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担起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使命”

2013-05-31 06:00卢德生鲜耀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使命文化产业民族

卢德生 鲜耀

如今,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在全民族奋力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一使命意义重大。那么,在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道路上,高职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

2月23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出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发挥职业教育在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对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强民族产品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

教育部职成司2013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到,要召开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经验交流会,印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意见,确定一批示范专业点。

以2013年为起点,如何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成为高职院校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立于挑战前的压力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经历时间的积淀,经过多次交融与传承,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积累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及表现手法,在当前依然焕发着璀璨的光彩,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郑雄伟认为,从经济总量看,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部分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郑雄伟同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尚处在不发达阶段,传统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比重较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但要实现上述目标,既需要大量高精尖文化人才,更需要大量直接从事文化产品开发、使用的实用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服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既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服务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市场适应能力的契机和责任,也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使命以及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但在现实与需求之间,高职院校仍任重道远。就目前的状况看,一些省份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与大力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差距很远。长期以来,很多地方的高职教育还偏重于经济价值,培养经济建设的人才数量远远大于文化人才。

在中共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作出前后,虽然一些地方的高职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政策及措施都已明确,一些院校基本条件还较为完备,发展势头较为强劲,但在具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的同时,又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职教育与文化产业市场需求脱节。这就导致其对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决心与现实能力之间存在一些差距。

尽管国家将民族文化传承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作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民族特色这个品牌并没有真正“亮”起来。在专业建设方面,很多地方的高职院校与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极少。以西部某省为例,该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高职院校专业分布中与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存在巨大“反差”:三所高职院校专业数量分别为28个、23个和20个,而与民族文化直接相关专业分别为2个、0个和0个,而间接相关(比如汉语、民族语“双语”教学)的也只有3个、4个和5个。这只是一个缩影。除专业建设之外,高职还存在其他问题。

专业建设发展状况薄弱、师资队伍数量偏少、质量不高,直接导致课程与教材建设薄弱、教学模式陈旧,难以适应高职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需要。为此,要在高职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必须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从多方面重塑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

寻找突破的路径

高职院校要把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专业优势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推动专业建设,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着力培养专业特色。一方面,以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为指向改造传统专业,增强了传统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另一方面,借助学科优势和支撑,强化新兴专业的特色培育,形成了较强的专业特色优势。

吉首大学的实践对于高职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为了提升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吉首大学将艺术人类学学科研究的成果转化成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等系列课程资源,把现代音乐理论与民族音乐艺术有机结合,强化创作实践,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和学生专业竞争大奖,成为国家特色专业。与此同时,该校生物科学专业立足武陵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需要,把生物学理论与区域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在自然生物资源种群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利用方面卓有成效,成为国家特色专业。

虽然吉首大学不是高职院校,但上述做法体现了一种根据需求因势利导的自我革新意识,高职院校可以借鉴。

以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结合 教育部职成司原副司长刘占山认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致力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受教育者就业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洞悉与高职教育有关的各方面的需求,把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

以需求为导向,高职教育必须关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对民族文化的需求,产学结合有助于高职及时把握需求,并对需求做出准确反应。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外部世界,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的影响较之其他教育类型要迅速得多、深刻得多,因而也剧烈得多。”

高职院校要承担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就可以在产学结合中及时了解民族文化行业(企业)的职业异动、文化人才需求;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可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理确定文化人才目标和规格,确保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可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可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合作落实实习项目和实习基地,保证专业技能的实践性;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可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保证师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就业指导、顶岗实习和就业聘用工作,保证高职教育的稳定性……

产学结合是一揽子解决高职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捷径,可以带动教学问题、课程问题、实训问题和评价问题的综合解决。

创新师资建设途径,提升育人水平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必须依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民族文化相关领域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较强的文化继承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尤为匮乏。

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而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较为紧迫,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进行相关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时必须以创新思维开展工作,除正常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该特别注意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综合性大学的文化人才的引进和改造力度。综合性大学与民族文化、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已经较为成熟,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带有激励性的引进政策,多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但综合性大学培养的这些人才往往不是师范型人才,而高职院校需要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必须加大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高职院校可以在引进文化人才的同时,为其制订师范技能培养计划,让其从专业型人才尽快转变为教育型人才,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必要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向综合型大学相关培养机构下“订单”,委托他们与师范院校或者教师教育机构联合制订“3+1”或“4+1”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方案。

第二,注重开发民间师资。东南大学的韦晓娟博士认为,民间艺人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卓越的创造力,表现的是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状态和普遍信仰。民间艺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还为继承祖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促进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民间艺人的原生态作品表达了本地域、本民族的纯真感情,这些反映和美化自己生活的作品,经过历代相传,集中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引进民间艺人的时候往往不够灵活,这必然会影响其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承担。为此,笔者认为从多个方面开发民间艺人的师资:挖掘民间艺人,建立师资资源库;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民族民间文化自身的文化活力;要给予民间艺人一定制度性认可,让民间艺人在经济享有一定保障的情况下,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尊重;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术人才资源优势,鼓励民间歌师、舞师、建筑师、工匠师及民族民间演出队伍,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尤其是聘请国家和省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进行授课,解决高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需地方政府“给力”

继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是高职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共同面对的问题,需要地方从多方面给予积极保障。

加强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必须依靠政府的积极作为,因为高职院校只能解决自身的问题,而涉及多方主体的基地建设需要政府的介入。

以无锡为例,该地现有国家、省、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余项,项目的传承与创新面临诸多问题。据《江南晚报》报道,2013年年初,无锡市文广新局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政校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政策研究、人才培训与学术交流、智力服务与成果推广、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今后3年,双方将合作建立“无锡传统文化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中心”,重点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战略、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无锡地域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等主题结合无锡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进行专项研究与合作。

基地的建设可以为高职文化类人才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实习实训场地,并加强学校与市场的联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同时,文化基地的建设还有助于地方文化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受益者绝不是高职一家。

加大经费投入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加之在很多高职教育领域这又是一个新的专题,所以另起炉灶类的工作会很多,政府的经费投入非常必要。政府需要向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实施经费扶持,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学生资助经费向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学生倾斜的政策,提升民族文化相关专业的吸引力,积极改善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办学条件。

去年年底,重庆市黔江区政府重视强化民族文化基础设施,总规划投入500万元,用于打造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现已投入近300万元。

除常规性投入之外,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重视教学质量工程,力争在较短时期建成一些高质量有辐射力的精品课程,并协助职业院校围绕民族文化传承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教改研究。

协调行业与学校关系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成立由行业协会代表、职业教育专家等组成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来协调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其优势有三:

一是民族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相关高职院校的教育供给必然会随市场变化而调整,变化速度较快,而教育所需设施、设备的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影响较大,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政府加强利用行业协会调解行业与学校的关系,可直接将企业大量的先进设备用于实践教学,直接用企业资源为院校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社会的超前需求与教育的相对滞后的供给一直是一个矛盾,行业协会的介入,可以较快为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专业提供的本行业的需求信息设置专业,进行专业调整与课程建设,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职业院校可以邀请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计划的设置与调整,使人才培养的重点由他们参与决定。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由行业协会介入,在高职院校实践和改造美国“合作教育”模式、日本“产学合作”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模式的优点,推进产教结合,也可以由行业协会调解,实现订单式或半订单式培养。

三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实训,也就需要大量的实训基地,行业协会可以协调多方需求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会员企业资源,有大量的工作场所作为实训基地。

猜你喜欢
使命文化产业民族
MINORITY REPORT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