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改”红利

2013-05-13 01:56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3年4期
关键词:分税制时间表公信力

从去年的“十八大”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一股改革新风扑面而来,社会各界对此充满期待。

但是,我们又是谨慎乐观的。因为,之前的改革说得多,做得少。久而久之,人们对政府的改革诚意和能力都产生了严重怀疑。

借用一句歌词: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外界对政府的信任,也是一种“爱”,但是这种爱,却在不断衰减。年复一年的口头改革严重透支了政府改革的公信力。

何为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地履行其功能和职责而取得公众信任的能力,是政府的一种执政能力和执政资源。

我们都在寻找改革红利,而重塑政府公信力确是对改革红利的极大释放。

又将如何重塑政府公信力?牵扯到两个问题,一是顶层设计,二是改革的具体路线和时间表。比如本期杂志封面报道《“财改”新局》,关注的是在新的政府理财周期下,财政工作面临着新难题,而财政体制改革又将如何破题?

现阶段下,“财改”如同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陷入改革疲劳期。重提“财改”的重要意义无需赘数。既是对政府改革公信力的考验,也是对改革红利的最巧妙释放。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体制再没有进行重大调整,更多的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补充完善。步入改革“深水区”后,零打碎敲已经很难再触及原有利益格局。因此,顶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顶层设计是长期、自上而下、长期准备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一揽子的改革措施。比如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实施,就是在经过大量调查,达成基本改革共识,做好打硬仗准备的前提下推出的,改革的效果很明显,并一举改变了原有的国家财政格局。

客观地讲,今天面临的“财改”,比1994年面临的困难大得多,现在社会与经济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某项具体改革也很难达成共识。正因为如此,改革的难度越大,就越需要有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来坚定公众的信心。

在这一点上,国务院在细化机构改革时间表上,给了我们很大信心。3月2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根据部署,将用3至5年时间完成提出的各项任务。用倒逼机制来定责定时定人心!

“财改”同样如此。可以探索出一条路线图。比如继续深化分税制,合理进行中央地方间的职能和财力分配。不同的是,比较“财改”更需要“政改”的支撑和配合。

猜你喜欢
分税制时间表公信力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我国国地税机构改革的背景及方向分析
治理理念视角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考
分税制改革背景下的土地财政与房价关系研究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浅议我国分税制改革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