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交通局长的筑路梦
——记“最美基层干部”、土右旗交通运输局局长王高乐

2013-04-19 03:27王楠楠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3年10期
关键词:右旗全旗水泥路

文/本刊记者 王楠楠

一位基层交通局长的筑路梦
——记“最美基层干部”、土右旗交通运输局局长王高乐

文/本刊记者 王楠楠

我的公路梦告诉我:只要有梦想,脚踏实地,敢拼搏、能奉献;梦想就一定恩能够实现;只要肯吃苦,扎根基层,说真话、办实事,老百姓就肯定欢迎你。坚持梦想、耐住寂寞、持之以恒,你的梦想之花就一定会迎风绽放。

——王高乐

王高乐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土右旗农村孩子,是从小踩着黄河边的红泥路长大的。所以,对我来说,从小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吃饱肚子,一个是村里能走上一条干爽的路。”

王高乐的同事说:“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三大‘不爱好’。他爱啥?除了工作啥也不爱。别管礼拜几想寻他,家里肯定寻不见,保准在单位。”

王高乐的弟弟说:“他无论是当乡镇干部,还是交通局长的时候,家里人想求他办点事都比登天还难。”

土右旗的农民说:“以前进城得走大半天,路不好,公共汽车开得摇摇晃晃;到了下雨天,出租车根本不愿意进村,全是泥,哪有路哇。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大家守着东西挨穷,动不动就上访告状,是出了名的‘告状村’。现在好了,就拿我家来说吧,一年能挣4万块钱,谁还去上访啊?”

……

担任交通局长11年,王高乐让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原本排全市倒数第一的公路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水泥路通到农民家门口

“当官不为民做事,不如回家放牲畜”担任乡镇干部期间,王高乐就暗下决心,为民做事就从修路开始。哪里有红泥路拖住了群众致富的步伐,哪里就是他要突破的地方。

1982年中专毕业后,王高乐被分配到三道河乡任乡团委书记。

“乡所在地的路简直就是我们村那条红泥路的翻版,出来进去,一种改造它的想法在我心里涌动。”在乡党委书记的大力支持下,年轻的王高乐组织带领了60多名农村青年和10余名青年乡干部,苦战一周。当一条

公里长的干爽路展现在眼前,王高乐的眼圈红了,他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只要下决心去做一件事,只要肯流汗就一定能做成。

令王高乐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一件他认为不值得一提的小时居然在旗里很快传开,全旗掀起了团员青年筑路大会战的高潮,王高乐也因此被授予“包头市新长征突击手”的荣誉称号。王高乐的修路梦不知不觉的萌芽了。

1986年开始,王高乐先后在3个乡任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等职务。伴随着改革开放,作为基层干部的王高乐真切地认识到了“要想富,先修路”的迫切性,于是,他的修路梦再次点燃,这个梦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2002年,王高乐调任土右旗交通运输局局长、党总支书记。这无疑为他的修路梦又催生了枝芽,让他走上了村村通公路的“逐梦”旅程。

为了画好这张全旗的公路图,王高乐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通过调查走访和研究,摸清家底。这个家底让王高乐感到了压力:全旗加上过境国省干道才126公里柏油路,不足总里程6%;连接萨拉齐新旧城区仅有1座公铁立交桥,农村公路建设在全包头市排名倒数第一。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王高乐决定放手一搏,圆了自己的修路梦。他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和“两纵三横五出口”、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奋斗目标。

目标明确了,可是实现目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村公路建设钱从哪儿来?

2011年,将军尧镇王宝公村建起了庭院经济农业园区。可是由于道路不畅,村里的庭院经济发展缓慢。王高乐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亲自到该村实地调研,并且当即决定一定要为乡亲们打通蔬菜的出村路。但修一条路谈何容易,他四处为筹措资金奔波,终于争取到了资金。村民没花一分钱,和国道相接的12.6公里长的水泥路就通到了家门口。

眼见邻村的红泥路变成了水泥路,八里湾村的村民也着了急。紧靠黄河大坝的八里湾村,一条红泥路,春天农资运不进,秋天粮食卖不出。虽然村民修路的心情十分迫切,可本村的自筹资金仍没有着落,村民急了,村干部如坐针毡。王高乐来到八里湾村调研时发现,这里的农民收入低,也没有什么社会资源可以挖掘,这些现状彻底打消了他组织村民自筹的想法。

