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2013-05-14 16:53徐方清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24期
关键词:朝鲜半岛朴槿惠西安

徐方清

“习近平和朴槿惠的会面时间达7小时25分钟。”韩国媒体精确计算着两国元首的会晤时间,也敏锐捕捉着中国方面在接待“老朋友”来访上的每一处细节。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朴槿惠为“中国人民和他本人的老朋友”,并在6月27日选择在人民大会堂最大宴会厅“金色大厅”为其举行欢迎晚宴。次日中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再次宴请朴槿惠。这一次宴请地点选在了钓鱼台国宾馆,双方都只有少数高层外交官员和翻译人员陪同入席,这场原定一小时的午餐会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虽然有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经贸代表团随行,虽然朝鲜问题一直被外界视为双方元首会晤的核心议题,但朴槿惠在演讲中称“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她以此为自己的中国之行定调。

与习近平建立深厚信任

6月29日下午,古城西安的气温达到37摄氏度。当天,朴槿惠抵达西安,这是她4天访华的最后一站。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这是韩国总统首次选择西安作为出访地。

第二天,出席在西安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在华韩国人午餐恳谈会时,朴槿惠希望韩国企业能响应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政策,从而扩大与欧亚地区的合作。当天上午,她还视察了位于西安的三星半导体工厂。

如今,在华韩国企业纷纷开始将目光投向西部,而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镇的西安更是云集了包括三星在内的上百家韩国企业,居住在西安的韩国人也达到了1600多人。

“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从长远来看,西安将在韩国企业进军中亚和欧洲发挥前沿基地的作用”。青瓦台如此解释朴槿惠选择前往西安的原因,但这种文化和经济因素并不是全部。韩国媒体的消息还称,选择访问西安是朴槿惠的“钦点”。

恳谈会上,朴槿惠称西安这个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成了“中国梦”出发的地方。这被解读为韩国总统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提“中国梦”说法的默契呼应。而她之所以到西安,还因为这个城市及其所在的省份对于习近平有着特殊意义。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出生在距离西安不足百公里的富平县,而习近平本人虽在北京长大,但曾经在距离西安不算太远的延安度过了七年的插队生涯。

出访前,朴槿惠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谈及对习近平主席的印象,她称自己和习主席都经历过痛苦和艰难的时期,两人之间应该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事实上,两人并不陌生。早在8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在杭州接见了当时还是韩国大国家党代表的朴槿惠。同一年,习近平在访问韩国时又与朴槿惠见面。

“温和、圆融。”朴槿惠这样来描述她眼中的习近平。而在朴槿惠4天的访华行程中,她留给中国人的最深刻印象亦是温婉,“她仿佛骨子里头散发出来的那种亲切,几乎让人感觉不出她是总统”。互联网上中国网民对她的一片赞许声中,几乎不约而同地用上了“温婉”一词。

“以国家之间的战略理解为基础,领导人个人之间的好感度也有所增加,这对于两国的合作非常重要。”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政治外交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金兴圭如此认为。

一个多月前,为更好地准备朴槿惠对中国的出访,金兴圭和韩国的另一名中国问题专家受邀前往青瓦台就韩中关系作主题演讲。

对于习近平所提的“中国梦”,朴槿惠在访问的多个场合不止一次提及,这被看作是她同中国最高领导人有着战略上的理解和共识。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朴槿惠多次提到“信任”,称此次韩中首脑会晤也使她和习近平主席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她还称“中国梦”与“韩国梦”是一致的,“韩国梦若能陪伴中国梦,一定能够建立新东北亚的梦想”。

不一样的知华派

对于中国,朴槿惠确实不陌生,自2005年那次曾与习近平有过短暂会面的访华之行后到就任总统的8年时间里,她分别以不同身份三度到访中国。

最近一次是在2011年11月,朴槿惠作为大国家党前党首应邀访华。在访问期间的一次晚宴上,她在没有原稿的情况下用汉语致辞3分钟并接受采访,显示出其功底颇深的汉语实力。

对汉语的精通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让她在中国一直被称作是“韩国政界的中国通、知华派”。

