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物育种科学的发展

2013-05-13 07:24张静
学习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优良品种基因工程作物

张静

作物育种学是以生命科学,特别是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作物育种学又是以经济建设,特别是其中的农业生产为研究导向的。可以说,作物育种学是生命科学与经济建设,遗传科学与农业生产的一个结合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领域和前景,成为农业科学的一门骨干学科。作物育种学的根本任务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其适应性和抗逆性,促进作物生产的持续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的需求。

1 发展条件

近年来作物育种学发展很快,并将越来越迅速。其发展压力和动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面临生命科学的新世纪: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跨越了两个发展新阶段,一是1953年发现DNA分子结构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二是1972年发明重组DNA技术进入工程生物学阶段;其中的生物工程特别是基因工程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和商品化,与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并列,成为世界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基因工程对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影响最为强烈,在农业上首先应用于改造生物。基因工程有可能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间进行有用基因的重组转移,超远缘地选育出新生物、新品种,推动作物育种学进入按照人们意愿有效改造生物的发展新阶段。

1.2 作为第一工程的新选择:良种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一般为1/3,并将逐步增加到40%以上。生产上推广应用良种包括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决定于选育、繁殖、推广、销售四个主要环节。将四个环节统一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种子产业称为种子工程,是我国1995年开始作为农业增产措施的一项战略性选择,列为第一工程加强建设。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种子工程,并积极参与种子竞争。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国际种子战争”,谁掌握优良品种、优质种子,谁就可能以种子或其产品去垄断占领市场。选育新品种是种子工程的基础环节,迫切要求作物育种学的不断创新发展。

1.3 促进学科建设的新创业:作物育种学虽然取得重大成就,但仍停留在传统技术和水平上。在育种目标、品种评价和开发推广等方面,存在着偏重数量,忽视质量、效率和效益的倾向;育种体制改革滞后,分散、小作坊式的低水平重复较为普遍;而投

猜你喜欢
优良品种基因工程作物
为什么要多元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探究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探究
三棱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地下作物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