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控加工质量的措施

2013-04-18 08:13钱志英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3年5期
关键词:轮廓编程刀具

钱志英

(山西省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0 引言

数控加工技术是加工工艺、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它在现代制造业中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影响数控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数控机床的正确使用、加工工艺的合理制定和加工程序的灵活编制。本文对这些影响数控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

1 机床误差的消除

数控机床采用滚珠丝杠副,其反向间隙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很关键。在其使用前应进行预紧,但即使是高精度的滚珠丝杠副也存在微小的间隙,影响其加工精度。因此,加工时,尽量使刀具的移动保持尺寸连续递增或递减的趋势,以消除反向间隙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2.1 工序划分与加工路线的确定

工序划分与加工路线的确定与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直接相关。划分工序和安排工艺路线时,一般要做到工序集中,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走刀路线最短等。为保证工件轮廓表面加工后的粗糙度要求,最终轮廓应安排在最后一次走刀中连续加工出来;为保证工件轮廓光滑,尽量使刀具沿轮廓的切线方向切入、切出,尽量不要在连续的轮廓中安排切入和切出或换刀及停顿,以避免因切削力突然变化而造成弹性变形,致使光滑连接的轮廓表面划伤、形状突变或产生滞留刀痕。对横截面小的细长零件或薄板零件,应选择使工件在加工后变形小的路线。

2.2 合理的对刀点

对刀点是刀具相对零件运动的起点,选择对刀点时应尽量选在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在成批生产中应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该精度可用对刀点相距机床原点的坐标来校核。

2.3 工艺参数的合适选择

数控加工时主要的工艺参数有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为保证加工质量符合图样的技术要求,需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2.3.1 主轴转速的确定

先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刀具直径求得主轴转速的计算值,再根据该值在机床说明书中选取有的或较接近的实际转速值。

2.3.2 背吃刀量的确定

在工艺系统刚性允许的条件下,应以最少的进给次数切除加工余量,最好一次切净余量,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当工艺系统刚性不足或工件余量很大,或余量不均匀时,为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可采用多次走刀的方法,并把第一、二次进给的背吃刀量尽量取大些,精加工时,背吃刀量取0.05mm~0.8mm,以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2.3.3 进给速度的确定

在能满足工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速度应该取小些,一般在20mm/s~50mm/s的范围内选取。但要考虑刀尖角度、刀尖圆弧半径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在切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刀具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

2.4 切削加工方式的正确选择

铣削加工时,为提高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精加工时应尽量采用顺铣;车削轴类零件时,为减少接刀痕迹,车削时尽量不要换刀;车削成形回转表面特别是圆弧表面时,为避免因刀具的干涉而产生刀痕,刀具的主偏角和副偏角应选择合适。

3 数控编程

3.1 编程方式的选择

相对坐标编程比较方便,但会产生累计误差,而绝对坐标编程以坐标原点为基准,累计误差较小。在实际编程时,对于重要尺寸应采用绝对坐标编程,以减少累计误差,从而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3.2 加工程序的优化

灵活运用各种加工循环指令;采用宏程序对程序进行优化,不仅可使程序编制方便、脉络清晰,而且还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加工质量。

3.3 编程尺寸的处理

零件在用同一把刀、同一个刀具半径补偿值加工,且零件轮廓各处尺寸公差带不同时,为保证各处尺寸均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在编程计算时,对标注的非对称尺寸,应改变轮廓尺寸并移动公差带,换算成对称公差。

3.4 回参考点指令的合理使用

在程序中适当插入回参考点指令,使各坐标清零,以消除数控系统运算的累积误差,利于保证加工精度。

3.5 暂停指令的合理使用

G04为暂停指令,其作用是使刀具在一个指令的时间内暂停加工。钻孔、镗孔加工到达孔底部时,设置暂停,以保证孔底的钻及镗孔质量。

3.6 恒线速度切削功能的合理使用

车削变径表面时,使用恒线速度切削功能,可使切出的表面粗糙度值既小又一致。

4 结论

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时,由于受加工零件形状、材料、批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具体分析和灵活对待。先根据零件图样要求认真分析加工工艺方案,合理确定加工工序和加工路线,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灵活使用编程方法和指令,加工出符合图样技术要求的零件。

[1] 窦金平.提高数控加工质量的工艺措施[J].机床与液压,2012,40(4):121-124.

[2] 张宁菊.提高数控加工质量的几个措施[J].机床与液压,2005,33(3):203.

[3] 贺传军,孙小斌,陈冬微.浅谈如何控制模具数控加工质量[J].金属加工,2012(9):31-32.

[4] 邓英剑.数控加工工序的合理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6):70-71.

[5] 娄锐,王悦,梁宇栋.数控编程技术要点[J].机床与液压,2007,35(7):258-260.

[6] 霍苏萍,刘岩.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7] 杨有君.数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轮廓编程刀具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OPENCV轮廓识别研究与实践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基于实时轮廓误差估算的数控系统轮廓控制
无织构刀具与织构刀具铣削性能对比研究
切削刀具刃口形貌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
高速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应用方案设计探讨
多功能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