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心脏病心房颤动实施复律治疗后维持窦性心律的分析

2013-06-28 17:18郑明空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0期
关键词:复律窦性心瓣膜

郑明空

(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南 漯河 462000)

非瓣膜心脏病心房颤动实施复律治疗后维持窦性心律的分析

郑明空

(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对非瓣膜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复律治疗后维持窦性心律进行相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68例Af患者,对其实施实施复律治疗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后,68例患者中40例(58.8%)患者维持窦性心律,28例(41.2%)患者出现Af复发现象,并且有20例是在复律后1周内出现复发现象。同时在复律前复发组患者Af病症持续的时间较长,Pmax与Pd的时间也较长,SEC较多而且LAD较大。结论 Af病症的持续时间、Pd、与LAD是对复律治疗后维持窦性心律造成影响的独立预测因子。

非瓣膜心脏病;心房颤动;复律治疗

非瓣膜心脏病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病症,时常会出现卒中现象,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或者是致残[1]。而正常人出现卒中的概率大约是1%,而心房颤动患者出现卒中的概率是5%~7%[2]。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Af患者,对其实施了复律治疗,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Af患者,并对其实施复律治疗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患者33例,女患者35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4.3岁。根据6个月的随访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维持窦性心律的40例患者是恢复组,Af复发的28例患者是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各种状况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治疗检查。①转复窦性心律:运用600mL顿服普罗帕酮或是直电流,对患者进行转复。在转复成功后,然患者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4周。而在6个月的随访时间里,患者不可以使用对窦性心律进行维持的药物;②P波的测量:对患者进行复律治疗后的48h内,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现象,就让其采用平卧位,使患者可以平静的呼吸。同时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荧屏采样,需要在患者的心动周期基线平稳、图形清晰后进行手动记录。对P波的最大时间(Pmax)以及最小值(Pmin)进行手工测量。而Pmax、Pmin与Pd的变异系数是4.1%、3.4%、4.7%;③超生心动图(UCG):在患者实施复律治疗前,经胸与食管进行UCG检查,对左心房的直径(LAD)进行测量,同时对患者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房的超声云雾状影(SEC)进行相应评估;④随访:对患者实施复律治疗后,对其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是否维持窦性心律进行相应观察。开始随访时,每周进行一次。1个月后,每月进行一次,并对相应的心电图进行记录。同时叮嘱患者出现Af复发现象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资料均采用IBM 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应用()描述,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随访结果

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后,68例患者中40例(58.8%)患者维持窦性心律,28例(41.2%)患者出现Af复发现象,并且有20例是在复律后1周内出现复发现象的。同时在复律前复发组患者Af病症持续的时间较长,Pmax与Pd的时间也较长,SEC较多而且LAD较大。

2.2 P波值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P波值进行测量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P波测量值的比较(ms)

2.3 多元回归分析

对患者出现Af病症的持续时间、Pmax、Pd、SEC以及LAD等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2)。有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出现Af病症的持续时间、Pd、与LAD是对复律治疗后维持窦性心律造成影响的独立预测因子。

表2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预测因子

2.4 参数的诊断价值比较

由于患者出现Af的持续时间是5d,Pmax是112ms、Pd是46ms、LAD是45mm,这些是在实施复律治疗后,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或者是复发的重要工作点。而各项参数所具有的诊断价值如表3所示。

表3 各种参数对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诊断价值的比较

3 结 论

对患者实施复律治疗后,其出现复发可以分为四种状况[3]:①复律治疗失败;②立即复发,就是对患者实施复律治疗后的几分钟内出现复发现象;③亚急性复发。对患者实施复律治疗后的第2天到2周内出现复发状况;④晚期复发。对患者实施复律治疗后,几个月内出现复发状况。而出现复发的时间段不同,患者的病症机制也不相同,并且病症的复发与心房出现损伤的概率有关[4]。其中亚急性复发的出现,与电重构逆转过程中出现短暂性复极不均匀有关。同时在Af病症出现后,电重构与解剖重构就会启动,这是出现病症持续与复发的重要机制[5]。

[1] 曹海,游洁芸,杨承健.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19(4):11.

[2] 陈炅,郭华,李艳华.氯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8):633-634.

[3] 张海澄.心房颤动择期复律与急性复律的抗凝治疗药物应用方案[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46):280-283.

[4] 冯慧琴,黄丽霞,黄翯,等.21例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随访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78-79.

[5] 孟祥亚.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达比加群抗凝治疗预防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153.

R541

B

1671-8194(2013)20-0258-02

猜你喜欢
复律窦性心瓣膜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的临床分析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例临床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