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3-05-30 07:35聂轶飞潘静静王彦霞康锴
当代医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口病发病率

聂轶飞 潘静静 王彦霞 康锴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或皮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2008年被我国卫生部列为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河南省人口大省的地位决定了手足口病的发病数一直是居高不下,虽经近几年防控措施的实施,发病数有所下降,但疫情仍不容乐观。为了解 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进一步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对 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 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河南省手足口病个案信息。监测资料来源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科室。

1.2 病例定义 依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1 版)》标准,一般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Office2003 对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 59568 例,报告发病率 63.35/10 万,较 2010年下降 37.92%[1],且低于 2010年全国发病水平[2]。报告重症病例 3693 例,重症比例为 6.20%,死亡 23 例,病死率 38.61/10 万,略高于 2010年全国水平[2];与河南省 2010年相比,重症数、重症比例、死亡数及病死率分别下降了 58.68%、32.84%、52.08%和 22.13%。

2.2 病例分布情况

2.2.1 季节分布 2011年河南省疫情从 2月开始呈增长趋势,进入 3月增长速度明显增加;5月形成高峰,6月开始呈下降趋势,到 11月份发病又有小幅回升;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的高峰同样在 3~6月左右(13 周~31 周),与总的发病高峰一致,详见图 1。

图1 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时间趋势图

2.2.2 地区分布 2011年河南省 18 个省辖市的所有县(区)均有发病,发病率以豫中的漯河市最高,其次是周边的许昌市、开封市,中西部地区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北部地区以鹤壁市发病率较高,见图 2。发病率排名前五名的省辖市依次是漯河市(147.32/10 万)、鹤壁市(119.62/10 万)、洛阳市(110.31/10 万)、许昌市(105.79/10 万)和开封市(105.49/10 万)。疫情较高的地区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重症病例数和重症比(重症数占发病总数的比例)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中和西南部的平顶山市(801 例,23.31%)、许昌市(710 例,15.59%)、南阳市(609 例,13.60%)和郑州市(409 例,7.14%),四市病例数占总重症病例数的 68.48%。死亡病例中,郑州市的 10 例占死亡病例数的 43.48%。

图2 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率地区分布(/10 万)

2.2.3 人群分布 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发病比为 1.85∶1(38693/20875);5 岁以下发病居多,占总病例数的 95.42%;重症和死亡病例中,以 2 岁以下病例为主,占病例数的 80%以上。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 80.77%,幼托儿童占 17.45%,学生占 0.16%。同样,重症病例中,散居儿童占重症总数的 91.23%(3369/3693);死亡病例中,散居儿童占死亡总数的 95.65%(22/23)。

2.3 病原学监测情况 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 4142 例,实验室诊断率为 6.95%。其中EV71 阳性 2425 例,构成为 58.55%;CoxA16 阳性 899 例,构成为 21.7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 818 例,构成为 19.75%。EV71 构成比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豫中和豫南部地区,而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则以EV71、CoxA16 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为主。

重症和死亡实验室诊断病例中,仍以EV71 感染居多,分别占病例总数的 82.88%和 77.78%。EV71 构成比和重症比例有较一致的时间变化趋势,见图 3。

图3 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EV71 构成比和重症比例时间变化趋势

2.4 聚集性疫情 全省共发生聚集性病例 248 起,其中发生在村庄 66 起,社区 8 起,托幼机构(学校)106 起,家庭 68 起,涉及病例 743 例,每起聚集性疫情发病均在 10 例以下,无大规模爆发和死亡。

3 讨论

手足口病的监测是基于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类似症候群的监测,严格意义上来说,手足口病并不是一种传染病的病名,而是一个症候群的总称,因此,每年的报告发病数会相当巨大,尤其是在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情况更是如此。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报告的病例数和发病率虽均较去年有明显下降[1],但仍是排在丙类传染病第 1 位的病种。

通过 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全面监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1)发病范围广,全省范围内所有县市区均有发病;(2)有明显的发病高峰,集中于春末夏初季节;(3)发病年龄集中,5 岁以下发病占了总发病数的绝大多数;(4)病原以EV71 和Cox16 肠道病毒为主,其他肠道病毒为辅的多种病原体感染为特点。其中,EV71 构成比与重症病例比例的时间变化趋势有一致性;(5)重症和死亡病例多发生在 2 岁以下幼儿,多由EV71 感染引起,也可由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且其发病高峰与总发病高峰有一致性趋势;(6)高发地区局部有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但规模均较小。

发病范围广是由于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带,属于温带向亚热带过度气候,各地均有利于肠道病毒的增殖,再加上众多的小年龄组人口。发病高峰集中于 2011年度的 4~6月,与罗宏伟[3],马改梅等[4]的监测结果一致。发病多集中于 5 岁以下儿童可能与该年龄段血清保护性抗体和免疫力相对较低有关。田波[5],周世力等[6]对健康人做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新生儿 44%具有来自于母体的EV71 血清抗体,但 1 个月后会迅速下降,1 岁以内的婴幼儿EV71 抗体阳性率仅为 0.8%,2~5 岁血清阳性率则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15 岁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可达 50%以上。另外,肠道病毒多侵犯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6],也是低年龄组多发在原因之一。

2011年河南手足口病的监测中,感染EV71 的病例中,发展为重症的比例为 38.72%,远高于与文献报道的不足千分之一[7]。此次监测分析从图3也可以看出,随着EV71 比例的增高重症比例也随之增高的趋势,说明感染EV71 是重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应该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重点关注。重症病例中最终死亡的比例仅为 0.54%,远低于文献报道的可达 19.3%~26%[7],从侧面证明了重症病例在上报过程中的把握标准可能过于宽泛,或者重症病例的定义标准与WHO推荐的有一定差别。

综上所述,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的发病强度整体有所下降,是自然发病高峰轮回中的低发年份,也得益于《河南省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指南》和《河南省手足口病居家隔离指南》的出台以及我省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到位,有效的遏制了该病的高发态势,较好的保护了我省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下一步应继续做好疫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尽可能准确地分析研判疫情的趋势,科学制定防控策略。进一步的指导重点地区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落实小学、托幼院所以及医院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基层手足口病病例的早发现和重症病例的及时转诊,降低病死率[8]。

[1]尤爱国,康锴,王海峰,等.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高发原因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6):410-412.

[2]任敏,张凯.2008~2010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8):568-570.

[3]罗宏伟.2008~2009年周口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8):760-761.

[4]马改梅,张文平.2009年河南省长葛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8):609-610.

[5]田波,段海生,荣一兵,等.肠道病毒 71 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病毒学,2004,19(4):426-429.

[6]周世力,李琳琳,何雅青.深圳市肠道病毒 71 型血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07,7(1):66-67.

[7]Dolin R.Enteovirus 71-emerglng infectlom and emelgingquestions[J].N Engl J Med,1999,341(13):948-985.

[8]李文杰,黄琳淇,谢彦媛.东莞地区肠道病毒 71 型手足口病 118 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4):61-63.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口病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七招降低新购仔猪发病率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