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分析
——基于份额偏移法的计算

2013-06-05 15:28刘金伟王承云
关键词:奉贤青浦区县

刘金伟,王承云,刘 培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

上海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分析
——基于份额偏移法的计算

刘金伟,王承云*,刘 培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

运用SSB理论和方法,计算分析2000~2010年期间,上海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主要部门中的份额-结构比较优势及区县差异.结果表明:上海旅游产业结构优势、竞争优势突出,高于同时期的金融、房地产行业;各区县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区产业总值高,业态丰富,都市旅游特色鲜明;对全市旅游经济贡献比重依然高于周边区县,但增速放缓.周边区县旅游业增加值较低,但增速较快,旅游产业收入主要来自旅游景区.各区县均面临自身转型发展问题,需要加强协调合作,均衡发展.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份额偏移法;上海

0 引 言

上海是中国近代化开始最早地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迅猛.成为国家的经济、金融和航运中心.社会文化建设,旅游业发展迅速,先后获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上海凭借其经济、文化、交通优势发展,成为国内基础雄厚、产业完整、业态丰富、竞争力强、创意独特的旅游城市.现正在加快文化、旅游、科技等要素融合发展,上海将旅游业列为六大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发展,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因此回顾总结上海旅游业近十年发展历程和特征,分析其产业水平和区县差异,对于优化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作者运用份额-偏移方法计算上海旅游业2000~2010年发展水平,比较其产业竞争优势和区县差异.

1 SSB数学模型及相关应用

SSB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Creamer于1943年首先提出[1],经Stillwell[2]、Casler[3]、Hoppes[4]等学者改进,被众多区域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区域规划者等广泛接受和应用,现已成为学术界用于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因素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以其所在上级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经济总增长量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势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或部门,进而可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原则[5].适于多产业比较研究,区际产业发展差异研究.旅游业作为带动力强、价值链长、产业高度关联的综合性服务业,在各地产业结构中比重日益上升,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对于旅游产业的集聚效应、产业结构等研究日渐增多.葛军、刘家明利用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以2001~2008年广东省和全国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了分析[6].李雯则研究过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7].张洪从整体上分析比较了上海旅游业各个部门行业的投入产出结构,经营效率,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8],表明SSB方法在产业结构分析、旅游产业研究应用增多.当前对于上海旅游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都市旅游、世博会与上海旅游、会展旅游、世界旅游城市建设、长三角旅游圈构建等区域尺度和大产业视角,但目前,对于上海市内各区际之间旅游发展水平差异研究较少,上海城市化水平高,但城镇化仍需提升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需要促进各区县旅游业特色发展、总体均衡发展.本研究旨在计算上海旅游业在服务行业的地位和作用,区县旅游业发展差异,并提出特色发展、协调均衡对策.

2 数据选取及来源

选取国家统计年鉴2001、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公报2001和2011中旅游业发展水平数据、上海市旅游年鉴(1997~2002)、上海市旅游年鉴(2011)中旅游业发展水平统计数据,以2000年数据为基期水平,2010年为末期,依据基本公式,先以全国(F)为参照,计算上海(f)旅游业发展变化情况.主要是对比金融保险、零售、房地产等服务行业(j),评价旅游业在上海产业部门地位和对上海转型发展的贡献.然后选择上海市各区县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数据,以上海为比较对象,计算上海下辖区(县)旅游业发展的份额-偏移差异.

3 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3.1 第三产业主要部门产业结构变动

计算上海市第三产业主要部门增加值的结构变化情况同全国进行比较,可以反映上海地区的第三产业竞争力,也能够计算旅游业增加值的份额偏移状况.总体上主要第三产业部门十年间都有较快增长,份额偏移量Nij均为正,旅游产业偏移量仅次于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行业,旅游业结构偏移量低于其他行业,但是竞争力偏移量较高,表明上海旅游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相对竞争优势明显.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比较L值,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业分别为1.42、1.16、1.36均大于1,也表明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势头大,上海需要重点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六大支柱产业,在建设“四个中心”同时发展旅游业,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城市化和区域联动带动都市旅游的深化,加强产业互动,促进都市旅游产品的提升,科教兴旅,注重资源集约利用,推动旅游业信息化、标准化[9].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加快优势资源要素集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表1 上海市第三产业主要部门shift-share结构分析表(2000~2010)(亿元)

