化事业中的一项严重任务,不可避免地将要遭遇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戏曲改革工作必须有步骤地进行。一般地说,应当由最容易着手和最容易获得多数艺人同意的范围开始,然后逐步推广。必须防止在戏曲改革工作上的急躁情绪,和由此而来的粗暴手段。”[2]28周恩来作为直接参与戏曲改革的最高领导人,他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正是因为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避免了戏改过程中“左”倾错误的泛滥。

概言之,坚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了戏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戏改中的“粗暴态度”和“保守态度”,也得到避免。

二、“百花齐放”促进“推陈出新”

1951年,毛泽东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赠新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从此,这句话被视为指导当代中国戏剧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方针。毛泽东本人并没有为这一题词的具体内涵做过阐释,恰恰是周恩来创造性地阐释了毛泽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方针。他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闭幕典礼上,提出先“百花齐放”,再“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思想,通过鼓励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这一思想,辩证地解决了“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的关系。一方面,“百花齐放”是基础,用他的话讲,“首先得承认‘百花齐放’”,“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推陈出新’。如果不先‘百花齐放’,那你怎么去加以改革,怎么去加以发展呢?没有基础怎么改革,怎么出新呢?”[2]37。另一方面,“推陈出新”是发展,为“百花齐放”提供了“佳花”。只有通过“推陈出新”,才能让传统戏曲的百花园鲜花盛开。

(一)“百花齐放”是基础。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充分发掘我们的传统戏曲艺术,传统戏曲的百花园才能“百花齐放”,为“推陈出新”提供资源。

通过鼓励京戏和地方戏的全面发展,平等竞争,促进“百花齐放”局面的形成。地方戏不只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宝库,而且也是它的土壤。因此,地方戏的繁荣与发展事关中国戏曲的前途与命运。为了推动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他打破京剧一枝独秀的局面,鼓励地方戏参与竞争。1950年岁末,219位京剧和各地方戏剧种的戏曲艺术家相聚北京,参加新中国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周恩来出席会议,并接见与会代表。1951年他签署的《指示》明确指出:“中国戏曲种类极丰富,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以重视。”[2]28-291952年11月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有23种剧种、37个剧团、1 600多位同志参加会演。周恩来在会上说:“我们从这次会演中就看到了我们戏曲的发展,我们第一次会演就证明了‘百花齐放’。因为中国极大部分的戏曲,就是地方戏。”[2]35就是说,只有地方戏的繁荣,才有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周恩来的这一思想,无疑推动了新中国戏曲艺术的繁荣,特别是地方戏的繁荣。“京戏与地方戏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短长”。只有每个剧种都保持自己的活力和差异性,“百花齐放”才能真正实现。审美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也是平等的,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是促进文艺繁荣的重要前提,就传统戏曲来说,它鼓励艺术家从自己熟悉的剧种入手,发掘出符合人民大众需要的戏曲作品,对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有着重要的意义。周恩来认为:“我们提倡无产阶级文化,提倡战斗性,并不是取消多样性”[2]172。这就为传统戏曲,特别是地方戏的发展消除了禁区,可以自由的发展。他说:“各个地方戏不要忙于比高低,应当承认‘百花齐放’,应当让各个地方的戏曲艺术统统都发展起来。”[2]36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才能为“推陈出新”提供丰富的资源。

重视民间戏曲艺术的发掘工作,通过发掘,使那些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的民间戏曲艺术,特别是地方小戏,重新回到戏曲的百花园,进一步推动戏曲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民间戏曲艺术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其多元共生的文化特点,使其能为戏曲艺术的“推陈出新”提供更多的民族文化营养。周恩来谈到延安的作家时指出:“许多就从城里走到乡村,走到广大的农民中去,并且生活在他们中间,因此发现了深厚的民间艺术源泉,如秧歌舞等等,中国的新歌剧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话剧也要吸收这个形式的优良因素。”[2]9民间戏曲艺术形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民间的民俗活动可以说是这些地方戏形成的氛围,也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5]442但时代发展造成的民俗氛围的改变,也会导致民间戏曲艺术的消亡。另外,“民间戏曲的口头性特征,更为明显,……完全是靠‘口传心授’方式,剧本的词句、唱腔、表演到文武场面等,无一不是用口头语言传继下来的。一个好的教师,头脑里往往装有几百本‘包本戏’。人在艺亦在,人亡艺亦亡”[6]7-8。民间戏曲艺术的这种不稳定性,往往导致某些民间戏曲艺术的消亡,特别是社会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其消亡的速度也会加快。周恩来十分重视地方戏包括小戏,并重视对埋没了的戏曲艺术的发掘工作。为了真正推动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周恩来指出:“有很多被埋没了的戏曲艺术,我们今天就要把它挖掘出来。这个工作,我们还作得太少。……我们一定要花一些力量把埋没在民间的戏曲艺术,都要把它们很好地挖掘和发展起来。”[2]37对于“有很多被埋没了的艺术,也是过去受到摧残,自己没有力量挣扎出来的艺术”。“我们现在要来执行毛主席的方针,让所有的戏曲艺术‘百花齐放’”[2]37。

