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类设计比赛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

2013-05-10 09:52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端砚高职专业

吴 珊

一、参加设计比赛的意义

无论获奖与否,参与本身就是一种锻炼。设计大赛对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只有学生在项目设计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和乐趣,也会从这个过程中学到实实在在的专业知识和积累有益的职场综合经验。第一,对专业教学方面很有帮助,学生与社会的交流较少,参加设计比赛实际上是搭建了一个院校师生和社会沟通的平台。第二,设计大赛有利于把学生的创意和想法设计实现出来,能够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思想感受表达出来,让创意和实际实现连接起来。 第三,学校培养的人才需要向社会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设计比赛,用人单位能够通过大赛平台和展览等方式了解学生,甚至能够发现和挑选到理想或需要的设计人才,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就业选择渠道,解决学校实际的就业分配问题。

二、参赛作品创作过程

实施设计比赛项目驱动教学,带领学生在实训命题中迅速开展设计工作的前提必须有严谨和系统的设计计划安排,一般分为明确主题、创作理念、设计过程三个部分。

(一)明确主题

首先我们在设计网站和相关大赛官网了解大赛活动情况,选择设计的命题单位下载策略单,如第十一届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中有公益类、商业类、论文类共23个命题单位。在确定命题单位后要了解该企业和其产品,并对广告主题、品牌调性、传播营销的目的、目标消费群和主要竞争进行分析,接下来进行设计创作。

(二)创作理念

创意是平面广告设计者不断追求的东西。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不知道如何找切入点,这就是一个设计师的综合能力的第一步体现。做好这一步必须熟悉品牌,深入了解企业为产品的定位,而我们在设计的平面海报中要突出企业的理念,张显产品的个性,换而言之,创作的理念要为企业品牌产品的营销理念而服务,不可脱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引导学生对命题进行思考,如图(1)是锐澳酒业命题平面广告,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游戏拼图,把锐澳做成拼图游戏,展现出锐澳的潮,从中表达锐澳在新时代中懂得与时俱进,与潮流接轨;在色彩中采用了比较多姿多彩的颜色,展现出张扬,青春的生活,从中表达出生活一切皆有可能的美好向往。

(图 1)

(图 2)

(三)设计过程

围绕着设计创作理念,常规性把设计过程分为方案、手绘草图、电脑稿制作、讨论、修改、调整、最终定稿七个步骤。如2013,选取“乐在苏州”选题平面设计组中以昆曲为主要元素的装帧艺术设计,学生自由组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以白居易《琵琶行》为题材的昆曲书籍为设计对象。在手绘草图过程组员分别以各自选取的图形进行设计造型,最终选出以“昆曲”二字为元素组合而成的琵琶造型为封面的主要装饰图形,同时确定书籍的开本的尺寸、结构、以及目录内容的安排和排版、衍生物(书签、包装袋)的造型和装饰的设计。接着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过程,学生会根据设计内容和步骤来选择相应的设计软件,如书本封面的装饰物选择Adobe Illusrator来绘制;当运用高像素素材进行封面展开图装饰的时候使用Adobe Photoshop,因为在平面设计软件中可以相互转化,存储格式统一化;包括最后书籍装帧设计的效果图介绍排版经过合理安排后也是通过Adobe Photoshop修改和调整,版式视觉上的细节处理是整个系列作品能清晰、完整、合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和吸引眼球的关键。如图(2)是在第二届大学生设计大赛中获得平面组的优秀奖。

三、指导中发现学生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在平面设计比赛,发现许多学生对选题方向把握不准确,对命题主题理解不深入,市场调查不到位。在指导高职学生设计比赛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平面设计的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即使是通过设计软件制作作品也无法打动观众,因为作品缺少内涵,甚至跑题;在设计的表现手法上也无法准确到位地表达出设计师本身的理解。

