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极简主义园林景观

2013-04-18 04:52殷鲁秦
防护林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沃克主义园林景观

殷鲁秦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极简主义艺术作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艺术类型,不仅对人们的社会意识、艺术观念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实践。在文学、音乐、建筑、舞蹈、戏剧等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1 极简主义园林景观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以来,极简主义园林是西方尤其是美国现代主义园林的一个典型代表,“少即是多”——简洁的形式中包含深刻的意义,作为西方现代园林中特点突出的一个流派,研究古典园林,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抽象、提炼、升华,创造了强烈简洁的构图,系统化的秩序,朝向“空无”的哲学概念。

1.1 东方渊源

早在13世纪,西方人通过马可·波罗所著的《东方见闻录》开始了解中国;18世纪欧洲又掀起了“中国热”,在英国自然风景园中有所体现。中国园林中对意境的营造和以少胜多的抽象方法,以小见大的寓意对极简主义园林的产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佛教对东方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禅宗源于佛教,折射出空寂、空灵,不乏明净、流动、静谧的气韵,“空”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在中国绘画中,留白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法被广泛应用。12世纪,禅宗思想传入日本,僧侣们采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洁简的手法,营建禅宗园林,让人们通过静坐、观赏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形成抽象的“枯山水”园林。

极简主义大师彼得·沃克所设计的哈佛大学泰纳喷泉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这种抽象的园林要素,禅宗园林对作品的影响可见一斑。用159块石头排成一个直径18m的圆形石阵,雾状喷泉设在中央,透着史前的神秘感。

现代极简主义园林用抽象还原的符号构成作品,构图上强烈的集合和秩序,简单的图形通过重复交叉,表现出简约、客观、无主题的景观,正是东方文化对极简主义园林潜移默化的影响。

1.2 西方渊源

东方文化对极简园林的内涵塑造影响重大,而西方文化则对极简园林的外形特征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古典主义思想。古典主义是17世纪流行于西欧,具有纯净、清晰、人性的表达,源于自然。西方强调的美学观念,是从数的观念出发,认为美的源泉是数的协调,“黄金分割律”一直影响着欧洲艺术,也影响着园林设计。

以法国的古典园林为典型,建筑与大自然相融合,自然和建筑在园林中相互渗透、延伸,形成一种环境包围建筑、以建筑为中心的空间关系。极简园林深受17世纪法国造园大师勒·诺特尔的影响,以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筑造完美的比例关系。以中轴线统一全园,将造园要素统一于轴线两侧,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空间有序的几何网格,达到整体布局,反映绝对君权的政治思想和理想主义的严谨结构,以及鲜明的等级关系。整形修剪的植物列植于轴线两侧,几何化的空间体验,作为一种有色彩、质感的材料统一到构图中,竖向节奏韵律变化,增强了空间的次序感。

彼得·沃克所设计的德国慕尼黑机场凯宾斯基酒店就是将勒·诺特尔古典主义园林融入极简园林的典范。极简的几何图形在园中反复重叠,复杂的层次由低矮的黄杨、彩色石砾、栎树和草坪组成。抽象几何造型的“树”作为元素图案,如同勒·诺特尔园林中的模纹花坛。彼得·沃克的作品中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神特质和优秀手法,简洁清晰,几何体重复、系统性摆放,创造空间为人所体验。

2 极简主义园林景观的特征

极简主义的特征:简化和抛弃;非表现和非参照;非关联的整体构图;天然材料、工业材料的选用;从环境中脱离出来,变为平面定义空间。极简园林的特征——强烈、简洁形构图、系列化秩序,客观表现景观本身。具体包含以下6个方面:

2.1 非表现和非参照

极简园林景观不仅追求抽象性,更注重针对性,将其视做一件艺术作品,摆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不反映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不参照任何自然地内容,只是纯粹的、单纯的、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建立一个欣赏环境。

2.2 自然植物与规则式的对比

规则简洁的园林设计与自然植物的形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了纯净的美感和张力,并与建筑的体量形式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自然要素的重要性。

2.3 现代材料的应用

极简主义大师通过新材料表达现实生活和对现代感的认同,金属、反光玻璃、混凝土、钢架、油漆甚至橡胶轮胎。同时,传统材料也纳入到严谨的几何秩序中,岩石、卵石、沙砾、木板都已人工的形式表达,边缘整齐,体现工业时代的特征。

2.4 理性和神秘感的交织

极简园林共同展现了关于“复杂”的现代影响力和意图,有的则表达最本质的原动力相关的问题,以此探索自然的神秘和不可言传的暗示。许多极简园林显示出人类与更大环境交流的本能渴望,发出对于意识的探寻,暗示超自然的力量。

2.5 对四季与自然的体现

贴近自然的极简园林回归早期园林,利用四季和时间产生的变化可以极大程度丰富园林景观,使景观不再是一个固定的作品,而是一个随时间流动、变化、发展的景观,充满了时空参数的变化,使极简的设计充满了趣味和魅力。

