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探析

2013-07-01 23:55赵俊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1期
关键词:佝偻病贫血例数

赵俊玲

(山东省广饶县李鹊镇卫生院 儿科 ,山东 广饶 257333)

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探析

赵俊玲

(山东省广饶县李鹊镇卫生院 儿科 ,山东 广饶 257333)

目的 探讨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500例小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儿中,有320例为小儿佝偻病患者,患病率为64.00%(320/500),其中合并贫血者占佝偻病患儿的76.56%(245/320),合并营养不良者占佝偻病患儿的60.94%(195/320)。结论 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存在一定的联系,三者是儿童重点防治的疾病,应加强临床诊断与治疗。

小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关系

佝偻病是小儿营养不良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VD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所致。虽然我国对婴幼儿食品中强化了VD含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近年来,小儿佝偻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因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采用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500例小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筛选出佝偻病患儿的例数,然后分析与探讨了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500例小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儿280例,女性患儿220例;年龄0~4岁,平均(1.82 ±0.36)岁。

1.2 研究方法

对500例患儿在进行贫血调查的同时进行病因以及体格发育评价,以确定是否患儿VD缺乏性佝偻病,询问是否为母乳喂养或者人工喂养、婴幼儿出生六个月时添加辅食的情况、是否存在偏食或者厌食、以及慢性腹泻或者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等方面的发病史等,且作如下检验:血常规测定、外周末梢血涂片采用瑞氏染色,血清铁蛋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分析、测定,有佝偻病表现的患儿再作血清Ca、P以及碱性磷酸酶进行分析测定以及左腕关节X线摄片[2]。

1.3 临床诊断

根据卫生部1986年所制定的“佝偻病防治方案”,其临床诊断标准如下:正常:BALP小于200U/L;可疑:BALP值在200~250U/L范围内;确诊:>300U/L。综合诊断指的是有小儿佝偻病的临床诊断,且BALP在200~300U/L范围者;血红蛋白(Hb)的分析测定:Hb小于110g/L者属于贫血;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综合评价标准,根据W/A、H/A以及W/H进行综合性的诊断[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由SPSS16.0软件加以统计及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本组患儿相关指标测定情况

本研究主要将血红蛋白、SF值、MCV值以及MCH值进行了测定、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本组患儿相关指标测定情况()

表1 本组患儿相关指标测定情况()

注:SF-血清铁蛋白;MCV-红细胞容积;MCH-红细胞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g/L)SF值(μg/L)MCV值(fL)MCH值(pg)指标值81.32±18.1144.15±9.3869.39±12.3823.44±3.29

2.2 佝偻病发病情况

本组500例患儿中,佝偻病发病数为320例,佝偻病发病率为64.00%(320/500),其中1月~1岁患儿数为110例,占22.00%(110/500),1~4岁患儿数为210例,占42.00%(220/500)。

2.3 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组320例小儿佝偻病患者中,合并贫血者占佝偻病患儿数为245例,占小儿佝偻病总例数的76.56%(245/320);合并营养不良者占佝偻病患儿数为195例,占小儿佝偻病总例数的60.94%(195/320)。

3 讨 论

近年来,小儿佝偻病患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因此,该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高度重视。为了探寻该病的发病因素,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小儿佝偻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320例小儿佝偻病患者中,合并贫血者占佝偻病患儿数为245例,占小儿佝偻病总例数的76.56%(245/320);合并营养不良者占佝偻病患儿数为195例,占小儿佝偻病总例数的60.94%(195/320);本组500例患儿中,佝偻病发病数为320例,佝偻病发病率为64.00%(320/500),其中1个月~1岁患儿数为110例,占22.00%(110/500),1~4岁患儿数为210例,占42.00%(220/500)。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又称蛋白质-热能缺乏,是由于摄入不足,或是食物不能充分利用,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组织,出现体重不增反而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或有水肿,同时可以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给许多疾病创造了发病的条件[4]。

佝偻病是由于婴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比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多晒太阳等。这其中最有效而简单易行的方法则是晒太阳,适量的紫外线不仅能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帮助婴儿对钙、磷的吸收,使骨骼长得结实,而且还可以活跃全身功能,刺激骨骼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同时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每天晒太阳最好的时间是上午9点以后,下午4~5点钟以前,每天不少于2h。夏天应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射。但不要隔着玻璃晒,因为玻璃、烟尘、衣服都能阻挡紫外线穿过,故接受日光照射时,尽量使皮肤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下[5]。

此外,新生儿生后15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制剂,连续服用至少到10个月,逢夏季可暂停服用。常用的有浓缩鱼肝油滴剂,每克含维生素D5000单位,每日需维生素D400单位,每日一次,直接滴到婴儿口中;平时要定期体检,发现佝偻病后及时治疗,该疾病只要治疗合理,愈后还是很好的。

综上所述,小儿佝偻病与贫血及营养不良存在一定的联系,三者是儿童重点防治的疾病,应加强临床诊断与治疗。

[1] 詹志晖,欧立平,黄楚君,等.小儿佝偻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1):2329-2330.

[2] 曲建平,仰曙芬,杨涛,等.150名学龄前儿童佝偻病患病调查及x线与血25(OH)D一3水平关系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 19(8):79.

[3] 兰文发.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1230例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9):23.

[4] 齐桂玲,郑瑜.新生儿期补充维生素D的I临床效果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4(9):56.

[5] 王亚萍,李亚玲.小儿缺铁性贫血与佝偻病关系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20):73.

R725

B

1671-8194(2013)31-0117-02

猜你喜欢
佝偻病贫血例数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0~3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研究
大孩子还会得佝偻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