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届深圳ITS展看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前景

2013-07-03 13:40丁兆威
中国公共安全 2013年13期
关键词:深圳交通智能

■ 本刊记者 丁兆威

国内智能交通行业最大规模的展览会——第二届“深圳ITS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成为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发展的晴雨表。

5月26日-28日,第四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暨第二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以下简称“深圳ITS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展会的主题为“智能交通开启城市智能,位置服务引领社会需求”,旨在全面提升我国智能交通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展会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推动和促进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

本届展会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联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共同主办,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国家ITS中心和深圳市安博会展有限公司承办。

本届展会展览面积15000平方米,展位622个,306家智能交通相关企业参展,是国内智能交通行业最大规模的展览会。参展企业包括英特尔、海信、CIC、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中兴智能交通、金溢科技、西安翔迅、上海博康、北京万集、银江股份、易华录、赛格导航、科大讯飞等。法国交通部、日本ITS大会组委会也展示了他们智能交通研究成果。

根据大会组委会观众登记统计,本届展览会观展人数超过35000人次,有超过15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组团参展采购;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交通、高速公路、交警部门以及工程商、集成商组团观展采购。

九场论坛,场场火爆

展会期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第十届中国国际城市智能交通论坛、中国卫星导航运营商大会、两岸四地智能交通论坛等论坛活动,可谓场场火爆。百余名来自来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交通运输、智能交通、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官员、院士、学者、教授、企业家一起,进行了九场智能交通、卫星导航方面的研讨会。

本届论坛规格高,权威性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周伟,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赵冲久,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副理事长罗俊仪,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黄敏,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中华智慧型运输系统协会理事长孙以浚,法国交通部高级官员JeanFrançoisJanin,日本ITS协会常务理事大月诚,意大利TTS协会秘书长OlgaLandolfi,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论坛或作主题演讲。他们高屋建瓴地对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全面阐述。论坛涵盖了智能交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分支领域,成为代表亚太地区智能运输、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思想盛宴。据统计,本届展会参加论坛人数超过3500人,体现出业界人士对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关注。

记者通过论坛嘉宾演讲和对部分嘉宾的采访,对境外和国内智能交通应用和发展现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记者通过采访台湾中华智慧型运输系统协会理事长孙以浚了解到,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智能交通应用和发展都已经相当成熟,台湾在15年前就开始着手研究并发展智能交通,台湾提出“i-Taiwan”(智慧台湾),将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台湾、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的核心。新加坡在ETC收费应用方面十分成熟。相对来说,大陆智能交通应用和发展起步较晚,但此次深圳之行他发现,大陆智能交通应用和发展十分火爆,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新品荟萃亮点多,功能实用“行”无忧

本届展会启用深圳会展中心7号、8号两个展馆,展览面积15000平方米,相对其他行业展会,规模不算大。但观众专业,人气旺。尽管展会开幕第一天整个上午几乎都在下雨,但展馆仍然人气火爆,远远超出预期,折射出观众对智能交通的关注和热情。

记者在展馆随机采访了部分参展商,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北京万集、西安翔迅、深圳飞瑞斯、本能科技、慧视通、优胜等,他们都带来了尖端的智能交通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

海康威视展出了先进的电子警察系统、不按规定让行智能记录系统、停车诱导和出入口系统、违法停车智能球机取证系统、卡口系统等,尤其是不按规定让行智能记录系统、停车诱导和出入口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时下人们关心的车辆、行人闯红灯取证和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等问题。

大华股份展出了领先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包括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智能车辆出入自动管理系统,以及140万到800万像素高清摄像机等。

有着军工背景的西安翔迅,展出了高清移动电子警察系统、城市公安交通信息综合处理平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违法车辆智能拦截系统、停车场监管平台等。

本能科技展出了电子车牌、自由流电子收费系统、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准实时车速监控系统、公用交通车辆管理系统和桌面双频读卡器、超高频一体化读写器等。从这些系统和产品可以看出,本能科技将电子感应和读写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而且,与其他厂商不同的是,本能科技的产品设计借鉴了苹果的设计理念,将时尚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已在智能交通领域耕耘多年的北京万集科技,在展会上展出了领先的非现场执法系统、扫描式激光检测器、智能停车场以及动态称重系列、视频检测系列等,观众对万集在专用短程通讯、动态称重、扫描式激光检测、视频检测等领域的技术研究给予高度认可。

深圳飞瑞斯科技以“主动安全防范”主题,重点展示了驾驶主动安全警示系统、车载客流统计分析、动态车牌抓拍系统、疲劳驾驶检测系统、驾驶员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等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将其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与智能交通实现了完美融合和对接。

