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平原

2013-05-03 08:47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栏目组楚沙丘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平原太湖威尼斯

文/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栏目组 图/楚沙丘

太湖平原

文/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栏目组 图/楚沙丘

告别了镇江,我们的脚下,便是令人向往的太湖平原了。

多美的太湖啊!从空中俯瞰太湖,会觉得它更美,烟波浩渺,千顷碧波,万里云帆。它不像西湖那样玲珑,也没有西湖那般清秀,可是它有它的气魄。宋代词人张孝祥这样形容它:“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

太湖平原也是美的,它没有三峡那样峻拔的峰林,也没有川江两岸那么起伏的丘陵,它有的是纵横交织的河渠,有的是星罗棋布的湖泊,到处都有水。难怪人们把它称作“水乡泽国”。

这里的水,不但带来了交通的便利、农业的丰收,更带来了明媚的风光、秀丽的景色,那么宁静,那么柔和。

在60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寂而广阔的大海湾。那么它又是怎么样变成陆地的呢?这还得从大自然的沧桑说起。

当年,长江入海的河口,不在今天的上海,而在镇江扬州一带,在它以下的广大地区,还是一个大体呈三角形的海湾群。

长江和钱塘江从上游夹带的大量泥沙在此沉积下来,使这里的海湾被长江南岸沙堤和钱塘江北岸沙堤包围堵塞,于是海湾与海洋便隔绝了开来,逐渐形成了泻湖群。

以后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的大小湖泊变成了陆地,这就是长江三角洲,也可以说是太湖平原形成的历史,地理学上便称它为“冲积平原”,这样的湖泊就叫“海迹湖”。

如果我们从文学角度加以形容,可以说太湖和太湖平原是长江和大海共同遗留在陆地上的婴儿,也可以说是长江之骄子。

太湖方圆八百里,看上去像一个巨形大瓜,横跨江浙两省,波及七个县三个市。

它北临无锡,南涉湖州,西接宜兴,东近苏州,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排行第四。但就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物产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来说,可称得起“五湖之冠”。

如果说是大自然的运动造成了太湖和太湖平原,那么,真正使它变得像今天这般富饶、这样秀丽的,却是历代劳动者的开发。

太湖不但是美的,而且是富饶的。太湖湖面开阔,饵料丰富,是一座天然的大鱼库。据调查,湖中有各种鱼类近百种,经济鱼类达30多种。

太湖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国商品粮的主要产区,人称“鱼米之乡”。

这里出土的古稻米,据科学鉴定已经有6000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这些古稻米同太湖平原的历史一样长久。

太湖方圆八百里,让无锡占了山水之美。无锡是个古老的城市,相传,西周周太王的儿子季历曾在这里建都,至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

蠡园是因范蠡而得名的,这里流传着范蠡和西施的传说。当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知道越王是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的人,便带上西施在深夜离开了吴都来到这里。历史传说当然也成就了今天人们渴慕一游的胜地。

无锡又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山清水秀,是个旅游胜地。

这里有一座伸向湖中的小岛,看上去很像个鼋头,因此被人称为“鼋头渚”。从这里欣赏太湖风光,是最理想的。诗人郭沫若曾经这样写道:“太湖佳绝处,必竟在鼋头”。

江南大运河,并没有因为它的古老而失去风华。它把我国东部的水系连成一体,至今还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发挥着长江助手的作用。

在这里一只船就是一户人家,他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船上,在船上安家,这就叫“水上人家”。一年到头,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他们就这样行驶在千里运河线上。也许生活在陆地上的人觉得成年在船上生活,是十分单调的。其实,这是误解。热爱生活的人,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都会找到生活的情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接下来,我们就到了有天堂美名的苏州了。

江浙许多地方都养蚕,这里更以传统的养蚕业闻名。苏州的养蚕姑娘,是不会犯愁有茧卖不出去的。她们不只是养蚕,拿手的绝技还有利用蚕丝发展起来的苏绣。

过去她们都是在家里绣,如今,苏绣已成为国家经营的手工艺了。这些心灵手巧的姑娘正在绣织人间最生动的艺术品。

苏州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苏州园林甲天下,有园林风景上百处。

人们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说“城不在大,有水则神”。苏州的别致处就在于它到处是水。在这里,大河连着小河,小河连着沟渠,河便是苏州的大街小巷,它沟通了小城的各个角落,流到了万户千家,给人们带来方便。人们在这儿洗衣洗菜,外地人看了还觉得怪有趣儿的。

古人曾经这样描写苏州:“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前泊舟船(航)”,还有“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苏州是东方的威尼斯,也可以说威尼斯是西方的苏州。它们都因为水城而扬名,但是到过威尼斯的人说,苏州自有它东方的风韵。

俗话说“有水就有桥”,苏州的桥太多了,多得惊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楼三百九十桥。”现在人们还按照白居易的说法,说苏州有390座桥。而据朱自清的散文《威尼斯》中的统计,威尼斯有桥378座。苏州的桥比威尼斯的还多。

苏州的桥都有它的历史和传说,苏州的桥也曾激起历代诗人们的灵感,为它写出动人的诗篇。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今天苏州城西的寒山寺仍然在,但是那种“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境却找不到了。

宝带桥,也是很古老的一座桥。现在,在它旁边又飞架一座现代化的桥梁,它使我们看到了苏州前进的脚步。

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造桥的艺术,他们把城门和桥结合成一体,建起别具一格的水门桥。

这里桥套着桥,桥连着桥。

这些桥不但是历史的标记,更是艺术的花朵,每一座桥都吐露着智慧的芳香。桥因水而得造,水因桥而生姿,如果说水是龙的身体,那么桥就是龙的眼睛。水上有了桥,犹如画龙点睛而生出游龙变化。有水而没有桥是不可想象的。

苏州啊,我们永远忘不了你的水和你的桥!

猜你喜欢
平原太湖威尼斯
太湖茭白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平原的草
威尼斯商人
太湖边的橘子
浪起山走
赞东太湖
太湖“开渔”迎丰收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