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长客专引入长沙南枢纽RBC设置方案探讨

2013-05-08 04:50戚书亚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3年5期
关键词:动车枢纽长沙

戚书亚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

1 长沙南枢纽概述

杭长客专引入武广客专长沙南枢纽后,长沙南枢纽包含长沙南站(武广场、沪昆场)、长沙东南线路所、长沙西北线路所、长沙动车所,其中长沙南站武广场和长沙动车所已于2009年12月开通运营。

杭长客专和武广客专均采用CTCS-3级(简称C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2级(简称C2级)列控系统作为C3级备用系统;长沙动车走行采用C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杭长客专由东南线路所侧线经东南上、下行联络线引入长沙南站武广场北咽喉,由西北线路所侧向经西北上、下行联络线和南西联络线引入武广场南咽喉。杭长客专经动车走行下行线与长沙动车所相连;武广客专经动车走行线上行线和动车绕行线与长沙动车所相连。长沙南枢纽示意如图1所示。

为解决杭长客专引入长沙南枢纽RBC设置问题,保证杭长客专引入长沙南枢纽顺利实施,减少对既有武广客专运营的影响,本文对杭长客专引入长沙南枢纽RBC设置方案进行探讨。

2 既有武广客专RBC4概述

目前武广客专RBC间不通信,各RBC设备间不直接进行列控信息的传输与交换,通过车载设备在不同RBC设备中的重新连接注册、通过列控中心交互RBC切换区信息,实现列车在两个RBC间行车许可控制的安全切换。切换区长度为列车按线路速度运行40 s距离和常用制动距离的总长。

武广客专于2009年12月开通运营时,长沙南站武广场归属武广RBC4管辖,长沙动走线未纳入武广RBC4管辖,进、出动车段均采用C2等级运行。

武广RBC4与武广RBC3的切换点在中继站19和中继站20的集中区分界点处,武广RBC4与武广RBC5的切换点在中继站23和中继站24的集中区分界点处,武广RBC3、RBC4、RBC5管辖范围示意如图2所示。

3 杭长客专引入长沙南枢纽RBC设置方案

在不改变武广RBC4既有管辖范围的基础上,将长沙南沪昆场、东南线路所和西北线路所(含长昆线1个中继站)共约27 km杭长正线纳入武广RBC4管辖,杭长客专醴陵北至东南线路所间单线76 km的线路归杭长RBC9管辖。武广RBC4增加管辖范围后管辖的列车数量为76列,已经超出“单个RBC应能同时处理60列已注册列车”的技术指标,在不改变既有武广RBC4管辖范围的基础上,武广RBC4不具备将长沙南枢纽杭长客专新建线路纳入管辖范围之内的能力。

在综合考虑长沙南枢纽线路限制条件和现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提出如下2种长沙南枢纽RBC设置方案。

方案一:长沙南枢纽设置2套RBC;

方案二:长沙南枢纽设置1套RBC。

3.1 方案一:长沙南枢纽设置2套RBC

长沙南枢纽武广场和沪昆场各设置1套RBC进行分场控制,武广RBC4与杭长RBC9间采用RBC与RBC直接通信的方式实现RBC切换,武广RBC4与武广RBC3和RBC5间维持采用既有RBC不通信的切换方式。

杭长客专RBC9管辖杭长客专醴陵北站、长沙东南线路所、长沙南站沪昆场、长沙西北线路所,管辖杭长客专上、下行正线单线各90 km区间,杭长和长昆的工程分界在长沙西北线路所S/SF进站信号机处,此处不具备RBC切换的条件,故需要将长昆线中继站1纳入杭长RBC9管辖。

武广RBC4维持既有武广正线管辖范围,增加东南和西北联络线部分线路,实现与杭长RBC9在东南联络线和西南联络线上进行RBC切换,RBC切换示意如图3所示。

长沙南站沪昆场和武广场之间存在2处场联,一处场间分界点在144/146号双动道岔绝缘节处,另一处为D18处, 沪昆场属于杭长RBC9管辖,武广场属于武广RBC4管辖,基于场间线路条件限制,两处场联进路均不具备进行RBC切换的条件。为实现两场间转场作业,需将长沙南沪昆场16道和由沪昆场X16出站信号机至武广场SDF口、SHF口、SF口外方区间第一架信号机线路纳入杭长RBC9管理和武广RBC4共同管理,并在BX16和BSF有源应答器进路报文中增加等级转换信息包[ETCS-41],实现转场作业时自动进行C3→C2等级转换。

