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创新之路

2013-04-17 09:29文/王
机电信息 2013年22期
关键词:亚太区工程技术本土化

文/王 宇

近日,创造和维护安全、舒适及高效环境的全球领导者英格索兰公司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办了“10年你我同行,创新铸就未来”的庆典活动,庆祝其亚太区工程技术中心成立10周年,并回顾了公司10年来的创新发展历程。

过去的10年,对于英格索兰亚太区工程技术中心来说,是快速成长的10年,也是未来发展的全新起点。从2011年至2014年,英格索兰中国的业务预计将要翻一番。因此,新产品和新的解决方案对中国地区的业务增长非常关键。亚太区工程技术团队通过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导入、本土化、价值分析和价值工程等项目,以及在可靠性和质量方面的改善实现了对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的创新。2011年,公司成功设计投放了SIRC V系列空压机。这款空压机是工业技术中国区团队基于20年来对中国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了解自行研发的,并已拥有21项专利,其中1项外观专利,7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012年,亚太区工程技术团队还实现了全球最高效的大型离心机组 —— 特灵三级离心机的本土化,进一步完善了太仓工厂的离心空调机组生产线。这个项目的完成意味着太仓工厂生产的离心冷水机组可以覆盖整个亚洲市场的需求,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国内客户的交货期问题,在提升产品成本优势的同时,通过技术产品的改造更好地满足了区域客户的需求。

在“10年创新”的庆典活动中,英格索兰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W. Lamach高度赞扬了英格索兰亚太区工程技术中心在新产品开发、本土化和全球业务合作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并对亚太区市场的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针对今后的创新发展,英格索兰全球首席技术官及创新高级副总裁Paul Camuti指出:“先进的研发创新实力和扎实的技术能力是亚太区工程技术中心的核心优势,而有价值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不断深入理解客户需求和提供解决方案的基础上。”

对此,英格索兰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宋振宁先生也表示:“10年前,英格索兰公司远见卓识地在发展中市场率先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建设,为公司今日在中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替代品的不断涌现,如何继续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更好更快地成长,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关键问题。”

目前,英格索兰亚太区工程技术中心还积极致力于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前沿研究。例如,特灵空调正在与中国国家环保部和行业协会合作立项,研发新型冷媒,该冷媒不但对臭氧层毫无影响,同时对温室效应的缓解也有较大益处,此项研究成果对中国制冷行业的更新换代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工程技术团队还十分关注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尤其是对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新能源应用的前期研究,密切关注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反应和动态发展。

在对外技术交流方面,英格索兰亚太区工程技术中心已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国内多所大学建立了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设有制冷专业博士后流动站。据悉,该公司正在推行一个通用的创新流程,旨在通过持续地创造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确保该创新指数维持在25%左右。

猜你喜欢
亚太区工程技术本土化
工程技术矩阵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Soundbar和个人影音类的产品将迎来高增长 专访Klipsch(杰士)亚太区销售&营销副总裁Vince Bonacorsi先生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2018,创新者雅歌在中国市场的全新开始——专访美国雅歌光学亚太区总裁Mark Rupert先生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专一与复杂的完美结合,安全与环保的全面创新
——专访凯毅德亚太区总裁/中国区总经理Karl LAMBERTZ先生
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