3.2 区县旅游发展水平单项指标比较

旅行社业普遍有较快增长,各地均成倍数增长.闵行增长了近38倍,杨浦增长近13倍,普陀、闸北、虹口、嘉定、奉贤、崇明地区增长倍数均大于10.其他地区除静安、宝山、长宁、黄浦外,增长倍数都大于6,高于上海全市水平.表明上海周边区县在近十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沿绕城高速环线的环城游憩带日渐形成,中心城区客流向外围辐散.周边古镇旅游、乡村旅游各种特色公园游乐项目吸引力强,接待能力逐年提升.份额偏量、结构偏离分量全部为正值,旅行社业在各个区县都是增长产业,份额增长量排名前五位依次为静安、长宁、黄浦、浦东、徐汇,中心城区旅行社业营业能力依然较强.上海都市旅游魅力不减,老上海风情、名人故居、红色旅游基地正焕发活力.竞争力偏移分量为负值的只有静安、宝山、长宁、黄浦,增速低于全市水平.但总量基础仍在,所以增长量依然高于其他区县.黄浦、长宁、闸北、徐汇、杨浦旅行社业营业收入总的增长优势位于全市前五位.

旅游饭店营业收入增长明显低于旅行社业.增长速度最快是黄浦区,r值为5.44,金山、青浦、奉贤地区饭店业在十年间增长4倍以上,卢湾、闵行、虹口、长宁、崇明增长3倍以上;只有松江、静安、普陀增长率小于1.份额偏移量最高为嘉定区,达到16.82亿元,超过13亿元的还有杨浦、徐汇、松江,低于1亿元的有奉贤、宝山、崇明、卢湾、黄浦.结构偏离分量超过10亿元的有嘉定、杨浦、徐汇,表示饭店业对这些地区旅游业营业收入贡献大,虹口、青浦、金山、奉贤、宝山、崇明、卢湾、黄浦则低于1亿元,排名靠后.竞争力偏离分量排名前五位分别是嘉定、长宁、浦东、青浦和金山,相对竞争优势明显;宝山、闸北、静安、普陀等区县为负值,竞争力下降.

表2 上海各区县旅行社业营业收入shift-share分析表(2000~2010)(亿元)

旅游景区收入比较.缺少黄浦、长宁、静安、闸北、虹口、金山地区2000年景区收入数据,仅对其他区县进行比较分析.旅游景区收入变化区县差异较大,这与旅游资源分布地区差异明显相关,杨浦区r值为1.04,宝山、浦东增长3倍以上,徐汇、卢湾增长4倍以上,嘉定、闵行、奉贤、青浦、松江增长在10倍以上,松江高达32.54,位列第一,仅有松江、青浦两地增速高于全市水平20.82.

份额偏移量最高是浦东,其次为青浦、奉贤,景区收入在1200万元以上.最低为卢湾区,只有44.13万元.结构偏离分量反映部门产业对旅游业增长的影响和贡献,最高值为徐汇区77.46亿元,其次是浦东66.78亿元,奉贤、青浦也超过了12亿元.卢湾区最低为4369万.但是竞争力普遍较低,除了松江、青浦其余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即区县增速低于全市水平,相应的徐汇、浦东地区竞争力偏离分量最低.各区县PDij值均为正.青浦排名第一,徐汇、浦东、奉贤、松江旅游景区增长优势显著.徐汇、浦东集中了老上海、新上海的主要城市旅游资源,记录了城市发展印记,代表上海传统历史文化和国际风尚,迪斯尼进驻浦东、梦工厂落户徐汇必将进一步增强旅游吸引力,发展与智慧城市相对应的智慧旅游,创意旅游[10]催生新的旅游景区、文化品牌.青浦、奉贤等外环以外区县旅游景区收入较高,得益于资源环境良好、交通便利.青浦淀山湖地区旅游景区密布,有著名的周庄、大观园、朱家角古镇、东方绿洲等能够满足不同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且靠近苏州,市场距离短,可进入性强.奉贤具有同样优势,有代表上海风情的乡村、古镇,田园风光静谧,滨海风光旖旎.通过沈海高速、申嘉湖高速等于同长三角主要城市紧密连接,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3.3 上海各区县旅游产业区域差异

按照增长水平可以分为3个层次,快速发展区县,增长9倍以上,有奉贤、闵行、杨浦、青浦;中速发展区县,增长大于4倍,小于9倍,有普陀、松江、嘉定、金山、闸北、虹口,其他为低速发展区县,一般低于上海全市水平3.76倍的增长量;最低为宝山区不到2倍.旅游业整体偏离分量最高为杨浦区,青浦、闸北、奉贤区随后.静安、长宁、徐汇、宝山、卢湾、崇明、浦东为负值,增速上竞争力下降.比较各区县相对上海的增长率L指数,有青浦、杨浦等11个区县大于1,卢湾、崇明等7个区县小于1,青浦、杨浦、闵行、奉贤大于2.结构效果指数w值大于1的区县有黄浦、长宁、静安、普陀、杨浦、嘉定、金山、奉贤、青浦.当地经济规模增长快的子产业比重大,旅游产业结构较好,对旅游业贡献大.U≥1的区县有黄浦、卢湾、普陀、闸北、虹口、嘉定等大部分区县,仅有徐汇、长宁、静安和宝山小于1,增长势头放缓,竞争力衰退.

