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013-04-23 02:56于双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6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体系

于双

【摘 要】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关系到未来的国家发展、壮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道德;德育的核心环节;体系

当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某些高职院校偏重于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缺失等诸多不良后果,对家庭、社会、国家造成不良影响。因而,抓好、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1.坚持立德为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1巧用“孝文化”,找回立德之本

新一任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号召学习《弟子规》,习近平同志谈到:“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百事孝为先”,“孝”是“善是父者,从老者,子承老也”。狭义的“孝”为尊养父母,对祖先的情感,是种朴素的家庭伦理,表现为物质和精神层面。而广义的“孝”则扩大到社会、国家。古有岳飞的“精忠报国”,张仲景、华佗的“孝廉”。而今随着社会的物欲横流,独生子成为家庭的小太阳,家里的长辈无不围其转,听其言,从其行,“二十四孝爷爷、二十四孝妈妈”使这种大公无私、养亲尊亲的古老传承日益没落、甚至消亡。没有了立德之本,缺失了传统精华文化底蕴,造成了现在高职学生如没有航标的小船,被生活、社会中得各种不良现象、行为所熏染,造成思想道德行为缺失。因而,学习传统文化,吸收文化精髓,从“根”部抓起,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2善用“感恩之心”,唤起立德之知

“感恩之心”是传统文化延伸的情感,是“仁”、“义”、“孝”的根本。“仁者乐山”感念自然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感念知遇之恩,“爱亲、敬亲”感念父母、长辈养育之恩。美好情感的抒发,宣泄,无不是“感恩之心”的应用,善用“感恩之心”,把这些被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甚至享乐主义环境熏陶的从小娇生惯养的大学生唤醒,唤起他们尊亲、孝亲、养亲的立德良知。在此基础上,从“爱亲”到“博爱”“泛爱众”,培养其对社会负责的责任之心。

2.发挥正能量,加强心理咨询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常见方式,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针对着现在学生特点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课堂,对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

2.1认识、调节情绪抑郁对学生的困扰

抑郁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严重的会出现自杀或自我惩罚行为,甚至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为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心里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自我责任意识,家庭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变迁,会导致他们出现不适应环境,进而产生抑郁的情绪,因而,认识到困扰学生的抑郁情绪,加强学生的心理咨询,提高、改善其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坚强的意志、抗挫折能力、抗失败能力。使学生正视现实,客观的分析社会和人生,科学的分析一切事物,妥善处理好各种问题,做到客观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从而保证有良好的心境和情绪。

2.2积极的心理暗示,调整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暗示分为2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消极的自我暗示常常导致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强化消极因素,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积极的自我暗示常常是调剂情绪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其基础是对自己能力充分而客观的估计,通过心理咨询,用积极的内部或外部语言鞭策、鼓励,使不良的情绪逐渐得以改善,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2.3灌输正能量,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这些励志口号从网络传递到中国各地,通过灌输社会的温暖、感人的人与事,“人之初,性本善”让学生从心底触动,唤起善良、健康的思想理念,学会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朋友、善待社会。在正能量的传递中感受那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欣喜。

3.以活动为主线,借助大学文化建设,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青春期,从繁忙的高中备考生活解脱出来,大学校园中的校园文化对其吸引较大、也影响很大。当代大学生的校园文化表现为多种社会文化交织、互动,并由此形成一种综合的精神氛围,这种精神氛围对大学生形成价值观、价值取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1以多种形式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科技兴企、科技兴农、文化服务、军学共建、社区服务、社区挂职锻炼、义务支教、敬老爱老、普法宣传、西部志愿者等这些体现出校园与社会、校园与社区、校园与开发的优良社团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利用自身人才智力优势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并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励炼自我,全面成才。通过大学文化的建设,引导青年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磨砺意志品质。培养大学生乐观、进取、完善自身的发展,从追求自身的舒适、享乐,转向社会主流的发展,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继而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发展。

3.2坚持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把综合素质纳入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体系,开展“学子讲堂”、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积极扶持社团建设,打造1-2个在省内有影响的学生品牌社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和学生团队,努力做好“大学生应用技术研究介入计划”项目,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建设。

4.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状况,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的完善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迪”,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水平,学生对其的认可程度,使这句话得以更好的实现,而这句话的实施对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的完善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一条纽带,将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更为紧密,使学生更愿意从教师那里得到指导、接受教育。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对学生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帮助,多一些慈爱。“幼吾幼乃至人之幼”,把每一个学生看做是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用无私的亲情,友情,平等之情来了解学生,沟通学生,从而全面掌握学生的状况,有策略,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推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庆芝.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三字经.中国海洋出版社,2006.04.

[2]丁鼎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国海洋出版社,2009.01.

[3]权福军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11.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体系
构建六大责任体系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物质体相(宇宙 世界 生命)形成,以及运行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德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首届中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坛《宣言》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