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反馈

2013-05-14 16:53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3期
关键词:私生活路德马丁

@ 秦已久矣:人类的智商达到金的水平应该不难,难在他的勇气和坚持。当然,如果像斯大林那样对待不同的声音,什么天才,雄才都得灰飞烟灭。

@ 雾都山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金是开悟的道者。

@ lixili2012:I have a dream !一句念着就令人眼睛湿润的英文。

@ 沈君作:可见,真的梦想必然是改变不合理制度的创新。

马丁·路德·金究竟是谁?

本刊记者/徐方清

即便在面对暴力时,马丁·路德·金也坚持“非暴力”。 面对突然袭来的言语暴力,我也尝试了一次这样的坚持。

因为在本期封面文章里提到了金曾“招妓”的经历,而文章又恰巧刊发在薛蛮子“招妓”被抓之后,这让一些网民认为文章是为薛“洗白”,然后开始对作者进行各种谩骂。

我是文章的作者之一。追过去问一位骂得最狠毒的网友:你看过全文吗?回答说没有。6000多字的文章,他只看了60字多一点,是网站篡改后的标题和“精心”筛选的提要:“解析马丁·路德·金:FBI找不到证据就搞他的私生活?”他甚至都没留意网站标注的原标题:坚持“非暴力”的反叛牧师。

他还不知道的是,文章刊发于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50周年的纪念日,这组报道想探寻的问题是:马丁·路德·金究竟是谁?其实,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或者想知道呢?

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地站到金当年发表演讲的台阶前演讲,以向这位坚持非暴力的民权领袖致敬。数天之后,他宣布美国要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

50年后,人们已无法体会金坚持“非暴力”的痛苦和艰难:一次次身陷牢狱,无数次被警察的电棍或监狱囚犯的牛头棒击打,数度遭遇刺杀?何况,很多时候,这些苦难并不能立即换来现实的改观,甚至其支持者也怀疑这种有些委曲求全的舍生取义是否有效和值得。

而金一直坚守信条:必须采取公开和仁爱的方式,并乐意接受惩罚。

包容了一切对他个人伤害的金,也受到了包容,尽管他私生活上有污点。倒在暴力血泊中的他,最终依然被视作精神偶像。

猜你喜欢
私生活路德马丁
神笔马丁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碟样生活
在威登堡邂逅马丁·路德
未来人马丁
发明家马丁
午夜来电
金玉良言
谁是偷拍者
Dr.Martin Luther King Day马丁·路德·金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