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峰的魔术人生

2013-07-02 02:54杨婧婉
城色in生活 2013年2期
关键词:魔术师魔术

杨婧婉

张云峰,2012年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获得者,同时也是唯一一名魔术类作品的获奖者;魔幻吧魔术俱乐部创始人。

在魔术事业相对落后的中国,在泉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也有不少出色的魔术师在为魔术事业拼搏,奋斗,孜孜不倦。张云峰就是其中一位。

发轫于清末民初的韩派魔术

在中国已经有着两千年历史的魔术延伸到泉城的有一些分支。我国艺术自古有流派之分,相声、杂技,皆如此,魔术也不例外。从全国范围来说,魔术大致分为南派和北派两大门类,张云峰所在的韩派是北派的流派之一。

韩派创始人名叫韩秉谦,是清末民初我国著名的魔术师。与末代皇帝溥仪私交甚好,常常被请到宫里表演魔术,所以他又被称做宫廷魔术师。由他开始创立的门派叫做韩派,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韩派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张云峰,就是第五代的掌门人。

出生在魔术世家,父亲和诅父均为韩派魔术继承人,幼年的张云峰在父辈们的耳濡目染下开始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魔术的神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做下种子。六岁开始,张云峰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简单的魔术,练习手指基本功,并常常跟随父亲到各地演出。张云峰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演出团还叫马戏棚,条件比现在简陋很多,魔术与杂技常常一起演出,跟着父亲的大篷车,张云峰也到过全国很多个乡镇,参加了很多场全国巡演。看着父亲在台上的神气表现,张云峰总是觉得很自豪。魔术是门综合学问

张五峄说,每个人都有梦想,而魔术帅的梦想就是将大家的梦想变为现实。幼年的张云峰是学校里的小明星,父亲是个魔术师的光环使他无限风光,常常在大家的怂恿下给大家“变一个”,甚至慷慨地偷来爸爸的道具送给同学们。渐渐地,他开始系统地学习魔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学习得非常认真。张云峰说,优秀的魔术师不是靠着手有多快,而是错误引导有多成功。不过,基本功的练习也非常重要。手指灵活度的练习让张云峰印象深刻,“小时候练习最多的就是手指挂秤砣,很枯燥无趣。”

对于自己的商演处女秀他仍然记忆犹新。十六岁那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他被选中在一个法国人的聚会中表演魔术。当时他选择的魔术是中国最古老的“仙人摘豆”和“空碗变水”,一举获得成功,赢得满堂彩。从此以后,张云峰作为职业魔术师的魔术生涯就拉开了序幕。

原本因为看到了父亲从事魔术师时的艰难辛苦,母亲便对张云峰要做魔术师的想法不那么支持,希望儿子能够好好念个大学学门专业,将来能飞黄腾达。自从刘谦的魔术节目连续四年登上了春晚,魔术这门艺术也被大家重新接受和欣赏,更多地在荧幕亮相,魔术这层浪潮裹挟着厚重的历史底蕴重新向大家的视线袭来。张云峰的母亲也开始看好魔术师的职业,不再反对他。

2007年,张云峰在济南开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魔术俱乐部,魔幻吧。最初俱乐部只是为众多魔术爱好者们公益性地提供一个练习交流的场所,而后逐渐发展壮大,已有了30名水平较高的常驻会员,于是就把俱乐部商业化运作起来。在张云峰的魔幻吧魔术俱乐部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魔术道具,他指着一个鱼缸样子的道具告诉记者,做成一个让自己完全满意的鱼缸,往往需要六到七个成品,而由于道具的特殊性,必须自己亲自来做。整个照片墙上贴满了他在全国各地演出交流时的画面,一边为我们将照片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一边信手拈来一支香烟便让它在我们眼前消失了,转而让我们看到夹在了耳后。张云峰说,他的世界就是这样,每天都要变魔术,甚至有几次做梦都将魔术的秘密破解了。