真正的“百花齐放”应该是鲜花怒放,充满生机,而不是用毫无生机的“暖室里的盆景”来充数。要鲜花,不要盆景,是周恩来对地方戏的形象的要求。他说:“发展盆景是靠不住的,摆在礼堂里可以,你叫它开花结果就不行。”“一定要那个地方的土壤生长出来的东西,那个地方的人民才爱好它。暖室里的盆景是靠不住的。”[2]37周恩来充分注意到真正的戏曲,应该是活的戏曲、参与的戏曲,而不是戏曲的化石。戏曲必须面对观众,必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永葆艺术的生命与青春,才能为社会主义的戏曲繁荣作出贡献。地方戏必须具有自己的文化土壤,这是地方戏获得营养的保证。他引用苏联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吉洪诺夫的话说,“民间的东西,一定要在当地人民的音乐语言的基础上来发展”[2]38,他认为“我们各种地方戏也是如此,不然就成了无根之树”[2]38。另外,他举例说:“京戏是从地方戏来的,从二百年前的徽调、汉调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到了北京以后就提高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提高。同时,我们还应该承认,封建社会把它定型化了,宫廷化了,这就给京戏带来了许多缺点,在今天需要改革。所以京戏进入到京城以后,有它提高的一方面,也有它不好的一方面,受到了浓厚的封建性的影响,灌注了不少封建的东西。”[2]35京戏就是被养在暖室里的盆景,脱离民间艺术的源头活水,缺乏生命的活力。高尔基说:“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惟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7]54脱离人民的艺术,不仅在内容上要被人民抛弃,而且在形式上也会走向僵化以至死亡。戏曲艺术特别是地方戏,只有为人民服务,才会与人民紧密结合,路子越走越宽。周恩来关于“人民中间发展出来的花朵”和“盆景”的比喻,真正触及了民间艺术(包括地方戏)如何繁荣的问题。民间艺术是一种自发的、自娱自乐型艺术,是大众参与的艺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狂欢化,只有参与其中,才能体验到这一文化的魅力,才能激发个体的群族认同感。如果我们片面拔高,把自然的“花朵”改造成庙堂的“盆景”,只会使民间艺术僵化。这样的“百花齐放”只能是“假花齐放”。

周恩来对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的强调,为戏曲改革进一步“推陈出新”做好了准备,为戏曲改革的深层次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传统戏曲艺术,对当下戏曲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推陈出新”是发展。经过“百花齐放”的戏曲艺术,特别是地方戏,要想健康地发展,“推陈出新”是必经之途。传统戏曲不管是京戏还是地方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推陈出新”,才能成就新时代的健康的人民艺术。对于如何“推陈出新”,周恩来主要考虑了几个方面:

