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留学中国需要“市场机制”

2013-05-31 06:00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在校生市场机制比例

教育部出台新的《留学中国计划》,初步确定到2020年,接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将扩大到50万人。

教育部所制订的这一计划,从目标看,还是比较靠谱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已经拥有来自全世界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万名留学生。对比目标,未来10年,来华留学生规模将翻一番,每年增加的规模约为7%。这一增长比例并不大。

与内地高校扩招教育部门想怎样扩就怎样扩不同,增加留学生规模,主动权却是掌握在留学生一方的。你的教育质量如何、教育回报如何,这是留学生在选择留学时必须考虑的。而我国教育在国际教育竞争中并无优势。以笔者观察,如果我国教育质量不提高,在未来10年实现上述看似“计划”得比较靠谱的“目标”,也可能有很大的难度。

近年来,有关弃考的消息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有论者为我国高校应对生源减少支招,即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这实在是出人意料的招数——在我国高考弃考生中,选择出国留学占相当比例,虽然说出国留学是个人的正常选择,也是教育国际化的正常现象,但是我国高校连自己的优秀学生都难留住,又怎能奢谈靠扩大留学生规模来应对生源危机?

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我国采取优惠措施,留学生就会纷至沓来的,不仅是这些论者。此前,上海在制定教改《规划纲要》时,确定到2020年上海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留学生所占比例达到15%左右”,这是一个几可与世界一流大学媲美的目标——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中,有一个指标是,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20%——而上海高校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2008年上海市教育工作年报》对高校在校生人数的统计,2008年上海高校留学生的比例仅为3.33%(不算专科生),就是复旦大学,目前的留学生比例也只有10%左右。

相较一些人士和一些地方对发展留学生教育的乐观态度,教育部还是相对谨慎的。但是,仅有谨慎的态度还不够,更应该针对我国教育的国际差距采取相应对策。

从目前来华留学生的组成看,更多是语言培训生、短期生,真正攻读学位的比例并不高。从2009年的数据看,来华留学生总人数238184,其中学历生93450名,只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39.23%;在学历生中,政府奖学金生达到18245名。

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吸引国外留学生、提高学位留学生比例。而这绝非靠“就事论事”的加大宣传、招生力度、增加奖学金就可达到,必须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改革。这就是推进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接轨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教育与学术质量的可靠保证。我国高中毕业生之所以越来越多地从高考中流失,不选择内地高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内地高校没有现代大学制度,没有办学自主权,在计划管理体制中没有竞争压力,也没有办学竞争活力,教育与学术研究受行政管理影响,质量持续下滑,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权益尊重不够,回报不高。这种状况不改变,怎可能吸引留学生呢?

从这一意义上说,发展留学生教育不是追求规模,而应是“市场机制”,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让我国高校有办学自主权,充分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

猜你喜欢
在校生市场机制比例
逆向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作用下 城市垃圾治理系统仿真
数说高教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