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影响

2013-06-07 10:04殷月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1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

殷月琴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南院三病区,江苏 常州 213000

持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影响

殷月琴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南院三病区,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心理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传统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疼痛、心理及自理能力实施持续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心理状况及自理能力评分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度明显比对照组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科学锻炼,对降低残疾率具有重大意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干预;影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的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会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的破坏,最后造成患者关节畸形而导致长期失去部分劳动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对社会、家庭及患者均产生极大的危害。对于RA患者,不仅忍受着躯体上的疼痛,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生存质量与社会功能大大下降,因此,在RA患者治疗的同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是改善预后的重要保障[1]。我院对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院内、院外持续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绪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4例,均符合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分类标准,患者本人了解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其他重大躯体性疾病以及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64例患者中,男21例,女43例,年龄34~63岁,平均(52.6±11.2)岁;病程≤5年有20例,6~10年有28例,≥11年有16例;受教育年限,3~6年有34例,7~12年有20例,>12年有10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进

行常规护理,包括日常肢体功能训练与生活能力锻炼,心理疏导以及膳食指导等;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疾病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的病因、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并分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健康教育宣传册。患者出院后不再进行任何护理干预。

观察组:观察组住院期间护理干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出院两周后,对患者进行登门随防,了解患者肢体训练、生活能力训练以及心理状态等情况,并针对患者执行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指导及教育,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教会其自我情绪调整并鼓励其积极锻炼;与家属进行沟通,要求家属对患者要进行必要的监督与激励,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温暖与关怀,对患者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及支持。出院4周、8周,对观察组进行电话随访,护理干预内容与第一次随访内容相同。

1.3 评估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与持续护理干预12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关节疼痛、情绪状况以及生活能力的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心理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心理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0.35%,31~50岁的中青年是高发人群,有关研究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若早期得不到科学的治疗,发病三年内大概有74.8%患者会出现残疾,即使得到科学的治疗,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机体对药物的敏感度及护理、关节功能锻炼等均有很大的关系[2]。本组研究通过持续的护理干预,使患者长时间接受护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VAS、SDS及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护理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V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持续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科学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降低残疾率具有重大意义。

[1]吴鸣.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124-125.

[2]张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广东医学,2010,31(22):2922-2923.

R473.58

A

1007-8517(2013)21-0106-01

2013.09.29)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