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军事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2013-06-26 01:18张玉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建议高校

张玉

【摘要】本文以我国高校军事教育的现状为出发点,研究探讨了当前高校军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新时期高校军事教育应因材施教、将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有机结合、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军事教育基地、增强师资力量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军事教育;建议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以“90后”为主的新时期大学生是当前高校的主力军,肩负着建设、发展中国的重大使命。军事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意义重大。

一、我国高校军事教育的现状

我国自1985年开始在部分高校实行大学生军训试点工作,今天普通高校广泛开设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程在内军事教育课程,并把军事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高教军事技能训练包括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要求大学生初步掌握士兵必备基本战术技能。军事理论课程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等内容,要求大学生初步掌握士兵必备的军事基础知识。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要求,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为2-3周,学生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各高校在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通过集中军事训练,分层次的多种形式国防教育,以及国防知识演讲、竞赛、军事夏令营等军体活动来提高教育的效果。通过军事教育,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使学生掌握了基本国防技能,使学生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使学生提高遵守组织纪律的自觉性;使学生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军事教育改变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懒散懈怠作风,锻炼他们的意志品德,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识品质,锻炼他们的恒心、耐心与信心。军事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作用重大。

二、高校军事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十五年来,高校军事教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教育趋于形式化、教育成果难以巩固、师资力量薄弱等。

(一)教育趋于形式化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生军事课的课程目标是“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目前高校的军事教育形式化现象比较普遍,很多高校看只重形式,侧重最后的阅兵活动,注重强调方阵整齐、动作统一。导致学生在军事技能训练中着重练习走正步、踏步、军体拳这三方面,忽略了军事技能训练的其他内容,不能完全达到《大纲》所要求的目标,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缺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军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上具有一致性。然而大多数院校在军事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忽视了军事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因而缺乏对大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

(三)教育成果难以巩固

通过军事教育,学生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生活作风上有一定的进步,但其教育成果却难以巩固。学生在思想上开始逐渐放松,组织纪律意识在也不断淡化,生活作风慢慢散漫,没有时间观念,没有集体主义,没有拼搏精神,最后还原了“本性。

(四)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军事技能训练课程由地方部队教官担任,而军事理论课程则大多由思政部的老师担任。显然军事教育的师资配置是不合理的:军训的教官虽然经过短期的培训以及严格的考试、选拔,但没有受过体统的教育学知识理论的学习,不懂得应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不能达到良好的军事教育效果;主讲军事理论课程的思政老师尽管懂得使用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但缺乏军事理论知识,授课内容平平,有的用播放视频资料代理课堂教学,学生学而无味、如同嚼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军事教育师资力量非常薄弱。

三、新时期高校军事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在新时期,面对新形势,高校大学生军事教育应从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出发,与时俱进,精心计划,科学教育,从而开创高校军事教育的新局面。

(一)结合新时期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80、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时期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高校军事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1)制定合理科学的军事技能训练强度

“80、90后”的新时期大学生,绝大部分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娇生惯养,身体素质普遍不高。此外,“80、90后”学生自我尊严比较强,当身体不能承受训练的负荷也不愿意提出,勉强训练,容易拉伤,甚至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2008年9月,福州大学工程学院大一女生蒋羽萍在进校的第12天猝死,而这正是该生军训的时期,不能排除因军训导致心脏负荷而死亡的因素。虽然高教军事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尺度以及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

(2)人性化教育手段的应用

军事教育以军人的要求来训练大学生,有利于大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培养大学生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品质。新时期的大学生逆反心里强,常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沟通能力比较弱,做事心血来潮,浮躁、缺乏耐心与耐力,意志力比较薄弱,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当遇到挫折困难时,往往自暴自弃。2009年9月,广州南城男博学院,大一新生黄某因身体肥胖,严重抵触并拒绝军训,最后自杀身亡。透过本案例,军事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不能强硬教学,要遵循理解、尊重、关心的原则,不断改善和创新教育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心里特点,避免造成遗憾。

(3)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素质教育

受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趋于多元化,高校大学生的发展进入了个性张扬的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时代环境,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足,,判断的思维混乱不清,常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无法科学分析及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的关系,在价值取舍方面缺乏理智或过分理智。“杭州女大学生”、“宁做二奶,不嫁80男”等事件层出不穷。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军事教育,应给大学生提供明辨曲直是非的标准,为学生的奋斗目标指明方向,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军事教育把国家关于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规范、基本职能、基本经验等方面内化到个性化的高校德育体系之中,不允许消极腐朽的思想意识和沦丧、颓废的道德糟粕在高校范围内孳生、传播、泛滥。军事教育要帮助学生过滤、净化的心灵,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有机结合

(1)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的融通

大多数高校的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是割裂开来的,独立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是纯目的的体能和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则是纯目的性军事知识的掌握,这种割裂式的军事教育仅仅是单纯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军事教育不应是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的简单相加。高校军事教育应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并能与时俱进,提供最新、最快、最先进军事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认真研究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的内在关系,既要在技能训练中有理论讲解,又要在理论传授中有技能演练。编写配套系列教材,制定配套系列大纲,研究配套教育方法及测验考核方式,使二者在教育教学中有机融通。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增强学生的知行统一性。

(2)建立军事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教育担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教育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军事教育对新时期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塑造发挥着独特优势。因此高校更应建立军事教育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教育成果,将军事教育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塑造优良品质,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积累人生的宝贵财富。

(三)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在国外,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早已经增加了防灾、防恐、急救、求生的训练和演习,意图增强学生面对火灾、地震、洪水、劫持等灾难的救生和自救能力。这些训练项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使学生掌握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和处理的基本方法。增加这些方面的学习与训练,在诸如地震、洪涝灾害等突发性事件中,每一位高校大学生都可以凭借以掌握的救生知识摇身变为救援者,能有效把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学习国外先进的军事教育经验,结合中国教育特色,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依据的大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立足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力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我国国防建设储备后备力量。

(四)建立军事教育基地

高校军事教育除了新生入校军训的集中技能训练,还可以增加课外活动、校外见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但军事教育的实操条制约了高校军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可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建立军事教育基地,如爱国军事教育基地(目前,中小学生的爱国军事教育基地较多,大学生的爱国军事教育基地数目较少)、战术训练教育基地、军事演练基地等,在军事教育基地,进行突发事件演练,模拟民兵预备役部队综合性演习等活动,通过实地观摩和锻炼,增强感性认识。

(五)加强军事教育师资力量

军事教育师资力量是高校课程师资力量最薄弱的环节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双向加强:一是部队教官到高校中来。高校成立教官带教团队,帮助担任技能训练的教官掌握学生特点,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学习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聘请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的教官担任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二是高校老师到部队中去。由教官带教高校老师,使老师在学习充电的同时将部队的作风带到学校,带入课堂。鉴于部队的特殊性,特别是保密性,政府部门应积极牵头搭线,指导部队与学校的深层次合作,以加强军事教育的师资力量。

结语

高校应继续深化军事教育,着重研究符合军事教育课程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军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建议高校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