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芬的罪与罚

2013-05-14 16:53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13期
关键词:彻查真凶冤案

“十年前,好心让女孩搭车,张氏叔侄成了‘强奸犯,一个死缓一个15年;十年中,七次申诉石沉大海;十年后,证据浮出水面,促成平反。十年冤狱,一朝翻案,对法治的坚信迎来最终的正义。撒贝宁、柴静首度合作,深度调查浙江叔侄冤案。”4月9日,央视以如此感性的述说,推翻了7年前的法制节目《无懈可击聂海芬》。

一天前消息传来,浙江省委政法委已成立调查组,彻查聂海芬,以及该冤案侦查、起诉、审判等全部司法过程中的涉案人员。

聂海芬何许人也?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预审大队大队长、全国“三八”红旗手。2006年,杭州警方曾对外宣称:聂海芬从警20余年,一直战斗在预审办案第一线,“近五年来牵头主办的重特大案件达350余起,准确率达到100%,经她审核把关的重特大恶性案件,移送起诉后无一起冤假错案。”

3月30日,洗清冤屈的张高平称,绝不原谅刑讯逼供的人,“我要起诉他们,尤其是那个‘女神探。”于是,这个由央视进行背书的、无懈可击的“女神探”遂成众矢之的。4月8日,媒体又爆料,聂还是疑似真凶的勾海峰案侦办者,但她并未发现勾可能是“二张案”真凶的重大线索。

两起命案作案手法高度相似,以至于身在狱中的张高平都看出了端倪,但身为专业人士、及两案侦办把关人的聂海芬,却对此熟视无睹,实在蹊跷。

冤案平反之后,舆论矛头指向聂海芬,但需承担责任者显然远非聂海芬一人。

据浙江政法界人士透露,检察院也找到了当年办案的民警,挨个调查问话,但大多回复时间长、记不清了,对于是否刑讯逼供,无人承认。“后来,省政法委协调公检法,决定予以再审,再审阻力主要在公安,省高院态度坚决,最后起到了主导作用。”

至此,人们已经不约而同地形成了共识——平反并不难,难的是涉案的公检法办案人员的“安危”。人们几乎认定,错案改判,冤案昭雪,困难的不是技术,不是法律,而是问责。

聂海芬行踪成谜,即使是柴静千呼万唤也不出来,无疑佐证了这一判断。光明网转载时评说,如果说“张氏冤案”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目前司法运作尚待完善,那么,“神探”芳踪则是一块试金石,将可以试出纠错纠偏的能量足不足、法治进步的力度强不强。

人民网舆情中心为此翻出了人民网旧闻——胡耀邦为了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不管”, “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样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组织,什么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纠正过来。”

对于最终的答案,人们仍然有所期待。彻查“神探”,是正义迈出的第二步。有了这个榜样,才能保证河南等四起车轮轧死农民案的侦查顺利,保证聂树斌案结论公正,并重树政法机关形象。

猜你喜欢
彻查真凶冤案
谁是纵火案的真凶
聚焦张玉环冤案
彻查问题疫苗案
对国际期刊集中撤稿论文逐一彻查
“制造”杀人犯
中风后才知道,原来房颤是“真凶”
“真凶”是谁
植根于社会机制的一种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