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三维调强放疗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2013-05-02 11:35卜照香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靶区放射治疗放射性

卜照香

我院对宫颈癌术后需补充放疗的患者进行放疗,并就三维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09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经临床检查病理证实,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进行临床分期,确定临床分期为Ⅰb~Ⅱa期的58例宫颈癌患者,均行广泛性全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疗入选标准为:淋巴结转移、肿瘤巨大(>5 cm)、宫旁浸润、宫颈间质浸润达肌层外1/3者、淋巴管和(或)血管受累、腺癌以及手术切缘有癌累及者[1]。患者年龄34~58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诊断,其中鳞癌38例,腺癌20例。术后放疗随机分成2组,各29例。

1.2 治疗方法

三维调强组患者经CT扫描定位,定位前2 h嘱患者口服稀释的泛影葡胺。患者在CT扫描定位机上取仰卧位于立体定位体架上,双手交叉弯曲抱于头后,采用负压真空垫固定患者的胸、腹部和盆腔,用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上至胸10下缘,下至坐骨结节下缘5 cm,层厚5 mm。扫描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由放疗经管医师及CT诊断医师共同勾画靶区;宫颈癌术后不存在实体肿瘤,因此临床靶区(CTV)包括阴道残端和盆腔淋巴引流区域,计划靶区(PTV)在CTV的基础上外扩1.0 cm。用1个等中心4~6个照射野,90%等剂量线包绕100%PTV为处方剂量线,分割剂量为2.0 Gy/次,5次/周,总剂量40~45 Gy。常规照射组则采用全盆腔外照射,总剂量40 ~45 Gy,2 Gy/次,5 次/周。

1.3 评价指标

参考RTOG急性放射损伤及EORTC晚期放射损伤分级方案,主要观察泌尿道反应(放射性膀胱炎)、血像变化、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肠炎)。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的近期并发症中白细胞下降发生调强组5例(17.2%),常规组 18 例(62.1%),2 组有统计学差异;消化道反应发生调强组8例(27.6%),常规组27例(93.1%),2组有统计学差异。放射性膀胱炎发生调强组4例(13.8%),常规组12例(41.4%),2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年三维调强放疗组放疗并发症尤其是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并发症的比较(例)

3 讨论

对有不良预后因素的宫颈癌术后补充放疗可降低复发,改善预后,疗效是肯定的;而补充放疗正常组织不可避免会受到射线照射,如果正常组织受量大,必然会造成功能改变,甚至会发生器质性改变,即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因此,实施放射治疗应在提高肿瘤剂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2];合理选择放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肿瘤的放射治疗进入精确放射治疗时代,三维调强放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3]。

我院采用三维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2年与常规放疗组比较,其中三维调强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Ⅲ级以上消化道反应和Ⅱ级以上泌尿道反应,常规放疗组则出现Ⅲ级消化道反应,包括2例肠梗阻,1例肠穿孔,2例Ⅱ级泌尿道反应。远期并发症方面调强组的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均较常规组低(P<0.05),2组有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采用CT扫描定位,能清楚显示临床靶区(CTV)与临近器官的关系,从而明显地减少放射所及的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和小肠及部分骨髓的受照射体积,从而减少放射损伤,降低并发症。相关的术后补充三维调强放疗减少并发症在国内也陆续有报道[4,5]。

综上所述,宫颈癌术后补充三维调强放疗能减轻放射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本研究病例较少,随访时间短,仍需大量病例和长期随诊来验证其优越性。

[1] 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48.

[2] 孙建衡.妇科肿瘤放疗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70 ~74.

[3]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53~56.

[4] 陈良峰.淋巴结阳性宫颈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571.

[5] 李胜业,戴安伟,费明来,等.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5):524.

猜你喜欢
靶区放射治疗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