内容的“推陈出新”是戏曲改革的首要任务。主要是通过改革,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和毒素,使其承载时代新内容,承担教育人民的历史使命。传统戏曲起于民间,属于民间文化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但也是封建文化重要的寄生之所,特别是它的内容,对人的思想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加以改革,势必对人民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他在《指示》中指出:“戏曲应以发扬人民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在革命斗争与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为首要任务。凡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自由、爱劳动、表扬人民正义及其善良性格的戏曲应予以鼓励和推广;反之,凡鼓吹封建奴隶道德、鼓吹野蛮恐怖或猥亵淫毒行为、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戏曲应加以反对。”[2]27-28“目前戏曲改革工作应以主要力量审定流行最广的旧有剧目,对其中的不良内容和不良表演方法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修改。必须革除有重要毒害的思想内容”[2]28。他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闭幕典礼上进一步指出:“政治是我们戏曲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地把许多存在我们戏曲里的封建落后的殖民地化的以及品格不高的东西,加以改革。”[2]42“改革剧本的时候,首先要求方向对,反人民的不要,我们要的是描写反侵略的,爱祖国、爱自由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戏。只要方向对,剧本有缺点可以逐步进行修改。”[2]43可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民的方向,是戏曲改革的要求。健康的戏曲应该是:“对人民有利,对国家有利。健康的戏曲,不是低级、下流的东西,被它歌颂的人物,性格上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能够战斗,在任何侵略的情况下敢于反抗”[2]44。另外,1951年5月7日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今天的戏曲改革工作,就是要作一番科学的清理工作,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并把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这样就会‘推陈出新’,就会把民族旧戏曲变成为民族新戏曲”。[4]676这一社论明显是对上面提到的指示的进一步发挥和阐释。总之,内容的“推陈出新”作为新时代的要求,是戏曲改革的一个重点。

表演方法的“推陈出新”,也是戏改的重要方面之一。周恩来一直反对传统戏曲中带有封建意识的艺术表现手法,要求一定要改。1951年的《指示》中就指出:“应在表演方法上,删除各种野蛮的、恐怖的、猥亵的、奴化的、侮辱自己民族的、反爱国主义的成分。”[2]28例如他对传统戏曲中的打板子的表演方法进行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封建习惯势力,他表扬《十五贯》做得很好,把这种方式通过艺术处理解决了。他说:“习惯势力在中国很多,如农村中急起来打人,就是一种习惯势力。这是从旧社会带来的,现在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来对待群众。”“习惯势力常常是不自觉的”[1]219。他还批评了文艺表演中的类似现象,在批评淮河流域的花鼓舞和上海舞剧《小刀会》里的弓舞时说:“民间文艺是在封建社会里产生、发展的,必然带有低级的东西。例如淮河流域的花鼓舞,都是男扮女装,女角站在男角肩上,这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我们的中央歌舞团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搬来?上海舞剧《小刀会》里的弓舞,本来很好,后来也学外国的,女的站在男的腿上去,太平天国怎么会有这样情况?这是与时代不符合的。”[2]172在其他场合,他还谈道,“《红楼梦》里也用了很大的篇幅写诗词歌赋和哭哭啼啼。今天,我们就不再需要那样写法了,那种艺术形式已经同今天的时代不相适应了。”[2]167今天看来,有些观点可能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文艺服务的对象是“工农兵”,文艺的形式当然要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并与当时的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相符合。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辩证关系,通过周恩来在戏曲领域的灵活运用,在理论层面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传统文化观,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百花齐放”,就没有“推陈出新”;同样没有“推陈出新”,也没有真正的“百花齐放”。这一方针的贯彻,不仅极大地调动了戏曲工作者的积极性,而且使那些在旧社会被歧视和排斥的地方戏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一些没落的地方剧种也重新回到戏曲艺术的百花园。1956年周恩来在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首都文艺界著名人士举行的昆曲《十五贯》座谈会上说:“昆曲的改革可以推动全国其他剧种的改革。你们的奋斗可以转变社会的风气。《十五贯》的演出复活了昆曲,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奠定了基础。”[1]154“为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树立了良好榜样。”[1]156《十五贯》的成功,更坚定了他对“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一戏曲发展思路的肯定,他热切希望“各个剧种都能发展,在世界的文艺花园里增添我们的花朵”[1]159。到1963年4月8日,他会见北京京剧团赴香港演出团时就直接指出:“戏曲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须继续进行改革。”[1]268

这样,通过“百花齐放”达到“推陈出新”的发展中国传统戏曲的思路,使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地方戏得到了重新发掘,并得到真正的繁荣,并通过扬弃使之得到健康的发展。但周恩来并不是片面要求“推陈出新”,而是在不损害艺术规律前提下的“推陈出新”。他指出:“提倡演现代戏,写新人新事,但也不是要求所有的剧种马上都演现代戏。越剧,现在有些同志要革命,要演现代戏,这种精神很好,但究竟怎样革命还要研究。”[2]170

三、尊重艺术规律,反对简单化倾向

戏曲属于艺术,艺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也是脆弱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戏曲改革极易偏离正确的轨道。周恩来作为一个艺术修养极高的政治家,艺术家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在戏改问题上,始终尊重艺术规律,反对戏曲改革的简单化倾向,以确保戏曲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尊重艺术规律,在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过程中,创作和演出戏曲艺术精品。