慧视通科技展出了先进的GPS定位、GPS监控、车载GPS、出租车LED等。

作为致力于“物联网”、“车联网”行业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优胜科技展出了领先的GPS车辆行驶记录仪、GPS定位终端、GPS车载终端、汽车防盗器等。

这些企业展出的许多产品,成为本届展会上的亮点。海康威视智能交通产品iDS-2CD9131、大华智能交通高清摄像机DH-ITC203系列、翔迅科技机动车测速仪、飞瑞斯车载客流统计系统、慧视通VGC-8汽车行驶记录议(车载无终端)、优胜科技智能防盗器SCS-N18-T等产品都被评为本届展会最高奖——ITS“金狮奖”。

纵观参展企业展出的这些产品的功能和实用性,可以说许多产品的研发和问世,都是建立在企业对市场需求充分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的。看看我们的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

老人走丢了怎么办?学生逃学或被绑架了怎么办?慧视通科技和优胜科技分别展出的儿童/老人定位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产品体积已经小到就像一张学生卡一样大小,可以随身携带而不易被察觉。

近年,长途客车司机疲劳驾驶问题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飞瑞斯科技展出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来侦测驾驶人员是否处于打盹和疲劳驾驶状态,如果发现司机疲劳驾驶,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声叫醒司机,同时将信息回馈到后方指挥中心,如果司机还不清醒,后方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广播系统提醒。

随着近年电动车的迅速增加,电动车防盗成为人们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优胜科技推出的“守车星”电动车防盗系统,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成为电动车防盗的得力助手。

通过参观记者感受到,随着近年汽车的普及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凡是跟汽车电子和智能交通有关的产品,都拥有广阔的市场。企业只要用心地去研究市场,就会发现商机。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智能和安全保障。

发展前景广阔,企业投入积极

目前,智能交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在美国,应用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525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750亿美元、车载设备为3500亿美元、服务等领域为2000亿美元;欧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产生了1000亿欧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近年,智能交通也日益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大城市不断加大投入,发展智能交通事业,预计2015年市场需求将达到250亿元,增长十分迅速。

《2012-2020年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目标:要建成能够基本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的智能交通体系、关键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以及产业,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协同运行。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智能交通投入将接近3800亿元。

在技术方面,由于智能交通是安防行业化垂直应用领域,因此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在智能交通领域得到充分体现。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重要应用,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目前,工信部正在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载信息服务的支持力度,以推进车联网产业的全面铺开。所有这些都向我们预示着,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期。

近年,无论是智能交通企业、IT企业还是安防企业,都不断加大智能交通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力度,以期抢占智能交通市场先机。

大华股份由于在智能交通领域的优异表现,整体业绩迅速攀升,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5.31亿元,同比增长60.13%。据大华股份智能交通产品经理许大伟介绍,目前智能交通事业已占到公司销售总额的15%左右,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海康威视智能交通事业去年也实现了6亿多元的营业收入,约占公司销售总收入的8-9%。此外,天地伟业、英飞拓、上海博康等,在智能交通领域都成绩斐然。

西安翔迅科技自2001年进入智能交通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智能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在陕西智能交通市场上占据80%份额。近年,翔迅科技正在强势进军全国市场。

深圳ITS展有望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CPSE安博会”

本届ITS展相对深圳安博会而言,规模还不大,展览面积只相当于深圳安博会的13.6%,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这一点,从展会人气和火爆程度就可以看出。

西安翔迅科技研发二部经理赵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客观地分析,由于智能交通产业起步晚,产业规模尚未形成,所以截止目前智能交通行业有影响力的展会还不多,可供企业选择的智能交通产品的推广渠道十分有限。近年,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智能交通展会,翔迅科技都会参加。去年五月首次参加了首届深圳智能交通展,感觉效果不错。今年是第二次赴深圳参展。她评价,深圳智能交通展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专业观众最多的智能交通展会,所以他们非常重视,今后将把深圳智能交通展作为公司参展的首选。台湾中华智慧型运输系统协会理事长孙以浚对本届展会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1989年,首届CPSE安博会展览面积只有900平方米,参展企业只有47家。伴随着安防产业的快速发展,CPSE安博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安防第一展”,到2011年十三届CPSE安博会,展览面积已达11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到1500家。

伴随着智能交通产业的快速以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ITS展必将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CPSE安博会”。

猜你喜欢
深圳交通智能
繁忙的交通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小小交通劝导员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