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5300公里·北京到阿里
——“天鹰-2012” 西藏交通应急通信演习

2013-04-19 03:21《水路运输文摘》编辑部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天鹰拉萨阿里

8天·5300公里·北京到阿里
——“天鹰-2012” 西藏交通应急通信演习

西藏交通应急通信演习现场

2012年10月19日至10月26日,西藏交通移动应急指挥车“天鹰1号、2号”模拟执行应急任务,从北京行进到阿里,历时八天,经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昼夜兼程连续行进90余小时,5300余公里,从23摄氏度到零下27摄氏度,海拔60米到达4800米,不同路况、地域、温差、海拔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演习多点测试、联调15次,发送演习短信7500条。

10月19日14:40,西藏交通移动应急指挥车从北京出发;

10月19日21:11,在北京京石高速进行极速测试,行车实验时速160km/h,顶部平台稳定,各点位天线无异,车内设备正常;

10月20日13:45,行进至山西省临汾临吉高速展开设备,与北京拉萨进行联调,设备测试顺利;

20日11:20,在G309陕西至甘肃段从壶口到庆阳特选极差路段进行颠簸测试,车内设备牢固,行驶中稳定,无异常松动;

10月20日22:15,在甘肃省庆阳高速服务区展开设备,与北京、拉萨进行联调,设备测试顺利,同时,与北京路网中心进行联调顺利;

21日17:53,在青海湖边展开设备,与北京、拉萨进行联调;

22日23:16,到达拉萨,西藏自治区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孙波为全体人员献哈达后,立即进行设备测试,全部设备达标,运行正常。

10月23日11:20,车辆从拉萨开往阿里……

2012年10月26日,海拔4800米的西藏阿里神山冈仁波钦脚下,两辆标有“西藏交通应急”藏、汉、英三种文字标识的西藏交通应急指挥车,正在进行代号为“天鹰—2012”西藏交通应急通信演习。

一幅幅清晰的视频图像传输流畅;一条条应急指挥口令从北京直接下达。与此同时,在西藏自治区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上不停的交替显示着从北京、西藏阿里、重庆、黑龙江省传输的视频实时监控图像。这次演习经过8天行进5300余公里,昼夜兼程模拟执行应急任务,从北京直接行进到西藏阿里,在行进中演习;重庆市、黑龙江省交通应急指挥车在本地区域协同参演、多点互联互通。实现了大跨区、高强度、多点位的可视化应急指挥。圆满完成了部省联动,跨区协同的演习任务。

据随车进藏的交通部专家组介绍,这两辆交通运输部为西藏交通特殊定制的应急指挥车,在依靠先进技术为支撑进行了特殊装配的西藏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具备了三大功能:一是在西藏公路各类灾害频发、公众通信中断时,可实现救灾现场的应急通信网络的快速构建、接入、传输,灾情视频、图片和各类信息数据的采集、上传,提升了抢险救灾中的应急指挥反应能力;二是在应急现场可实现与省级、部级的信息互联互通、多方协同;三是移动指挥平台有先进的技术手段、较强的越野能力,实现了在西藏的艰苦环境下的有效保障。

西藏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的开通,不仅增强了在抢险救灾、安全监管的技术保障手段,同时,在反恐布控、维稳处突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参与此次演习的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工程师、专家组组长李晋说,考虑到西藏交通环境的特殊,此次开通的西藏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专门由两辆移动车辆定制而成。该平台不但可以实现在西藏公路各类灾害频发、公众通信中断时,快速构建、接入、传输,灾情视频、图片和各类信息数据的采集、上传,提升了抢险救灾中的应急指挥反应能力;同时,可在应急现场实现与省级、部级的信息互联互通、多方协同;此外,该平台还具有先进的技术手段、较强的越野能力,可实现在西藏的艰苦环境下的有效保障。

另据介绍,此前重庆交委、黑龙江交通运输厅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已先后投入运行,并且在西藏交通运输厅平台已在北京完成建造的情况下,“天鹰

号、2号”从北京出发经拉萨至阿里,边走变演,全程跟踪,进行实地实战演习。

就在这次演习后不久的2013年1月19日晚上八点,西藏交通运输厅厅长扎西江措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天鹰1号”随政府“1·18”雪灾救灾车队于凌晨4:42分从拉萨出发赴阿里地区执行应急救灾保障,25日下午14:38完成任务返回拉萨,历时5天10小时,总行程2943公里,发送短信850条。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工程师、西藏交通应急通信演习专家组组长李晋说,考虑到西藏交通环境的特殊,此次开通的西藏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专门由两辆移动车辆定制而成

海南公路应急演练

湖北公路联合演练

猜你喜欢
天鹰拉萨阿里
奇怪森林
“天鹰”妙计斗军舰
拉萨舰,入列
云上阿里
图解美国TA-4J天鹰教练攻击机
辰辰带你游阿里
拉萨姑娘美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项目管理方法在天鹰探空火箭研制项目中的应用
阿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