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改造及其系统化保护初探

2013-05-14 16:51李恩宇
卷宗 2013年1期
关键词:古村改造城镇化

李恩宇

摘 要:广州海珠区最大的“城中村”——沥古村位于广州新中轴线南段终端的滨水区,曾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是有着近900年历史的古村落。古村落承载着百年风雨,饱含着丰富历史信息,是当地人民生活、文化传统活的见证。随着近来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村保护工作变得日益严峻和复杂。本文通过沥古村为例,初步阐述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做好古村镇保护,这一是当前重要课题。

关键词:古村;文化遗产;改造;人民生活;历史文化保护;城镇化

古村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建筑蕴涵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具有较好的文化价值。近十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逐步加强,全社会都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1、古村结构形态的主要特征

传统古村落是一种建立在农耕经济和“天人合一”思想上的具有有机生长性的村落形态,它强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其结构形态往往表现出一种均质协调和缓慢发展的特征。位于广州新中轴线南段终端的滨水区的沥曾是个典型的岭南水乡。广州有俗语称“未有河南,先有沥”。早在清代,这里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名村。原有30多座祠堂。

在经济社会方面,海珠区沥村历史有近900年,村里现存的13座祠堂历经宋、明、清和民国几代,是广府地区朝代最齐全的祠堂群,是岭南典型的自然村落。古村居民临水而居,聚而成集。相对于城镇而言,在其社会方面,沥古村长期处在一种稳定的血缘关系之中,共同遵循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形成了一个整合的、基本自足的乡村聚落社会。

在物质空间布局上,沥村是水乡,现道路是以前的水网。沥村一条主要街道为沥东街,三四层的农民房立于街两边。而其田园生态绿化空间又成为古村的绿色屏障,呈现出田园、水系、村落交融一体的空间环境特色。“以水为财”的思想疏导水路。卫氏大宗祠南面是珠江,周围河网密布,每年江河水泛滥时,会淹了前面的水田,甚至涌进祠堂里面。古人认为‘水为财,祠堂是全村风水最好的地方,宁可水淹祠堂,讨个吉利,也不能把财挡住。所以在这种思想下街巷成了天然的排水网络。

街坊形态上,古村内的街坊由街巷围合组成,并由若干院落充实。在南北向街坊依其布置内容及街坊关系,这充分考虑了自然风向和采光的要求。通常情况,街坊往往向纵向大进深发展力争每户面宽较小。这种街坊布局与古村地理环境以及步行利用街巷的生活方式关系十分密切,显示出亲和的鲜明特性。

古村内的传统民居与典型空间要素是空间组成的实体,亦是体现传统古村历史风貌的最基本单元。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多采用木构架系统,砖墙不承重,只起围护作用,其屋架形式利于通风换气。建筑外观朴素,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有规律的组合形成高低错落、粉墙黛瓦的建筑群体。作为典型空间要素的砖石雕饰因材施用,将实用性和艺术性巧妙结合。

2、快速城镇化对古村结构形态产生的影响

沥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发生变化。原始的运输被公路交通取代,古村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在农村工业化、非农化和乡村城镇化的驱动下,沥村所在的海珠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居民经济来源不再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企业的发展。海珠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形成了以服装、纺织,生物制药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这些深刻变化使得本土性特征出现重大转型。

人口构成比例失衡与“空心化”现象严重。由于受外部良好就业机会和优越生活条件的吸引,中青年劳动力开始向城中和大型企业转移,加之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人们的寿命普遍提高,古村人口急剧减少,老龄化现象严重。根据资料,沥村现今人口构成中文化程度低收入低以及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此外,很多外来农民工租住了大部分本地居民空置住房使得一些老的传统民居被改造。随着非农化的发展和国家户口政策的逐步放开,很多村民开始移居高楼,出现了极为普遍的农宅空置、一户多宅的现象;外来打工族因高房价的原因租住城中村旧宅,使得日常维修更加繁琐复杂,旧宅毁弃的速度也就日益加快,出现了古村物质环境逐渐老化、中心地区日益衰退及古村空心化的迹象,给古村地方活力的维持和居民生活形态的延续带来严峻挑战。