四、学生能力培养的具体举措

(一)明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显而易见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研究型大学是有区别的,高职教育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后者则致力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因此要符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制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与时俱进,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改革创新以培养社会所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提出“保持专业性,突出职业性,培养创新性”作为我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办学定位。要求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上岗就业为社会服务。强化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学生做到“一专多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统一思想、建立教学的保障机制,为以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继承固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以科学的角度和积极的态度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根据不同阶段和学生对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力求因材施教。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根据不同阶段和教学进度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

模拟本学年音乐表演专业组织一场歌唱比赛,在整合专业的思路下要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为歌唱比赛设计宣传海报。在课程设计及教学手段上运用了项目驱动法。首先,在课堂上明确了项目主题及目标,教师向学生分析讲解任务,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第二,把学生分为若干组,4人为一组,根据主题进行讨论、创意,教师参与讨论并进行指导。第三,讨论修改方案,进行分工。第四,4人根据方案制作手绘草图并选出最佳,确定方案。第五,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并进行修改调整。第六,教师与学生代表对各组作品进行评价,选出若干优秀作品。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在教学活动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法,应当采用灵活多变、多元新颖的教学方法。

(三)加大实践活动的量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模块,基于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与发散性思维好的特点,在课程设计上加大实践活动的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发挥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的优势。专业学习除了在课室进行教学外,还应该把部分教学内容直接移至在校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实施“一体化教学”,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实现教学目标。

多鼓励学生举办和观看不同主题的画展、艺术作品展、写生活动和关注社会商业广告并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活动等。多利用校外和地区自身资源优势,深入艺术品生产基地与生产企业和艺术家进行交流与学习。如广东省肇庆市是端砚之乡,拥有大量端砚工艺美术大师。一方端砚的问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现代肇庆生产的端砚,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时在造型、构图、题材、立意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创造了端砚实用之外的新艺术意境,例如端州古邵图大端砚,巧妙地将古端州缩龙成寸,又如仙境立体雕刻大端砚,把端砚雕刻成立体的一条鳄鱼、一只猴子、一堆水果、一群仙人,并巧妙地将砚池收藏其中,看似雕塑、古董,但又可磨墨挥毫,令人叹为观止。学生们在参观端砚制作并与工艺大师交流中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四)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在高职技术院校培养技术人才中不要忽视对技术人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培养,在课程实训或比赛项目中体现理论的传授,以及实操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团队中合作精神,培养正确的设计思维模式。高职院校不仅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就业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性、概念性等方面的要求。

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1.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运用互联网查阅相关专业文献和专业的资料,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2.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比赛,如体育竞技、演讲比赛、歌唱比赛锻炼个人意志和心理素质。

3.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各大媒体获取就业动态和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通过信息的摄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与采取补救的措施。例如观看天津卫视举办《非你莫属》求职节目。节目主持人张绍刚老师以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掌控节目,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每期12名一流企业的高管组成BOSS团进行现场招聘,具有非凡背景和不同奋斗经历的他们,将对求职者进行最严苛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来自各地真实的应聘者,他们敢于挑战,敢于展示自己,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特长,同时每个人都希望应聘到自己所喜欢的工作中。节目中2名国内资深职场人及心理学专家,将自己专业知识和独特的视角给应聘者提供就业指导意见、心理把控和职场忠告。通过观看此类的节目能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同职业岗位到底需要怎么样的能力;通过与电视节目中应聘者的对比发现自身有何不足。

4.作为教师,应该将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应该特意为学生组织课外休闲活动,带学生到大自然去感悟,在身心放松的同时,不知不觉提升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质。与此同时通过户外活动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友谊,教师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世界观、价值观和亲和力触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五、简短结语

以设计类比赛嵌入设计类课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实战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对人才的要求。另外高职院校应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办学定位,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宏军,江若尘.现代广告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李晓营,张艳霞.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黄合水.广告心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5]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

[6]袁泉.对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的问题分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猜你喜欢
端砚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荷叶形端砚赏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端砚收藏的来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