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

2013-05-14 16:53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6期
关键词:成泽卡梅伦外交

焦点

卡梅伦:外交无大事

人们都说,外交无小事,但卡梅伦访华给人的感觉却是,外交无大事。

12月2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率领“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代表团”访华,专机上的“座位”如此紧俏,以至于卡梅伦的岳父被暗指为兜售座位的掮客。

此后三天,民间外交意味十足,为了修好关系,卡梅伦算是极尽其可能。先是新浪开微博,卖萌卖关子,回复神提问,狂赚30万粉丝;而后与马云秀合照,不惜展示自己的婴儿肥,更给李书福站台当车模;在成都则一切放轻松,跟小学生打乒乓故意放水,吃成都火锅给香菜丸子点赞;回国后,他还嘱咐年轻人赶紧学汉语,“了解别人的方式就是使用他们的语言”。随着一个个亲切的形象跃然报端,连带他给中国领导人夫人送礼的手套都卖断了货。

一直有“老欧洲”心态的英媒做出比较复杂的解读,有的称英国政府对华态度有“过分谦卑”之感;有的感叹,从鸦片战争算起,这一两百年的历史反转十分明了;还有的打趣说,首相此行,就是为了把大不列颠都卖给中国人。

然而,这对卡梅伦似乎并不构成困扰,他显然更在意商业数据,在意他口中的“60亿英镑的合约” 。作为本次“年终大促销”的重要成果,捷豹路虎签署了45亿英镑的在华销售合约;英国企业登陆天猫平台;英超将为中超提供培训;“欢迎中国”计划将帮助英国每年吸引65万中国游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一项价值4500万英镑的出口协议,专门贩卖猪精液。

欧洲领导人“排队”抢单

从年初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开始,欧洲领导人以推销员身份来华早已算不得新鲜事。除了拉关系,卡梅伦此行的“大事”到底是什么?也许,更加艰巨的任务是,为从去年5月会见达赖开始冰冻的中英关系解冻。

据报道,此次卡梅伦对中国的访问本应在一年前举行,但因会见达赖,他的访问被搁置。“此后,中国无限期暂停了两国之间的部长级会晤,几名访华的英国大臣遭到了外交冷遇。”如今他却成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首位访华的西方“重量级”领导人。

访华前后,卡梅伦除了多次强调不再见达赖以外,更是作出了任何一个西方领导人从未做出的表态:做中国在西方的最强支持者。而支持的实际行动则是,不顾欧盟反对,在访华首日公开支持中国所力推的中欧自由贸易谈判,成为了首个支持中欧自贸谈判的欧洲领导人。

不过就在卡梅伦在李克强面前拍胸脯表示将“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推动中国与欧盟之间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后不足12个小时,欧盟一口回绝了卡梅伦的宣言。《环球时报》借此揶揄说,“卡梅伦政府应当知道,中国公众发现,英国已不再是什么大国,它就是一个欧洲老牌国家,适合旅游和留学。”

帝国的悲哀在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英国再打人权牌、宗教牌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卡梅伦自曝放下身段的苦衷:“无论如何,对于英国来说,中国是庞大的市场,这是英国借以走出欧盟债务危机烂摊子的救命稻草。”英国前外交官布朗还套用中国“黑猫白猫理论”,称“不管白猫黑猫,能创造就业就是好猫”。

新政

普京 下令对朝实施制裁

俄总统普京签署了关于执行联合国安理会3月通过的对朝鲜采取制裁决议的总统令。根据俄总统签署的命令,俄罗斯所有国有、商业及工业企业将被禁止向朝鲜提供制造弹道导弹方面的任何技术及咨询援助,拒绝接受检查的朝鲜船只将不得入港,命令中还列出从事核计划的朝鲜人姓名。

反击

奥巴马 捍卫医改再出发

医保网站问题频出困扰美国民主党人士。12月2日抢修成功后,摆脱阴霾的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3日乘胜追击,希望民众转移对负面报道的注意力。并且表明,只要他还是总统,就不会让医改被废除。

变局

张成泽 是否下台有待检验

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落马说”在韩国持续扩散,但朝鲜截至12月5日仍没有任何相关报道。不管朝鲜是否作出正式回应,12月17日将是验证张成泽是否下台的“关键时间点”,因为当天是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两周年的日子,如果张成泽没有露面,其下台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猜你喜欢
成泽卡梅伦外交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后妈也是妈
张成泽:死在朝鲜机枪下的改革派
朝鲜二号人物张成泽:死在高射机枪下的改革派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远离是非之地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