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病因与临床特征分析86例

2013-07-07 15:17赵洪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5期
关键词:肝炎酒精肝硬化

赵洪春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肝硬化的病因与临床特征分析86例

赵洪春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 为了分析诱发肝硬化疾病的病因,对肝硬化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作出更具体的总结和分析。方法 本文回顾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肝硬化治疗的病患86例,从这86例患有肝硬化的患者资料中归结诱发肝硬化的各种致病原因以及患者在临床上的总体表现,从而得到较为完全、科学、全面的数据分析。结果 从这86份患者资料中发现引发肝硬化病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丙型病毒导致肝炎及感染、乙型病毒导致的肝炎及感染、乙型和丙型病毒共同作用引起的肝炎及感染、因酒精作用导致的肝部硬化病变、因酒精与病毒共同作用导致的肝部硬化病变、胆汁性与原发性肝炎病变、其他不明原因。在临床表现为蜘蛛痣之外,因酒精或是病毒所引起的肝硬化病变的特征和症状几乎一致。原发性的肝癌、上消化道处出血、肝性脑部疾病、继发的感染症状是肝硬化的临床并发症。结论 该地区的肝硬化疾病患者多是由于乙型病毒感染所致,而因酒精导致的肝部疾病多体现在肝功能损耗,而导致肝癌等严重的肝脏疾病原因多为酒精和病毒共同作用。

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临床特征;诱病原因

肝硬化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肝部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有着较为明显影响。肝硬化疾病是大多数慢性的肝部疾病的末端病变表现,导致肝硬化疾病的原因很多,可由生活因素或是病毒因素所导致,不同的致病原因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采用的治疗以及干预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根据以往的国际医学文献资料参考,肝硬化病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HBV感染和HCV感染,从临床病理表现上看,HCV感染与HBV感染都会在十年内让干部发生硬化病变,而前者发生病变的时间要比后者提前[1]。随着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导致肝硬化疾病发生的原因也越来越多,根据不同的病理临床表现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和方法已经成当代医学对肝硬化疾病的治理的重要要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本文所收集的患者资料均来自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之间在我院得到确诊并且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的跟踪治疗资料,共86人,其中男性63人,女性23人,男性得病率要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1~83岁,患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平均患者年龄为(51.81±10.22)岁。

1.2 方法

对患者的检测内容包括:临床病理特征检查、多普勒腹部彩色超声检测、CT增强腹部扫描、患者疾病史、血生化检测、胃镜检测。根据肝部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肝病病因判定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做综合性探讨和深入的临床数据分析。

1.3 统计学差异性

对全部数据使用标准的统计学差异性计算标准,利用P<0.05为判定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中差异性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诱病原因

对这86患者的肝硬化疾病诱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引起肝硬化病变的原因主要有:HBV(乙型病毒感染)、HCV(丙型病毒感染)、B+C(丙型和乙型病毒感染)、AL(酒精发病)、AL+B(酒精和乙型病毒引发感染)、AL+C(酒精和丙型病毒引发感染)、PBC(胆汁性原发性肝硬化)、肝炎病毒与酒精共同感染、肝炎病毒感染、其他原因引起发病。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肝硬化疾病诱病原因分析表

2.2 病理表现

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的重叠性,按临床病理表现的患者数量多少来排列顺序依次:脾肿大、腹部积水、腹部胀痛、身体无力、食道处出现静脉曲张、下端出现浮肿、出现黄疸病症、肝掌、肝部疼痛、出现蜘蛛痣。其中因为酒精因素而引起的肝部损伤,患者多见身体无力、出现黄疸症状以及蜘蛛痣,临床发病率较高。因为酒精而引起的肝部损伤还与食道处静脉曲张的病变率有着正比关系,在合并病毒感染患者中关系更明显[2]。另外,因为纯病毒感染引发的肝硬化症状与因为纯酒精引发的肝硬化症状在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上除了蜘蛛痣以外,并无明显区别。纯酒精侵害引发的肝硬化与病毒合并型的肝硬化相比,合并型诱因所引发的原发性的肝癌病变可能性更高。

2.3 并发症分析

临床统计中发现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上消化道处出现出血性病变居多,在统计数据中占49.18%,合并型感染患者尤为明显。癌症病变占调查数据的21.02%,继续性感染占15.81%,具有肝性的脑部感染占13.81%。数据中男性患者、有酒精摄入习惯的患者并发症倾向更明显。

3 讨 论

我国有较广阔的肝硬化以及其他各种肝部疾病患者的分布,可以说肝脏疾病是我国常见高危性疾病之一,肝硬化病症最为常见。根据本次研究的86名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特征资料总结而出,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是因为酒精损伤以及病毒性感染所致,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占到了75%以上,其中有日常酒精摄取习惯的患者占到了2/3,可见由于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压力以及长时间的饮酒习惯,让患者出现自身免疫系统障碍或是肝组织损伤,从而诱发疾病。肝硬化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种肝部疾病,其主要感染源是HBV病毒体,早在上个世纪出我国就有针对性的引进HBV病毒疫苗,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接种,说明我国国人对肝硬化疾病有了初步的预防认识[3,4]。但是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疾病仍然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只重视预防不重视治疗是无法取得良好的结果的。就当前情况分析,对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和有效治疗用药,仍然以控制和消灭患者体内的HBV病毒为主。

[1] 于皆平.浅析肝硬化特征与临床病因[J].科学出版社,2012,13(15): 219-221.

[2] 刘宇.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23(8): 187-190.

[3] 陈鹏.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3(15): 421-430.

[4] 王淑媛.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6(12): 194-198.

R657.3+1

B

1671-8194(2013)35-0137-02

猜你喜欢
肝炎酒精肝硬化
《世界肝炎日》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跟踪导练(一)(2)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