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不从君

2013-05-14 16:53鲍鹏山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17期
关键词:使臣臣子齐景公

鲍鹏山

“忠君”思想可能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非常突出的特征。而对中国思想史了解不深的人,往往以为孔子是“忠君”思想的提倡者甚至始作俑者。事实恰恰相反。

首先,“忠”这个字,在《论语》里,就并不包含后世对君主本人“愚忠”的意思。

《论语》中,涉及到“忠”的,有16条:

为人谋而不忠乎?(1.4,第一章第四则。以下类同。)

主忠信。(1.8、9.25、12.10基本相同)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

以上的“忠”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对朋友或一般人际交往中讲诚信和尽责;二是指在政府机关任职时忠于职守。最有“忠君”嫌疑的是季康子问和定公问两则,但是,这两则仍然指的是忠于职守:“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忠事君,是指以忠于职守的行为和态度来侍奉国君,与后世理解的不论是非曲直直接忠于君主本人的“忠君”不同。

其实,在孔子看来,臣子如果仅仅忠于职守,还不过是聊备一员的“具臣”而已。作为一个担当道义的“士”,当他“仕”的时候,是要“行其义”(子路语)的,一旦自己所行之“义”和君主相冲突,就要舍君取义。所以,当子路问如何侍奉君主的时候,孔子正色道:“勿欺也,而犯之。”——也就是说,告诉他大义所在,然后不惜冒犯他。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大臣”的称谓。

何谓大臣?孔子说:“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直言之,一个士与君主的缘分,看道义。道义消失的地方,缘分自然终止。所以,先秦儒家坚持君臣义合的观念。如果君不义,怎么办呢?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5.7)

孔子指出了两条路:一是像史鱼,直如矢,也尖锐如矢,和不义之君对着干;一是如蘧伯玉,你不义,我不合,卷而去之。

总之,决不是后人所谓的“愚忠”。

事实上,孔子不但没有要臣下无条件忠君的思想,即便是要臣下忠于职守,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君主首先必须以礼使臣。

齐景公问政,孔子给了他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八个字,总是被人拿来说是孔子强调忠君。其实,即使就字面意思,也非常明白地表现了君臣父子双向平等观念,毫无单向臣服的意思。

这八个字这样排列,实际上有两种理解,两种翻译:

一种按照字面来说,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父亲做得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做得像儿子的样子。

即使这样理解,也是孔子不偏不倚地在强调双方的义务、责任和权利。

但是我们知道古汉语往往省略了一些承接关系,所以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理解为前后因果关系。如果加上因果关系,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首先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然后才有资格要求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父亲首先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然后才能有资格得到子女将来的孝顺。

孔子这样说,显然与他对齐景公的感受有关——在他眼里,齐景公早就君不君了。所以,孔子这番话,明显是告诫齐景公做国君要像个国君的样子——也就是说,他现在实在不像个样子。

再看孔子之后其他先秦儒者的君臣观。

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

《孟子·离娄》: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从孔子到子思、孟子,甚至荀子,都没有后世的所谓“忠君”思想。

猜你喜欢
使臣臣子齐景公
浅谈中唐诗歌中屈原的“臣子”形象
浅析日本遣唐使的人员构成
夜空幻想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劝齐景公
唯一的要求……
晏子的说话之道
齐景公以酒试忠臣
臣子与飞蛾
臣子与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