想要做一个成功的魔术师,必须是个全能型选手。各行各业虽不用做到了若指掌,却也需精通一二,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知识都需要糅合在魔术之中,只为打造那一刻神奇效果,同时,魔术师也应该是个“潮”人,时下最流行之元素,亦须拿捏稳妥。张云峰说,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他们都会根据最热的话题编排魔术,如前段时间的骑马舞魔术。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魔术痴迷,但魔术终究是一个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就连专业魔术师也无法做到绝对全身而退。张云峰说,有一个名叫“口接子弹”的著名魔术,十米开外一人持枪,向魔术师的嘴巴瞄准开枪,魔术师需要用口接住飞驰而来的子弹,这个过程绝对容不得丝毫闪大。正是它的这一特点,促使了魔术师们前赴后继反复试验和表演,而这已经直接导致了12位著名魔术师因表演大误死亡。张云峰说,唯有仔细再仔细,精确编排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魔术师的安全问题。

张云峰说,中国魔术最大的弊端就是魔术师们大都闭门造车,彼此缺少交流、合作、学习。好的创意是可以大家分享的,那样才能推动整个中国魔术业的前进,如果人人都藏着掖着,将会阻碍魔术的发展。

创意在任何时刻都不可或缺,尤其是在这么一个时尚的魔术界。张云峰深谙这个道理,十分注重创新。现如今,他与他的团队正在编排一段魔术MV,音乐、魔术相结合的呈现方式。

张云峰也有着自己的偶像——克里斯·安吉尔,他说最崇拜的是安吉尔那支超强的团队,灯光、舞美、音响等,以及完美流畅的节目编排,“在中国魔术界,最缺的就是好的团队。”

张云峰和他的师兄师弟

天资聪明,魔术造诣颇深的张云峰自幼跟父亲学习魔术,为父即为师。然而父亲的徒弟远不止他一人,他还有很多师兄师弟。

像诸多艺术门类一样,魔术界圈内的论资排辈也是非常严谨的。入门要叩头拜师,重大节日以及师父师母生辰必定到场,诸如此类的不成文规定甚多。

王文哲,自由工作者,设计师,也是张云峰的四弟,老爷子的关门弟子。他走上魔术之路并不偶然。2009年,还在读大学的王文哲已经对魔术非常感兴趣,经常搜集一些魔术视频来细细研究,自学魔术。偶然的一天,他在泉城广场看到了正在表演魔术的张云峰,便一发不可收拾看得入迷,诚恳地想要向他学习魔术。如今,看到王文哲在魔术方面的天赋颇佳,也着实热爱痴迷,勤勉努力,他已成为张云峰的重点培养对象,正在走向职业魔术师的道路。

一点呼吁

虽然刘谦的出现将中国的魔术事业向前推进了十年,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张云峰认为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中国民众对待魔术的态变。自古以来,中国民间魔术师的街头表演都被归于骗术(这个其实不怪大家,张云峰说),找托压钱的伎俩,一贯被大家所看低,不屑,所以直到现在,魔术也没有完全能够翻身和正名。

其次是政府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国外魔术的大型比赛比比皆是,政府为魔术成立的组织也名目繁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推动了魔术的发展。而在中国,大型的魔术比赛只有两次,即两年一届的金桔奖,三年一届的金长城奖,地方组织的比赛更是聊胜于无,为魔术成立的组织也大多挂靠在其他组织名下,没有太多实际作用。

张云峰说,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推动这个行业尽快向前,而仅凭个人的微薄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在如今这样好的大环境下更是应该再接再厉,使得中国魔术更好地普及和发展,跟上欧美的步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魔术师魔术
不可思议的魔术
魔术师
吸管悬浮
我的妆容魔术师
魔术师
庞大的魔术联盟
寻找魔术师
变废为宝的“魔术”
小小魔术盒
魔术师会选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