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利工程普查主要成果分析

2013-05-03 01:19杨根林
江苏水利 2013年4期
关键词:清查水闸堤防

兰 林 张 明 杨根林

(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江苏南京 210029)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水利工程普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全面查清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江苏省水利工程普查自2010年启动以来,经历了清查登记、填表上报、汇总审核3个阶段,成果已通过国家级审验,成果即将发布。为了熟悉和应用成果,有必要对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笔者将成果与已有资料比对,结合电子空间地图,分析普查中水利工程的位置分布、数量情况,用横向类比法分析工程汇总规模和作用的合理性,并结合气象水文条件分析工程效益。在此基础上,对成果总体评价,认为水利工程普查成果丰富全面,数据合理,可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1 水利工程普查对象与内容

水利工程的普查对象包括:在普查时点(2011年12月31日)之前未报废的、已建和在建的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引调水、堤防、农村供水、塘坝、窖池9类工程,见表1。普查内容包括: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特性指标、工程作用与效益、管理情况4项内容。对规模以上的工程进行重点调查,对规模以下的工程进行简单调查,只了解其数量及总体规模情况。

2 普查方法

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江苏省水利工程普查工作方案》的细则开展普查。数据的获取与填报按照“在地原则”,由县级普查机构采取档案查阅、实地访问、现场查勘等方法,进行全面清查,查清其基本信息,确定普查表的填表单位,填写清查表。对规模以上工程逐个调查填写普查表,并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汇总;对规模以下工程,根据清查成果,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汇总后,再与规模以上工程汇总。将审核验收后的普查表及汇总成果报上级普查机构。各级应开展技术指导与督查工作,逐级开展普查数据的汇总、审核和上报工作。普查方法和工作流程见图1。

表1 水利工程普查范围

3 普查成果与合理性分析

3.1 普查成果

水利工程普查成果包括:普查数据库、工程位置电子空间矢量图、大型水利工程整编资料、成果审核分析报告4个部分,数据库是成果的核心内容,反应工程数量和参数等重要指标,工程汇总数量见表2。

图1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方法和工作流程图

表2 江苏省水利工程普查数量汇总表(数据截止2012年12月31日)

3.2 成果合理性分析

采用资料比对法、电子地图对比法、归纳类比法等方法,依据水利工程汇编资料、年鉴、相关规划以及工程建设批文等,结合工程的电子空间底图,分析工程的数量、位置、分布,对特性参数进行横向类比,并结合气象水文条件分析工程效益的合理性。

(1)水库工程

按照普查的定义和《江苏省水库管理条例》,清查1080座水库,其中,大中型水库53座,大部分水库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和东北部低山丘陵地带。将普查数量与《江苏省防汛防旱手册》、《江苏省水库注册登记表》数量对比,见图2。普查的水库数量比以前统计略有增加,同时名录也发生变化,既有新增的水库,也有减少的水库。普查的总库容等参数已按照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的指标填写。

(2)水电站工程

清查39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64.4万kW,总装机容量2000 kW以下的水电站有29座,36座属于低水头水电站。普查数据中,2011年实际发电量为124482.62万kW,略低于多年平均发电量134208.25万kW,2011年总体属于平水年,但前5月全省各地累计降水量偏少2~7成,8个市为近60年来同期最少,6月后旱涝急转 ,6、7、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5%,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直接影响发电机组使用效率,导致前6月发电量较少,全年总体略低于多年平均。

(3)水闸工程

清查水闸33322座,其中,大中型水闸459座。将普查数量与《江苏省水闸注册登记表》、《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汇编资料(水闸)》的数量对比,见图3。普查的水闸数量比档案资料记载增加较多,增加部分主要是小型水闸,由于本次全面清查了圩口闸,多为小型水闸,所以总量增加明显。在分布上,受地形和水系的影响,加之工程建设的影响,平原水网地区的水闸数量和密集度高于低山丘陵区。

(4)泵站工程

清查泵站88887座,其中,大中型泵站414座,小(1)型泵站7707座,小(2)型泵站80766座,装机流量小于1 m3/s的泵站占总量的87%。将清查数量与《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资料汇编(泵站)》对比,见图4。泵站总数量和大中型泵站数量均有增加,由于本次全面清查了圩区泵站,所以泵站总数量有所增加,2006年后新建大中型泵站146座,加上外行业管理的72座,故大中型泵站数量相应增加。

江苏省泵站总量庞大,分布上与水闸具有相似性,密布于平原地区的圩区,圩区依靠小型泵站排涝,泵站总数量庞大,相比山丘区数量明显要多。分析装机功率、装机流量、设计扬程三者的关系,统计计算功率(8.1×装机流量×设计扬程)与装机功率的比值,衡量其合理范围,全省普查的泵站参数填报合理。

(5)堤防工程

清查堤防总长度为55153.76 km,5级及以上堤防长度49555.40 km,达标堤防总长度为39170.27 km。将普查数据中的1、2级堤防长度与“十五”水利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对比,见图5。1级堤防长度略微减少,2级堤防长度增加。分析原因:一是普查的数据是以1∶1万电子矢量图为基础,结合卫片确定堤防起讫点和走向,通过软件量算得出堤防总长度,与其它资料数据的来源不同,堤防长度存在误差;二是江苏省堤防未完全定级,普查中由各地按照规范和实际情况确定级别,各级别长度与资料比较有差异。2级堤防增加较多的原因是苏州、常州等地的城市防洪圈堤防长度达到200年一遇标准,考虑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按照2级堤防填报后便增加了堤防总长度。

图2 江苏省水库普查数量对比图

图3 江苏省水闸普查数量对比图(单位:座)

图4 江苏省泵站普查数量对比图(单位:座)

图5 江苏省堤防普查长度对比图(单位:km)

4 普查成果比较

水利工程普查在数量上、参数上与以往统计资料比较,发生了一些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量上,工程数量增加明显,原因是本次普查范围全面,普查对象更广。范围上增加了水利之外其它行业管理的工程,对圩区堤防、泵站、水闸,非在册的水库进行了全面清查,还包括了新建、在建工程;对象上增加了橡胶坝、涵洞、分散式农村供水工程、塘坝、窖池工程。因此,工程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

分布上,工程的位置体现了我省地形以平原水网为主、低山丘陵为次的特点,堤防、泵站、水闸数量较多,而水库、塘坝、窖池数量少、规模小;平原区工程密集而山丘区工程稀疏。

参数上,由于工程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特性参数已发生变化,规模变得更大,防洪供水能力更强。

此外,本次普查的定义、范围、规模与我省统计口径存在差异,造成了工程数量的变化及工程等级的变化。

5 结论

(1)江苏省水利工程普查按照相关规定办法开展,普查方法科学,流程规范到位,完成了从数据采集到逐级审核、汇总、上报等一系列工作,成果真实可信。

(2)水利工程专业普查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调查了江苏省的水利工程现状,查清了江苏省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工程特性指标、作用与效益、管理情况。成果数据全面、准确、真实、客观的反应了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开展水利规划设计、工程调度运行、工程管理等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猜你喜欢
清查水闸堤防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森林资源清查复位调查的几种简易提速调查方法
企业固定资产清查与管理工作研究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加强机构改革撤并单位资产清查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水闸数量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