在长沙南动走线和绕行线上设置C3→C2等级转换点,长沙南动车走行下行线纳入杭长RBC9管辖,长沙南动车走行上行线纳入武广RBC4管辖,长沙南动车走行绕行线纳入杭长RBC9和武广RBC4共同管辖,实现在动走线上自动进行C3→C2等级转换。

3.2 方案二:长沙南枢纽设置1套RBC

在不改变既有武广RBC4管辖范围的基础上,武广RBC4没有能力将长沙南沪昆场纳入管辖范围之内。

缩短既有武广客专RBC4管辖范围,将长沙南沪昆场、东南线路所和西北线路所(含长昆线1个中继站)共约27 km杭长正线、动走线纳入武广RBC4管辖。另考虑到属地化管理的要求,杭长客专醴陵北站、中继站37、中继站38、中继站39、中继站40杭长客专正线单线76 km区间纳入杭长RBC9管辖。

武广RBC4与武广RBC3、武广RBC5均采用RBC与RBC直接通信方式进行移交。

武广RBC4广州方向的管辖范围缩短至株洲北线路所和株洲南线路所之间的集中区分界处,武广RBC4武汉方向管辖范围缩短至中继站20与长沙南站集中区分界点处;武广RBC3管辖范围调整至中继站20与长沙南集中区分界点处。武广RBC5的管辖范围向北延伸至株洲北线路所和株洲南线路所之间的集中区分界处。

武广客专RBC3~RBC5管辖范围调整后,武广RBC3、RBC4、 RBC5和杭长RBC9管辖范围如图4所示。

在长沙南动走线和绕行线上设置C3→C2等级转换点,动走线纳入武广RBC4管辖,实现在动走线上自动进行C3→C2等级转换。

将长沙南枢纽杭长客专线路纳入武广客专RBC4管辖,引起武广RBC3、RBC4、RBC5管辖范围调整,且涉及既有武广客专信号系统联锁、列控、临时限速服务器及相关应答器布置等修改,实施工作量大、难度高,对既有武广客专运营会产生较大影响。

武广客专RBC3~RBC5间切换方式由RBC间不通信变更为RBC间通信后,RBC切换应答器组的布置方式进行如图5所示变更。

4 杭长客专引入长沙南枢纽RBC设置方案比较分析

4.1 方案一:长沙南枢纽设置2套RBC

1)优点

涉及到在运营线路设备软件修改较少,对既有武广客运专线的运营、行车安全影响较小;既有线路设备改造费用较低。2)缺点

受制于两场间实际线路条件限制,两场间不满足RBC切换条件,只能进行C3→C2等级转换实现转场作业。

4.2 方案二:长沙南枢纽设置1套RBC

1)优点

长沙南枢纽一并纳入武广RBC4管辖,两场间不再存在RBC切换方面的问题。

2)缺点

涉及武广客专大量在用设备软件修改,对既有武广客专的运营、行车安全影响较大。

实施难度大,需要修改3个RBC、4个联锁、4个TCC、1个TSRS和约40个应答器报文,以及新增安装4组RBC切换执行应答器组,此方案涉及大量既有在用设备修改,利用天窗点施工难度大,难以组织实施,且没有可借鉴的在既有开通客专线路上组织此类改造工程的施工经验。

施工、行车安全风险难以控制。由于全部改造工程内容在天窗点内实施,列控数据的测试、验证工作量大、持续周期长,组织难度大,将带来施工、行车安全风险难以控制的不利局面,不利于保证武广客专正常运营秩序。

既有线路设备改造费用较高。

5 结论

通过对长沙南枢纽2种RBC设置方案的反复研究、论证和分析,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既有武广客专运营、行车安全影响,建议采用长沙南枢纽设置2套RBC的方案。

[1] TB10621-2009号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S].

[2]铁科技[2008]34号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S].

[3]科技运[2010]21号 CTCS-3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V2.0)[S].

[4]运基信号[2011]170号 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等级转换应用原则(V1.0)[S].

[5]铁运[2012]212号 无线闭塞中心技术规范(暂行)[S].

猜你喜欢
动车枢纽长沙
坐上动车去西藏
长沙之旅
动车过桥
枢纽的力量
动车西行记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我眼中的长沙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乐!乘动车,看桂林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