表3 上海各区县旅游饭店营业收入shift-share分析表(2000~2010年)(亿元)

表4 上海区县旅游景区营业收入shift-share分析表(2000~2010年)(亿元)

中心城区旅游业起步早,发展快,产业基础稳固.近期相对发展速度下降,亟需创新盈利模式,特别是具体到企业,市场竞争加剧,需要避免同质竞争,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其旅行社业、饭店业发展明显优于其他区县,得益于中心城区集聚优势溢出效应,在发展会展旅游、节庆、购物、观光、娱乐等现代时尚旅游项目方面条件优越.其产业以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为主.印证了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呈正相关关系[11]的观点.以浦东为例,截止2011年末,旅行社数量达到140家,星级饭店51家,领先其他区县.周边区县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增长迅速.旅游景区发展快于中心城区,近几年开发力度逐步加大,城市化产生的诸多问题,都市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工薪阶层旅游需求膨胀,居民休闲意识、自我实现愿望强烈,短距离一日游普遍受欢迎,周边郊区环境旅游吸引力随之增强.青浦区2011年仅有旅行社39家,星级饭店15家,没有四星、五星级酒店.旅游收入依赖旅游景区.奉贤、松江等地情况相似.其空间差异如图1、表5所示.

图1 上海市各区县旅游竞争力(U指数)等级空间结构差异

表5 上海各区县旅游业相对增长指数、结构效果指数、竞争力指数

4 结论与讨论

综上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在2001~2010年间,旅游业发展速度、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较本市的金融、房地产行业略显优势.目前,上海市旅游产业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各区县的旅游产业有较大差异.其中,中心城区凸显规模优势,对全市旅游业营业收入贡献大,旅行社、旅游饭店发展好于周边地区.但其增速正在减弱,周边区县主要依赖旅游景区的收入增长较快.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相对均匀,优势资源集中;旅行社、饭店集中城区,使得总体上旅游产业收入从中心向外围递减,呈环状衰弱.周边区县旅游收入继续增加,现有发展格局仍会维持.未来各区县旅游发展会遇到转型困境,需要依据形势和发展目标,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展开区际合作,联合营销,构建上海旅游主题形象;引导中心城区资金、技术要素投向周边区县,释放内需,时空优化.应鼓励居民双休、节假日出游,调整旅游线路.鼓励旅游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参与周边区县旅游开发;优化出行方式,加强交通设施等公共服务基础建设.

[1] 陈晓,王丹,张耀光,等.辽宁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1):147-152.

[2]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20(6):487-493.

[3]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4]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21(6):781-790.

[5] 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406-410.

[6] 葛军,刘家明.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60-765.

[7] 李雯.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镇江:江苏大学,2006.

[8] 张洪.上海市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河南科学,2009,27(3):358-361.

[9] 高峻,马剑瑜,胡建伟,等.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7,21(3):14-18.

[10] 厉无畏,王慧敏,孙洁.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2008,30(1):70-74.

[11] 田纪鹏,何建民.上海旅游业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旅游资源、企业、政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视角[J].旅游科学,2011,25(3):1-13.

MethodsThis paper utilizes SSB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ourism industry over the other main departments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Shanghai from 2000 to 2010.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ructural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 of Shanghai tourism industry are obvious,being stronger than the financial,real estate.While the developing levels among different districts are in great difference.The centralmetropolitan area has a higher gross value and more commercial patterns,and makesmore contribution to the whole city tourism than those in suburb area;while its developing speed is slowing down.In the suburb area the gross value in tourism industry is lower,but it is increasing faster than those in urban area.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is area is facing with some problems as the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the cooperation of different tourism enterprises.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Shanghai tourism industry using the SSA m ethod

LIU Jinwei,WBNG Chengyun,LIU Pei
(College of Tourism,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tourism industry;spatial construction;SSB;Shanghai

K 901

B

1000-5137(2013)05-0504-07

(责任编辑:包震宇)

2013-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6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3ZZ106).

刘金伟(1987-),男,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承云(1961-),女,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奉贤青浦区县
三轮复习的“动”议“恒”构
奉贤第一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特性研究
青浦工业园区召开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对接活动
以“绿色青浦,上善之城”打造城市新形象
我的家乡叫奉贤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奉贤2015年能耗总量同比标煤减少3万多t
秋冬季地被植物在上海奉贤海湾的应用研究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