朴槿惠曾获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钟情于中国哲学的她还曾在一篇题为《遇见我人生的灯塔——东方哲学》的文章中写道:“自与《中国哲学史》相遇,我恢复了心里的宁静,明白了之前所不能理解的许多事情。所谓人生,并不是与他人的斗争,而是与自己的斗争。”这本让她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著作,作者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

1979年,其父亲朴正熙在总统任上遇刺身亡,巨大的家庭变故让她一度陷入绝望。但中国古典书籍以及中国哲学帮她走出绝望,重获平静。朴槿惠在其于今年年初出版的自传《绝望锻炼了我》中文版中写道,《论语》《贞观政要》《明心宝鉴》《近思录》等都是她案头常备的图书。

“国外有不少懂中文、了解中国的领导人,他们往往被称为‘知华派,但其政策主张却未必‘亲华;朴槿惠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对于中国文化不仅是有较深的了解,而且有强烈的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她就任总统后韩国对华政策的改变上,虽然利益的考量是必然的前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资深外交人士称。

刚刚结束的访华之旅,是朴槿惠就任总统后出访的首个亚洲国家,这是二战后韩国首脑第一次先于日本访问中国,打破了以往“先美国再日本后中国”的不成文惯例。

“同中国发展积极有效的关系,朴槿惠有三重考虑:除了经济和地区稳定的因素外,还有她个人的因素。” 美国著名亚太问题专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业内人士早早就注意到了朴槿惠在对华政策上较之其前任李明博更为积极的迹象:朴槿惠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到对外关系时,强调“将与美国、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增进信任关系”。将日本的名字排在了美中之后,这让现场的日本官员一声叹息:又是这样。

“这一方面是因为朴槿惠比李明博更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另外则是因为安倍上台后在历史问题上有很多韩国人不喜欢的言论和做法。” 如今在北京大学就读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的韩国留学生李京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她还介绍,朴槿惠的这种策略转变在韩国国内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低调务实的成果

作为朴槿惠访华成果之一的《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朝鲜半岛问题成为其中的五项内容之一。

“韩方介绍了‘朝鲜半岛信任进程构想,表示此构想旨在缓和朝鲜半岛紧张,构建持久和平。中方欢迎朴槿惠总统提出的‘朝鲜半岛信任进程构想,高度评价韩方为改善南北关系、缓和紧张所作的努力。”声明中说。

这达到了韩国媒体的期望值。出访前夕,韩国媒体预测,朴槿惠会请中国政府对“朝鲜半岛信任进程”表示合作和理解。

“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看上去也有一定的变化。”包道格对《中国新闻周刊》说。5月,他在北京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会见,双方就中美关系等问题展开交谈。

年初,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数次表示,中国和朝鲜是正常的国家关系。

包道格还认为,虽然恢复朝鲜去核化谈判的机会仍渺茫,但朝鲜和韩国内部就半岛问题进行对话的机会更大。

此次中韩联合声明中亦提到,双方一致认为,南北双方是朝鲜半岛问题的直接当事者,应通过政府间对话等,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人喜欢战略思维。因此,朴总统不应太执著于在首脑会谈中获得短期性成果,而应该放眼长远。”5月底卸任韩国驻华大使的李揆亨在接受韩国《中央日报》采访时表示。

在经济上,虽然有庞大的经贸代表团随行,但朴槿惠此访中,双方并没有签订大额订单。对于韩国企业来说,“双方为实现2015年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目标,将持续扩大两国间贸易”的目标依然令人振奋。双方在联合声明中提及将推动中韩自贸协定谈判尽早进入下一阶段。

“两国高层在政治上的良好互动,也有利于双方企业间的经济合作。” LG电子中国区总裁慎文范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对于去年走过整整20周年历程的中韩关系来说,2013年是中韩合作“下一个20年”的开局之年,而中韩首脑的积极互动也为此开了个好头。

猜你喜欢
朝鲜半岛朴槿惠西安
习近平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朴槿惠坐牢半年无人探视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西安国际幸福城
西安国旅推出“台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