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仆刘开基

2013-05-26 09:10张灵霞
支部建设 2013年10期
关键词:水库山西农业

■张灵霞

围困敌寇创奇迹,发展农业奠根基,兴修水利惠三晋,清廉勤勉留丰碑……一幅幅画面,一串串故事,质朴而生动,鲜活而感人。尽管他已经逝去二十个年头,他的事迹却从未被人们忘记。

抗日模范县委书记

刘开基是土生土长的沁源人,1912年出生在沁源县城关镇南园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8年,他17岁时便参加了革命工作。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担任沁源县委书记兼游击大队政委。

1942年10月20日,日本侵略军万余人进攻太岳抗日根据地,妄图消灭太岳军区领导机关,聚歼军区主力部队。太岳军民早有准备,只给敌人留下一座空空的沁源县城。时任县委书记的刘开基在上级的指示下,组织和领导沁源人民首先开展了“空室清野”大行动,把水井填死、碾磨炸毁、粮食运走,隐匿到深山老林与敌人周旋,使日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随后又掀起“抢粮运动”——乘夜摸进敌据点将敌人抢劫的粮食运出来。一夜之间,竟有万余军民出动。后来又发展到“劫敌运动”,夺回敌人抢走的羊、牛和其他财物,“劫”走敌人的军用物资。“家家造石雷,人人埋石雷”,在敌人补给线上布下天罗地网,让鬼子出不得城,缺粮、缺补给,惶惶不可终日,只得退出一个又一个据点,直到退出沁源城,历时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终于胜利。在整个抗战期间,沁源全县无一村建立“维持会”,更无一人当汉奸,成为抗日战争中的奇迹,党中央誉之为“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刘开基以“抗日模范县委书记”的身份,光荣地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地接见了他。毛主席紧紧握住刘开基的手称赞说:“好啊,沁源人,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

“开基”农业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刘开基先后担任省委农工部长和副省长,主管全省农村和农业工作。他一上任就带着技术人员到全省最贫困的晋西北西八县调研。在下乡调研的20天里,他每到一个县,都是晚上听县委、县政府的汇报,白天到各村、镇实地考察,每天工作都在16个小时以上。他常年坚持在基层调查研究,为山西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并倡导抗旱兴农的发展路子。他狠抓农机生产中的土地、肥料、种子、栽培技术、消灭病虫害等五个关键方面,着力提高粮食产量。到了1970年,全省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百亿斤大关,1975年更达到153.48亿斤,基本实现粮食自给,结束了多年依靠国家外调接济的历史。

从1952年开始,刘开基一直坚持在全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农、林、牧进行综合整治,同时,他拓展思路,以牧促农,为山西畜牧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少人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山西农业称为“开基”农业。同时,他本人被周恩来总理赞为“山西的活字典”、“农业土专家”。

山西的水利战将

鉴于山西“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刘开基千方百计发展水利事业,亲自出任汾河水库和文峪河水库、天桥水电站的工程总指挥。

汾河水库是1958年11月底动工兴建的,是山西省防洪抗灾的重点工程,又是我国首次实行“水中倒土”的巨型筑坝工程。按照计划,到1959年7月汛期前,坝高必须达到40米,能够拦洪,才能确保汾河两岸及太原市的安全。水库工程进展到关键时刻,发生了“上马”还是“下马”之争。刘开基经过反复审查核实,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汛期前达到坝高40米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在省委常委会上,他慷慨激昂,力排众议,反复强调切不可半途而废停工毁坝。他向省委保证:“如果7月汛期前建坝不达40米,挡不住洪水,我随洪而去,以死向山西人民谢罪。”会后刘开基就搬到工地上,从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劳动组织、物资保证,到施工人员吃菜看病、文化生活,无不亲自过问。7月12日,高出地面40米的大坝,终于稳稳当当屹立在水库口上,达到了拦洪的要求。一首顺口溜传颂一时:施工进度慢,拦洪有困难;有人嚷下马,开基盟誓言。亏得好领导,相信自家人。三晋父老当拱手,拜谢英雄汉!

不久,刘开基又转战到文峪河水库建设中,面对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困难,率领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1960年8月7日,大坝滑坡,万众揪心。刘开基站在坝上指挥抢救遇险民工,一辆拉土的平车从坝坡上直冲而来,撞断了他的三根肋骨,但他坚决不离开工地,直到深夜,民工全部脱险,他才回到指挥部。

心系百姓的清廉省长

刘开基在生活和家庭问题上要求自己十分严格,从不以权谋私,从不搞特殊化。他下乡检查工作,总是告诉接待人员生活从简,不准大吃大喝。刘开基常常“罢宴”,坚持与普通群众同吃同住。有一次,刘开基到文水县检查工作,县里的领导招呼他吃午饭,刘开基看见桌上摆的鸡鱼蛋肉,脸上顿时失去了笑容:“我不吃这个。要不,我带你们先去看看群众吃什么。他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刘开基家里孩子多,每月工资赶不上趟,生活十分清贫,但他宁肯趁星期天领着孩子到郊外挖野菜、采榆钱,也从不张口要求组织照顾。有一年,他儿子腿伤在北京治疗,组织上未通知他就给他家里人发了一些生活补助金。刚刚领受两次,刘开基发现了,他狠狠地批评了家人,并且当即宣布,以后不准任何人再背着他领国家救济。而就为这个“受救济”,刘开基曾经在1968年1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我的问题的自述》中这样写道:“我检查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有些地方给送东西,虽当时出了钱,但也表现了特殊化;第二个问题是机关给发补助金问题,虽不知谁决定、从什么时候开始,但自己后来知道了,也接受了。本来不补也可凑合着过得去,但得到补助也没拒绝,表现灵魂深处的自私。除检讨外当即拒绝再收。”

对刘开基的恪守清廉,有些人不理解,觉得他有时太不近人情,难“招待”,难说话。他却说:“这些看来是小事,但它关系着党风和社会风气,领导干部不管好自己,会给群众做出什么榜样?”对于孩子们,他始终要求凭本事考学校,毕业后自觉到基层锻炼。他的八个子女曾有五个下乡务农,三个参军和当工人。

刘开基严于律己,但却关爱群众,时时刻刻心系百姓。许多家乡的困难群众找到他,他二话不说,除了热情地留在家里吃住,还尽自己所能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他在患病失语几年后,仍坐着轮椅回到故乡沁源县,看望当年在一块儿打“围困战”的战友和乡亲,乡亲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追忆往事,倾诉衷肠,那场景至今仍然令人动容!

猜你喜欢
水库山西农业
漳河有一水库群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山西叹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