2.6 平面定义空间的构成原则

极简园林使作品变平、变硬,将周围的环境中的注意力吸引到地面本身,将几何化、平面化的大地艺术融入其中,非关联性的构图,强调整体的一致性,取消分散注意力的细节,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是一种在平面上划分空间的园林形式。

3 极简主义园林景观的设计语言

3.1 直线

将点联系成线,使之成为点的集合,直线作为简约风格构图的重要元素,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和秩序感。其中,平行线是重复次序并具有平行性的线,抽象地体现了有序的渐变阶段和过程,具有韵律感。彼得·沃克在IBM公司千叶总部庭院中设计了一条直线的灯槽,既沟通了室内外的环境,又是抽象的纽带。直线代表穿越时间、空间、思维的标记,当不同质地、不同尺度的直线材料在空间中交融时,它传达着设计师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解以及相互关系的融洽。

3.2 网格

当点与线在空间中交织时,面状体系随之出现,强烈地涵盖性和有序性成为极简在不同层面的表征,他是自然与环境多重元素的抽象体现,有机组合构成了一个完整而艺术化的自然。表现为植被、铺装、水体和建筑的排列组合,铺装图案、树池、方形坐凳、草坪以不同尺度组合在一起,体现了现代社会高利用率园林环境的追求。

3.3 圆形

在极简园林作品中,水池、草坪、环路、铺装以同心圆的形式大量出现,真实形象地反映自然元素的有机结合。其中,同心圆是有圆派生出来的形式,具有普通意义的宇宙符号,大到星系、小到院子,表现出强烈的离心和向心性。克利兰诊所做了一个简单的环路,将水池放在当中,1m高的水圈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水的多纳圈,气派但很平静,大而且很漂亮,像个巨大的植物。

3.4 锥体

锥体空间由于其外形下大上小,形似山体,被人们认为是神秘而具有纪念性的空间。抽象地体现了有序的渐变、阶段的上升过程,通过对自然界多变事物的理解进而表现出规律的上升。当引入园林,它或隐喻周围的群山,或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日本东京高科技中心火山园就利用锥形体上的草坪,来展现火山喷发时的张力。

4 极简主义园林景观在中国

极简园林作为当代最年轻的现代主义园林流派,有着蓬勃的生命和活力,简约抽象的设计理念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的心理需求,是艺术与园林设计的潮流与趋势。

中国近年来,园林设计行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许多带有极简主义倾向的作品,同时出自彼得·沃克的作品也在中国有所安家,但存在一些滞后的现象。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之中,对于西方的艺术、文化还了解得不够深入,公众的审美喜好将极简的设计误认为是一种空洞的敷衍 ,打击了设计师的积极性。同时许多设计师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透彻,只是形式上的模仿,缺乏意境和内涵。技术施工方面,极简主义对于材料的精细程度要求非常严格,中国目前的工艺水平尚不能达到要求,这使得设计师原本的意图不能得到展现。

因此,培养公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喜好,提高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以及建造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于极简主义园林今后在中国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 结束语

以“少就是多”而著称的极简主义园林受到极简主义艺术的影响,是设计师对古典园林吸收总结发展而来,但又不是单纯地重复和模仿,而是进行抽象、提炼、升华,运用最简单纯粹的设计语言——点、线、网、椎体,来表达对自然的探索,对人性本质的思考。单纯简单的设计使人们回归到本初,回归到内心最原始的呼唤。极简园林最大的体验,就是充满着一种生命的张力和现代的艺术气息,使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们,都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的具有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反思与探索在其中有所体现。

当然,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极简主义园林应当立足于时代,与其他流派的园林设计相融合,兼顾发展,汲其精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不能沉醉于自我表现和某种艺术风格的追求,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服务于未来的园林景观建设中。

[1]黄静.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探寻极简主义的造园手法[J].山西建筑,2009(30):342-343

[2]王檬.探索彼得·沃克极简主义园林的艺术渊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78-11179

[3]唐旎,陈月华.极简主义园林中点、线、面的运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5):186-187

[4]石磊,陈飞.极简主义与彼得·沃克[J].山西建筑,2010(13):15-16

[5]田甜,刘志成.极简主义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0(1):113-117

[6]方幼虹.浅析极简主义对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2(5):129

[7]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沈洁.从极简主义艺术到极简主义景观设计[J].林业建设,2006(4):12-14

[9]董瑜.彼得·沃克及其极简主义园林的产生[J].山东林业科技,2009(3):136-138

[10]王芳华.现代极简主义景观之追根溯源[J].四川建筑,2005,25(1):57-59

[11]易军,吴立威.中外园林简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沃克主义园林景观
新写意主义
未来科幻城
近光灯主义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快递爱情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