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兰属5种植物叶的形态与显微鉴别比较研究

2013-04-22 02:28吴志瑰,付小梅,葛菲,褚小兰,范崔生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生药学

吴志瑰,付小梅,葛菲,褚小兰,范崔生

[摘要] 目的:为正本清源,对金粟兰属Chloranthus 5种植物叶的形态与显微特征进行生药学研究,进行种间区别。方法:形态观察、常规生药制片技术鉴别叶横切面与表面观显微特征。结果:该5种植物叶形态特征有细微区别, 叶横切面特征中主脉部位结构有不同,表面观特征中非腺毛及附属物等可作为区别点。结论:5种植物叶的形态与显微特征具有鉴定意义,为金粟兰属植物的种质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药学;金粟兰属;叶;形态鉴别;显微鉴别

金粟兰属Chloranthus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我国约有13 种5 变种[1] 。它们大多以全草或根入药, 被《中国药典》或地方中药材标准收载[2],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用以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疖疮肿毒等疾病。

该属植物因茎顶部多有四片对生叶,外观形态相似,用药情况复杂,经常出现同名异物及同物异名现象,药用时应注意在形态组织学方面正确地鉴定其植物来源,确定品种的准确性。本实验对该属5种植物东南金粟兰C. oldhami、及己C. serratus、银线草C. japonicus、多穗金粟兰C. multistachys、丝穗金粟兰C. fortunei的叶进行了形态组织学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该类资源的评价和鉴定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东南金粟兰C. oldhami采于江西武功山,及己C. serratus采于江西宜春,银线草C. japonicus 、多穗金粟兰C. multistachys、丝穗金粟兰C. fortunei均采于江西赣南,由本院中药资源教研室赖学文副教授鉴定。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徒手制片、表面制片法等技术对叶进行制片[3],Olympus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构造特征并绘图。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结果

2.1 形态特征

2.1.1 东南金粟兰C. oldhami 叶4片对生,生于茎顶呈假轮生,纸质,宽椭圆形,圆形或宽卵形。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具细齿或锐锯齿,齿端有一腺体。干后上表面浅棕色或棕红色,下表面浅棕色,质脆,气微味淡。

2.1.2 及己C. serratus 叶对生,4~6片生于茎上部,纸质,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长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密锯齿,齿尖有一腺体,两面无毛。干后上表面黑棕色或墨绿色,下表面灰棕色。

2.1.3 银线草C. japonicus 叶对生,常4片生于茎顶部呈假轮生,纸质,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齿牙状锐锯齿,齿尖有一腺体,近基部全缘,两面无毛。干后上表面棕绿色或棕黑色,下表面黄棕色。

2.1.4 多穗金粟兰C .multistachys 叶对生,常4片,坚纸质,椭圆形至宽椭圆形宽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具粗锯齿,齿端有一腺体,背面沿叶脉有鳞屑状毛。干后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灰棕色。

2.1.5 丝穗金粟兰C. fortunei 叶对生,常4片生于茎上部,纸质,宽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端短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齿尖有一腺体,近基部全缘。干后上表面棕绿色,下表面淡棕色。

2.2 显微特征

金栗兰属植物叶横切面及表面观见图1,2。

2.2.1 横切面 东南金粟兰C. oldhami表皮细胞方形或长方形,被角质层,下表皮可见气孔。叶肉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其中有油细胞散在。叶脉处可见非腺毛;主脉部分上方凹陷,下方突出。表皮内侧有1~3层厚角细胞,向内有数列薄壁细胞,外韧型维管束2个,周围有数列厚壁细胞。及己C. serratus主脉部分表皮内侧面无厚角细胞,维管束1个。银线草C. japonicus主脉部分表皮内侧无厚角细胞,维管束1个,仅在木质部上方有少数厚壁细胞,无非腺毛。多穗金粟兰C. multistachys近叶柄处具二束维管束,中部主脉维管束为1个。丝穗金粟兰C. fortunei主脉部分表皮内侧无厚角细胞,维管束1个,无厚壁细胞(图1)。

2.2.2 表面观 东南金粟兰C. oldhami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无气孔,具角质层纹,无非腺毛。有附属物,大小不等,由数十个呈放射状排列的细胞组成,直径 31.7~90.3 μm,下表面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平轴式,具角质层纹。叶脉处有较多非腺毛,叶肉组织内有多数油细胞散在。及己C. serratus上表皮细胞不具角质层纹,附属物直径 18.3~85.4 μm。叶下表皮细胞亦不具角质层纹,脉部具少数非腺毛。银线草C. japonicus叶上表皮细胞无附属物,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具明显角质层纹,叶脉无非腺毛。多穗金粟兰C. multistachys上表皮细胞不具角质层纹,附属物直径 26.8~85.4 μm,叶下表皮细胞亦不具角质层纹。丝穗金粟兰C. fortunei叶上表皮无附属物(图2)。

3 小结与讨论

形态观察发现金粟兰属植物叶片的大小、形状、叶缘表面有无毛茸,质地,着生方式等方面的细微差异对鉴定非常有意义。

显微组织研究表明,主脉部位维管束成一束或二束,厚角细胞与厚壁细胞有无及其分布特点是横切面的鉴别点为东南金粟兰主脉维管束成二束,及己、银线草、丝穗金粟兰表皮内侧无厚角细胞,银线草、丝穗金粟兰厚壁细胞分布不明显。除银线草明显无非腺毛外,其他4种植物在叶下表面叶脉处可见稀疏的小非腺毛,由1~2个细胞组成,形状不一;除植物及己和多穗金粟兰表皮细胞不具角质层纹外,其他3种植物叶表面具有角质层纹。

本研究发现该属3种植物东南金粟兰、及己、丝穗金粟兰的叶中有特殊结构(暂名附属物)的存在,目前文献中没见报道[45]。这种附属物多存在于叶的上表面,表面观可见附属物近圆形,由数十个至上百个径向延长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组成,附属物的发现可为金粟兰属植物增加一个新的组织形态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金粟兰属植物的分类以及生药鉴定提供了有意义的新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20卷.第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0.

[2] 江苏植物研究所.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4.

[3] 吴德康.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7.

[4] 陈吉炎,李聪, 王雪芹,等. 及己的性状与显微鉴别[J].中药材,2010,33(7):1080.

[5] 姚振生,陈丽华. 丝穗金粟兰生药组织学的研究[J].时珍国药研究,1995, 6(4):25.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histological and microscopical leaves characters of

five species in Chloranthus

WU Zhigui, FU Xiaomei, GE Fei, CHU Xiaolan*, FAN Cuisheng

(School of Pharmac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origin and provide pharmacognostical evidences for the leaves of 5 species in Chloranthus. Method: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hrough different slicemaking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Result: There were subt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mi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 ,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vascular bundles in veins were observed,appendages and nonglandular hairs were distinct. Conclusion: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features of 5 species in Chloranthus. This article offers inform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of Chloranthus.

[Key words] pharmacognosy; Chloranthus; leaf;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doi:10.4268/cjcmm20130206

[责任编辑 吕冬梅]

猜你喜欢
生药学
基于λ一级红波长补偿器与偏振光显微镜联合应用对木通类药材及其混淆品的生药学显微鉴别研究
复方儿茶酊的生药学鉴定及质量控制
蒙药扁蕾、湿生扁蕾、花锚生药学比较研究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云南特有药用植物姜状三七的生药学研究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长花忍冬生药学初步研究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中职生药学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研究
昆明滇紫草的生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