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前排

2013-04-21 06:28
发明与创新 2013年24期
关键词:蛤蟆磁铁水汽

不靠谱的前排

震前动物很反常,猪不吃食狗乱咬;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磁场活动变紊乱,电器失灵不听话,地震就来到……面对各种地震前兆,我们该不该相信呢?

不管信或不信,有些信息确实不靠谱哟!

动物异常=地震

动物能预先感知地震,这种说法由来已久。

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斯城夷为平地前,老鼠、狗、蛇以及鼬鼠纷纷逃到城外;我国唐朝的《开元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近期发生的地震前,动物园的猩猩会显得很不耐烦,发出不安的叫声或乱扔食物。

的确,很多动物拥有比人类敏感得多的感觉系统,如蝰蛇可以感知红外线;狗不但嗅觉灵敏,还能听见超声波……而且,很多动物尤其是穴居动物对震动十分敏感,所以即使你蹑手蹑脚,老鼠也能轻易感觉到你在接近从而逃之夭夭。

不过,动物们受震前影响而表现出的异常反应,也可能是因为受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变化、饥饿,甚至附近开过的一辆卡车等。

动物园中的猩猩从震前开始到地震发生时一直发出嗳气式的吼叫,其实,如果不发生地震,若是惹怒了它,它也会吼叫。

2002年西昌邛海出现了鱼群“跳龙门”的异象,人们不禁恐慌,纷纷认为很快就会发生地震,可最终地震没有发生。

今年4月份,众多蛤蟆排成长队游街,形成了一股蛤蟆风暴,有人惊呼:“地震就要来了。”不仅如此,在汶川大地震后,贵州桐梓、福建连江、四川巴中等地也有蛤蟆集体“散步”,一时间地震传言到处都是。

其实,每年3月到5月间,大批蛤蟆都会返回出生地进行繁殖。当在水中无法觅到足够的食物时,小蛤蟆就会爬出水面寻找新的生存地,从而集体出动。

地震前动物活动肯定有异常,但动物异常并不表示一定会发生地震。因此,我们利用动物出现异常行为来预报地震不可靠。

"地震云"很普通

何为“地震云”?

第一个提出“地震云”说法的是日本政治家、曾任奈良市市长的键田忠三郎。他在1956年日本福冈7级地震前看到一条非常奇特的云带,之后又留意到只要出现这样的云,某处就会发生地震,于是称这种云彩为“地震云”。

在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学者也对“地震云”做过研究,认为能够预测地震。1935年重修的《隆德县志》中也有“地震云”的记载:“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关于“地震云”能够预兆地震发生,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当板块运动时会从地表释放出大量高温高压的水汽,水汽上升到大气中就会形成狭长的“地震云带”。另一种认为地震前地磁场以及电磁场都会发生变化,于是水汽或者尘埃受到影响而形成有序排列的“地震云”。

“地震云”真的那么厉害吗?

其实所谓的“地震云”只不过是一种普通云,与地震毫无关系,例如带状的“飞机云”属于卷云带,大多是因高空急流而被拉伸得很长;又如辐射状的“扇骨云”,有的呈现出几条卷云带,有的是高积云带,也是由于高空风场的分布而形成。

磁性变化可忽略

人们普遍认为,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正对下面的地板砖或铁盆,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便会失去磁性。因此,铁块掉下来落在地上或盆里并发出响声,可以在房屋晃动前几十秒至十分钟内起到预警作用。

没错,地震前磁场确实会发生变化,但是这种磁场异常的量级比地球磁场的量级小得多,也就是说,地震产生的磁场变化极其微小,以致磁铁的磁化状态不会有任何改变,因此不能预测地震。

小编漫话

这也不能信,那也信不得,我们如何预测地震呀?

现在专家都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法呢,谁叫地震这坏蛋太厉害了,这么出没不定。不过,我们要相信,不久后,一定能找到好方法的。

猜你喜欢
蛤蟆磁铁水汽
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水汽的时空演变特征
蛤蟆的油
蛤蟆蛤蟆跳嗒嗒
1979~2011年间平流层温度及平流层水汽的演变趋势
躲猫猫
深圳“5·11”特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地基GPS观测在水汽监测中的应用
捉虫忙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