朝阳村有外出企业家支持修路,再去拜访拜访也许是个办法?当天下午,王高乐就“厚着脸皮”驱车赶往包头市祥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找到了总经理杨文军。王高乐的精神感动了杨文军,他再次捐资5万元。筑路机进村了,村民们奔走相告……

王高乐说,他从小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吃饱肚子,一个是村里能走上一条干爽的路

跟“钱”较劲的交通局长

积极主动“争”钱,千方百计“借”钱,加强管理“省”钱,勒紧裤带“挤”钱,解放思想“变”钱,王高乐深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更清楚土右旗财政的困难。为了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只要有1%的希望,他就付出100%的努力。

王高乐先后十几次向包头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工作,争取项目。

2004年12月的一天,一天一夜的鹅毛大雪把天地间装裹成了白茫茫的一片。为了及时到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汇报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补贴,尽管雪天路滑,王高乐硬是冒着生命危险,在镜面一样滑的公路上驱车4个多小时,从萨拉齐一步步的“挪”到了呼和浩特市。到了会场他才发现,他是唯一一位冒雪赴会的旗县交通运输局长。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07年以后,土右旗交通运输局争取到国家无偿投资每年突破5000万元,2013年将突破1亿元,是全内蒙古自治区争取资金最多的旗县区交通运输局。十多年来,先后累计获得国家公路建设补贴资金4亿多元。

“先干起来,干出点名堂,用事实求得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认可,然后再向上级争取资金。”王高乐笑着告诉记者,多年来,他用这种“以成绩求支持”的做事方式,向上级争取到了不少资金。

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的同时,他还大胆引入民间资本,先后成功地引进以BOT、BT等方式建设公路资金20多亿元;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折算资金近2亿元;发动干部职工联系在外地家乡人为公路建设出力献策,筹集资金1200余万元。

为了达到省钱增效的目的,王高乐组织技术人员破解难题。在通村水泥路建设过程中,根据黄溉区道路易翻浆特点,工程技术人员摸索出了砂垫层增加10厘米,基层减少20厘米,增加碾压数遍次,提高路基密实度的做法,每公里节省工程造价约10万元。王高乐总是想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2008年7月,正当大规模村村通工程如火如荼之时,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的资金出现了紧张,工程面临停工的局面。王高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下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共产党人掉链子!他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定冒风险贷款。

王高乐给机关的同事们做工作,并承诺有风险他一人承担。最后,在王高乐的带领下,土右旗交通运输局局机关的19名干部互相担保贷款152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之人。2006年,土右旗交通运输局储备了250公里的通村水泥路项目,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2007年,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出台了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政策以后,土右旗交通运输局成为全旗第一家赢得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位。这一笔资金,就是6000万元。

从未被打破的“第一原则”

多年来,王高乐始终坚持一条原则:交通局的任何公路建设工程招标必须由独立的专家评审团对各投标单位进行评审打分,每个工程只包给在评审中取得最高分的第一名。

事实上,在修建农村公路的过程中,征地、拆迁、工程设计、工序、质量等问题常常让王高乐放心不下,因为这是农村父老乡亲最关心的工程。为此,他常常带领工作人员头顶烈日现场解决问题。

在双龙镇二道河村同村水泥路施工现场,83岁的王花眼老人拄着拐棍给王高乐和他的同事们送来了西瓜。老人颤巍巍的说:“走了一辈子红泥路,如今把水泥板板路修到了家门口,感谢党和政府呀!”王高乐听了,心里比吃了西瓜还甜。

“在公路建设征地拆迁中,既要考虑大局利益,也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多年的基层工作让王高乐认识到,要想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又让群众满意,必须一方面给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得努力协调,给予群众合理的补偿。

2012年5月7日,刚刚在旗政府参加完会议的王高乐,接到了张宽营村通村水泥路施工现场驻地代表小魏的电话:十几个村民与施工人员发生了争执……他火速赶往现场。原来是水泥路上的一处板涵因工程质量问题返工重筑,原计划的5月9日完工将要落空,5月10日的放水灌溉小麦将会受到影响,村民为此焦急不安。

他马上意识到,近百亩小麦如果不能及时灌溉,会引发村民集体上访、赔偿损失等矛盾,更主要的是给党和政府会造成不良影响。他看着激动的村民,一边耐心解释,稳定群众情绪;一边做出承诺:“10号按时放水灌溉,如果失言。我向组织上辞职!”随后,他与有关人员商量,拿出了“旁侧开挖引流渠道”的方案。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新挖渠需要毁掉3户村民的部分青苗。经协商,

