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仁:创新的激情

2013-05-08 01:09刘淑菊张禹坤
中国石油石化 2013年19期
关键词:测井钻井仪器

○ 文/本刊记者 刘淑菊/张禹坤

冯永仁有着自己的小小愿望:“我希望退休前能一直从事技术工作,不离开计算机;我希望带出一支优秀的机械工程师团队,他们也能几十年不间断地从事机械设计工作。”

●冯永仁对自己的描述是8个字—“求实、做事、创新、育人”。

“为什么范冰冰和另一个明星撞衫会成为新闻?”

在“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十大年度人物之一冯永仁的办公室里,他指着一帧照片和记者探讨“创新文化”。

“在外国人看来,产品创新不足和明星撞衫一样,会被人笑话。”冯永仁说,“我国也要形成这种创新文化。我相信,任何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多年来,冯永仁的生活中一直洋溢创新的激情。在中海油服油田技术研究院,作为机械首席工程师的冯永仁是公认的的“第一发明家”。他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参与和主持研制了十几种测井仪器,50岁的他已拥有125项国家专利授权。2013年,他入选“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十大年度人物,并成为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63计划的一个子项目。项目初期,参与项目合作的两名俄罗斯专家以我方科研条件简陋、实验设施落后、技术沉淀不足为由,终止合作。

冯永仁当时横下一条心:“老外走了,我们自己来。”

他与项目组成员收集有限的相关资料,走访了国内几十家科研院所,绘制了一张张原理图、电路图,利用当时最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一遍遍模拟仿真、利用简单的实验设施对关键技术进行反复检验测试。

那段时间,冯永仁走路吃饭都在琢磨技术,加班加点习以为常,好几次回家时,跑错楼层,开错门。有一次晚上去加班,妻子让冯永仁顺手把垃圾带到楼下,结果他一路拎着垃圾袋到了实验室,半夜又把垃圾袋从实验室拎回了家。妻子多少次埋怨他,“把实验室当成了家,

奔腾电脑的启迪

“我对创新的感悟从奔腾电脑开始。我发现,从386、486到后来的奔腾系列,英特尔公司每推出一个新的芯片,就能赚很多很多钱。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冯永仁说,“作为一个设计者,如果我们推出的产品像是芯片一样,不断创新、不断成为市场热点,企业能不赚钱吗?”

此时,冯永仁已经投身于海洋石油测井技术研发工作将近10年。

“1986年我进入这一领域。我工作的最初10年,是引进、消化的10年。”冯永仁说。

测井技术被称为石油地质家的眼睛,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时,中国海上测井技术一穷二白,所用的仪器全部从国外购买,但能买到的大部分是低端设备。这个行业的高端技术一直被三家跨国公司所垄断,他们只提供高价格的技术服务,不出售核心技术。

1995年,冯永仁开始了“八臂地层倾角测井仪器”的研制,这项目是国家把家当成了实验室”。

七年磨一剑,艰辛付出终于结出硕果。2002年,八臂地层倾角测井仪成功应用于渤海、东海、南海、塔里木等油田,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使中国海洋石油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掌握八臂推靠技术的企业。

“三无”起步 研发“核武”

八八臂地层倾角测井仪成功后,冯永仁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激情一发不可收。2005年,他们研制成功“ELIS-I增强型成像测井系统”;2012年,又推出新一代ELIS-II测井系统,全面装备了国际上最前沿的高端技术。

不过,冯永仁最为钟爱的,还是EFDT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

“‘蛟龙号’要面对几百个大气压的压力,但是我们的仪器承受的压力比‘蛟龙号’还要大得多。”手指轻轻拂过长达22米的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冯永仁的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骄傲。

如果让冯永仁简单描述一下EFDT的的创新之处,那么冯永仁第一句话就是要为自己心爱的孩子争取到多说几句话的机会。这也难怪,油气层钻井中途测试是目前最先进电缆地层测试技术。

“这个仪器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它是所有测井仪器中对储层最直接测量的代表。有了它,在钻井的过程中就能够取出、看到地下的油样。”冯永仁说。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对油气藏进行快速识别和评价,提高了勘探效率,大大降低勘探成本。因此,它被称为电缆测井领域的“核武器”。长期以来,这项在石油勘探领域中的主导测井技术,除了美国,其它国家都是空白。

“当初我们公司想买这个仪器,人家不卖。”冯永仁说。

2001年,公司成立了专题课题组,立项研究EFDT油气层钻井中途测试仪。“当时称得上是‘三无’起步:无实验室,无设备,无技术人员。”冯永仁说。

作为项目副组长,冯永仁和同事们卧薪尝胆、刻苦攻关。办公室里废弃的设计图纸、演算稿纸一寸寸长高;文件柜里成型的设计资料一厘米一厘米地延伸;实验室里他们先后对仪器的各项功能进行了几千次测试,取得了大量具有价值的数据。终于,一个重达600公斤的样机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冯永仁和他钟爱的EFDT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