正确处理戏曲改革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是戏曲艺术改革的大问题。在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3]866受此影响,文艺领域“政治挂帅”成了普遍的现象。如何不让戏曲改革变为戏曲政治化改革?周恩来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他在1952年的《闭幕典礼讲话》中反复阐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他认为,政治标准是重要的,但“我们在改革戏曲的时候,要看它主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积极的需要把它保留下来,消极的则需要把它改革或剔除。所以,政治标准不是把原有的一概抹杀”[2]41。政治不是一切,如果以政治作为唯一的标准,只能导致艺术的失败,“我们也有不少人,当一个运动来了的时候,写了不少剧本,但不能流传下来。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人民对它不喜爱,因为戏不是演说,戏总是戏嘛。所以我们不能勉强改变人家的爱好。我们有些同志抱着一种单纯的任务观点,但是常常要失败的。”[2]41因此,应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正如他在1959年《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中指出的:“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艺术性。主导方面是思想性。不是不讲艺术性,而是要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思想来。现在好多东西(特别是地方戏)不讲艺术性,单纯要求思想性,实际上,思想并没有通,搞得比较粗糙,显得庸俗。今后对于这一点,一定要要求得严格一些。”[2]70没有了艺术,政治也无从谈起。在1963年的一次讲话中,他还谈到:“电影、戏剧是通过艺术来感染人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也不同于报纸、学校的正面教育。”[2]164周恩来强调艺术性的重要,不是一时一地谈,而是时时刻刻谈,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二)反对戏曲改革的简单化倾向,戏曲改革不应该简单化,违背艺术规律,把传统戏曲搞成“大杂烩”。

戏曲改革应该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有步骤地进行,但出于政治上的急功近利,很多地方盲目移植、胡乱拼凑,对戏曲艺术造成很大伤害。他在1952年的《闭幕典礼讲话》中讲道:“或者采取粗暴的态度,或者采取轻率的态度,乱改剧本,乱提意见,这个说一句改一句,那个说一句改一句,结果使剧本无所适从,改得四不象。”[2]39“就是集体创作吧,总得有个人执笔。如果你写一笔,我写一笔,那就不成其为剧本,而成了记录了。”[2]43因此,他反对“勉强移植”别的艺术形式,也反对生搬硬套,改到最后失去了自己,他强调指出:“我们不但对内互相学,对外也要学。但是,要在我们自己的基础上来学,学的东西要符合自己的条件,所以毛主席反对‘硬搬’。学是要学,要以自己为主来改革,来发展;不然,尽管是别的戏的长处,如果你不按照自己剧种的特点来吸收的话,那就不成为地方戏了,这不但创造不出更高级的戏来,反而破坏了它的艺术。”[2]40他特别强调“地方戏不能把各个地方戏的精华,都放在一个戏里演出来。吃菜有大杂烩,戏曲就不能有大杂烩,任何艺术都不能破坏统一”[2]42-43。要改变这种状况,前提就是提高戏曲从业人员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周恩来认为,戏曲从业者的文艺修养至关重要,他说:“既要有基本训练,又要有文艺修养。在业务上,首先要有基本训练,然后才是其它的文艺修养。演员的才能应该是多方面的,我们的演员很少全才。特别是年轻的演员,更要努力学习。文艺修养是多方面的,文学、音乐、美术等等,都需要懂一点。譬如搞戏剧的也可以学学绘画,作作诗。当然不能一律都要求如此。但艺术修养多一些,总是好的。”[2]71这种反对盲目改造传统戏曲,主张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改革的思想,不但保护了地方戏的发展,也使戏曲改革更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对艺术也是一种保护。

总而言之,周恩来对新中国的戏曲改革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灵活运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原则,既推进了新中国的戏曲改革事业,也保护和繁荣了传统的地方戏,为我们当代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周恩来文化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 周恩来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戏剧工作文献资料汇编:续编[G].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编辑部,吉林省戏剧创作评论室评论辅导部,1985.

[5] 钟敬文.中国民俗史:民国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 韩德英.民间戏曲[M].北京:海燕出版社,1997.

[7] 高尔基.个人的毁灭[M]//论文学:续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文艺戏曲改革
1942,文艺之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改革之路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文艺范
改革备忘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