原有古村均质的空间形态开始蜕变。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城中村发展一直处于十分缓慢的无规划状态。随着古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施工工艺和建筑新材料的应用,传统的居住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要求。长期延续的古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开始出现蜕变。提起沥村内这些仅存的祠堂命运,经历宋、明、清和民国几代,如今其功能早已发生改变。如藏匿于中区一巷的御史卫公祠,青砖绿瓦的古建筑被搭建成了集体宿舍,住着村委聘请的清洁工人;而志宇卫公祠则作为书画室和乒乓球活动场所。

古村水网体系的重要作用逐渐下降。近年来,随着古村外围道路的修建和陆路交通体系的建立,给水网的功能增加了外来负担,其维护不当使其原本功能逐渐消退,加上缺乏有效的规划控制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原来作为生活空间的水网体系逐渐退化,使得昔日的古村核心地区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

3、古村保护的规划对策与建议

制定切实可行和综合全面的保护战略。首先,在乡村城镇化快速变迁中,将古村保护融入快速城镇化的总体政策框架,从更为广泛综合的社会经济角度对古村的保护延续与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其次,在保护古村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古村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优化古村的空间结构,切实改善和提高古村的生态环境。通过行政管理和技术处理手段,梳理沥村水网空间。使沥村生活环境更为清洁优美真正体现古村的水乡和田园风光。再次,对古村的旧民居,因地制宜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保护,对整个沥村则可普遍采取加强维护和进行维修的保护措施,阻止沥村老化衰退现象的恶化,尽快提出解决沥村空心化的应对策略,使其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真正实现古村居民生活形态的延续和地方活力的提升。最后,沥村所在位置也是将来的新中轴线,是城市中心位置,对于城中村改造祠堂原地保留,祠堂群作为广府祠堂群来整体保护。沥村本来是水乡,现在的道路是水网,可以揭开河涌,形成绿化带环绕村内古祠堂,呈现建筑的原生态。如果能让祠堂与周边建筑结合得天衣无缝,那么将来还能成为极富原生态的古建筑博物馆。

保护高品质的古村历史空间环境。借助城市设计加强空间要素详细控制与引导,处理好新建设与历史建筑的协调关系,全面提高历史性古村的空间环境质量。如沥东街为古村的重点地段,街巷两侧多为历史建筑,规划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修缮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对现状的水泥铺地按照历史原貌恢复为传统的条石铺地并延续传统街巷尺度,营造传统商业、居住相结合的历史街道氛围。在大环境上,尽力呈现出田园、水系、村落交融一体的空间环境特色。沥古村内原有的特色祠堂,被损毁和改作他用的的可根据历史资料及原有传统居民生活风俗有重点地复原一些祠堂。

充分调动和提高古村居民的保护意识。在当前的村落保护中,原居民只关注自家的住房和祠堂,无意或无力参与村落整体环境的营造,无法保障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尊重居民的权利、习惯和价值取向充分反映古村居民的公共利益和目标前提下,无论在保护的战略上还是保护的技术手段上都从居民自身的价值来评定和判断方使古村保护可持续发展。加强居民公众参与方式和途径的研究,通过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向古村居民宣传古村的重要价值,使古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深入民心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阳建强. 江南水乡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常熟古村李市为例 [J] 城市规划 2009年07期

[2] 姚兵. 古村古镇的文化价值与保护 [J] 中华建设 2007年01期

[3] 徐文辉,赵维娅. 乡村空间重构建设规划实践——以义乌市祥贝村为例 [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年07期

[4] 杜娟,张翎. 沥村改造方案正式获批 明清祠堂保护性迁建 广州日报

[5] 杨水荣. 谨防古村镇改造中的建设性破坏

猜你喜欢
古村改造城镇化
《古村小巷》
古村新景
古村——大芦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