“我至今记得,2005年那个特别冷的冬天。”冯永仁的弟子周明高说。

周明高记得很清楚,12月10日,他们来到华北平原,进行科研样机的第一次现场测试。严冬的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冯永仁带领项目组人员抵达井场,人拉肩扛,组装调试仪器。

“天真冷啊,我们擦仪器的棉纱粘在碗上,都冻住了。” 周明高说。

可是,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紧张测试,换来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沉入谷底的打击:仪器的重要功能——测压取样失败了。

冯永仁记不清自己当时是怎么回到住地的。他钻进冰冷的被窝,心里非常难受,无法入睡。

这一夜的辗转反侧之后,冯永仁强迫自己走出沮丧的情绪。他无暇顾及人们对测试失败的议论,召集项目组成员重新对研制过程进行一遍遍地梳理,系统排查每一个环节。办公室废弃的设计图纸、演算稿纸足够铺满办公楼前的足球场。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改善了仪器的抗高温电路系统、机械液压系统。为了检验仪器的可靠性,没有振动实验设施,他们就采取土办法,把仪器放在农用拖拉机上,开到坑坑洼洼的乡村土路上,连续颠簸了一个月。

2006年,又是一个寒冬。甲方同意他们进行海上测试,但反复告诫:“你们只有一次机会。”

那个夜晚,冯永仁在办公室一直紧紧盯着手机,等待着从海上传来的消息。直到凌晨,手机屏幕忽然亮了,是一条短信,只有两个字:成功!

这短短两个字意味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终于研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

这一夜,冯永仁再次失眠了,兴奋、幸福、满足、感慨交织在一起。

曾几何时,外国公司向我们开出高昂的作业服务价格,而现在,应用我们自己研发的仪器则只需要不到三分之一的价格。这套重量级的测井装备,不仅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而且走向了国际,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累计创造利润3.5亿元,为国家节约外汇支出2亿多美元。

“让现场使用傻瓜化”

很多年轻人喜欢在许愿墙写下心愿,冯永仁也有自己的小小愿望:“我希望退休前能一直从事技术工作,不离开计算机;我希望带出一支优秀的机械工程师团队,他们也能几十年不间断地从事机械设计工作。”

怎样带出一支优秀的设计师团队?

“培养年轻人得有方法。我的办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冯永仁不无得意地说。

想到这个方法时,正是电液集成阀紧锣密鼓研发的时期。正要出差的冯永仁看到了一篇关于手机的文章。文中提到,现代手机的设计理念是功能模块集成技术。

“能不能把电液阀的功能分成几个模块,最后加以集成?”在去美国的飞机上,冯永仁睡不着觉,十几个小时一直在推演。

“一下飞机我就去和外国专家探讨模块化的可能性,他说‘不可能’!”冯永仁仿佛被当头浇了一桶冷水。但是,冷静下来,他仍然觉得,把液压系统分成块儿,不仅使得设计简单可靠,而且能够很好地培养年轻人,激发团队的力量。

“这次尝试改变了石油测井科研的整体思路。”冯永仁说,“我们的创新点是集成创新。集成有两个原则:第一,功能分开;第二,拆卸非常容易。”

他们提出的目标是——让现场的维修使用傻瓜化。因为,在海上多测井一天,平台就要花费20万美元的日费。产品设计越是简单,现场技术人员的拆卸和维护越是省力。

冯永仁和同事们的努力,使得原本复杂的仪器变得像宜家的家具一样容易拆卸。只要现场人员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就能顺利组装、维护。同时,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得到提高。工程师可以不断更新仪器的功能,只需集成、插入不同模块。

“现场人员就喜欢这个!”冯永仁说起此事,高兴地像被夸奖的孩子。

这次突破让冯永仁收获甚丰。不仅工作思路大大拓宽,而且带来了团队实力的整体上升。

“冯工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他对我们毫无保留,充分信任。”周明高说。

冯永仁最喜欢古罗马哲学家安东尼的《人因工作而存在》一文,并常常把它推荐给年轻人,尤其是这句话——“只有工作,才能证明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的”。

“冯工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再忙,也会停下自己的工作帮助我们。”周明高说。

在同事心里,冯永仁还是出了名的“会玩”。去年,他领着手下的“兵”们把实验室旁的简易活动室扩展成了有图书、台球台、乒乓球台的“青年之家”。繁忙工作之余,大家互相招呼着“打两杆去”放松一下。“他不仅是组里台球打得最好的人,也是登山远足的组织者。”同事秦小飞说。

在严谨而宽容的科研氛围下,曾受冯永仁直接教诲的6位核心成员如今已能在各自业务模块独当一面。

猜你喜欢
测井钻井仪器
渤中凹陷变质岩凝析气藏随钻和电缆测井曲线对比分析
海洋石油钻井中的缺陷以及创新措施
本期广告索引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偏心条件下响应模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