户村民同意接受2800元赔偿费。为了让农民兄弟放心,王高乐当时就自掏腰包把钱垫上。第二天一早,他亲自现场指挥人力、机械开挖引流渠,9日下午按时挖通了渠道。

“工程质量一直是我的心病。”说起工程质量,王高乐的神情一下子严肃起来:“我是如履薄冰,头发增白,因为好事办不好不如不办。”

在将军尧镇当铺尧村2.1公里通村水泥路竣工后的实地检查中,王高乐发现约900米的路面出现了起皮泛砂现象,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解决。他说:“通村水泥路是民心工程,如果谁要是心黑了,那就好事不成反留骂名!所以,谁要让质量过不去,我就和谁过不去!”最后,施工方多花了10余万元进行了重修,直到完全合格为止。

身在其位,王高乐还面临着另一个巨大的考验——工程发包权。为了拒绝贪腐,王高乐着实费了不少心。他首先告诉家人:“我这个农村孩子有今天不容易,作为我的至亲一定不要找我说工程上的事,说工程的是就是在害我。”

2003年,王高乐的妹妹提出要承揽工程。害怕哥哥不同意,妹妹找来了老母亲说情。其实,对于妹妹,王高乐心里一直有一种愧疚感。当年因为家里穷,妹妹为了他放弃了学业,早早辍学务农,生活上一直很困难。

“千里大堤会毁于蚁穴,这个戒不能破。”思来想去,王高乐决定回绝妹妹的请求。为此,妹妹很长时间不登王高乐的门,老母亲也生气的去了妹妹家住。那年大年三十,王高乐带着年货到妹妹家陪老人过年。年夜饭时,他与母亲、妹妹倾诉了他的苦衷,最终赢得了母亲和妹妹的理解。

家人的理解让王高乐有了动力,而坚持第一名中标的招标方式,也让王高乐的“铁面”在亲戚朋友圈当中传开。

2007年5月份,土右旗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公开招标。王高乐妻子的一位要好的同学与丈夫来到了他的家里。来者意图很明确,想借老同学关系中标。王高乐只好入情入理地向他们做了解释:“不是我不给面子,是我不能这么做。招投标时严肃敏感的事情,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严格程序,只有保证了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对方无话可说,只好起身告辞。

这些事情之后,在没有亲戚和朋友向王高乐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旦有亲属有这样的想法,王高乐的母亲和妻子都替他顶住了。

为了别样华丽的梦想

随着公路的延伸,王高乐的梦想也更加壮阔。20多年前的那个乡村公路梦始终萦绕在他的脑际。是见好就收,还是继续奋斗?多少次的彻夜难眠后,王高乐选择了后者。看着一台台筑路机械开进村,王高乐打心里高兴,他说:“我的修路梦又有了别样的华丽”。

王高乐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截至目前,土右旗共修通村水泥路665公里,96%的行政村修通了水泥路,提前五年超额完成了自治区“十二五”末通村水泥(油)路75%的目标,成功塑造了“村村通”建设的“土右模式”。

土右旗“两环三纵四横六出口八连接”公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初步构架了一个内外衔接、城乡协调的交通网络。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2112公里,其中国境国省干道66公里;县级公路由2002年的6条222公里发展为现在的12条469公里,黑色路面率由13%提高到100%;乡道103条1061公里,位居包头市第一;村道186条516公里,占全市36%。高级和次高级路面共计1065公里,占总里程50.4%,其中通村水泥路在2003年实现零的突破后,总里程达到665公里,通村率96%,在西部地区也是少有的。行政村通班车率由2002年的14%提高到100%,自然村通班车率也达到80%以上……

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全旗经济发展装上了“助推器”。农村的特色高效种养业和度假村等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头。

将军尧镇温布壕村村长郭二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水泥路修通以后,玉米每斤可多卖2分钱、甜菜每吨运费可降低20元,农运车辆的耗油和维修费也省了不少,仅这些收入的增加人均估计在千元以上,“更不用说急病救治等的方便了。”

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全旗经济发展装上了“助推器”。农村的特色高效种养业和度假村等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头

猜你喜欢
右旗全旗水泥路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清代蒙古喀喇沁右旗的诉讼审判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土右笔会作品辑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斗在一线
生态土右旗的“蓝与清”
建好水泥路 敲开幸福门
水泥路的面积
“百分制管理考核”破除机关党建“灯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