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火针治疗5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7-08 02:17叶武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7期
关键词:毫针火针腰痛

叶武汉

(增城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广东 广州 511300)

毫针火针治疗5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叶武汉

(增城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广东 广州 511300)

目的研究分析毫针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至2012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毫针火针法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愈率56%,总有效率84%,治疗组治愈率72%,总有效率96%,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毫针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其治愈率更好,患者更快的康复,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毫针;火针疗法;慢性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主要是以腰部反复隐痛发作,尤其在劳动后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腰痛的常见疾病[1],在近几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长[2],可为独立疾病也可以见于其他疾病,如:肾病,风湿病以及妇科疾病等。由于在长期的固定体位或以不良姿势工作造成了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组织受到损害而出现疼痛,触诊时可感到条索状或是圆形硬结。本病具有病程长,缠绵反复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上非常的棘手,西医中主要以消炎镇痛为主[3],但是其治疗效果不理想,并且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中医中推拿按摩可以短暂缓解疼痛,但是仍不能完全治愈,笔者使用毫针火针治疗,临床治愈率较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至2012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2~66例,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49.4±8.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单侧腰痛患者29例,双侧腰痛患者21例;治疗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3±8.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单侧腰痛患者26例,双侧腰痛24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CT检查未见异常,均符合慢性腰肌劳损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其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选穴

对照组:选取腰部阿是穴,气海俞,大肠俞,肾俞,委中,次髎;治疗组:腰部阿是穴,腰阳关,大肠俞,肾俞,委中,承山。

1.2.2 操作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要进行治疗的部位,在腰部定位出阿是穴,以及所要选取的穴位,并进行穴位消毒,选取毫针直径0.3mm,长度在25~30mm进行针刺,以平补平泻的手法进行治疗,每天治疗一次,共进行4周。治疗组在在要进行针刺的穴位消毒后,选取相同样毫针在酒精灯上将真加热至发红后,快速的进行针刺选取的穴位,随即将拔针,使用干棉球重按穴位处,后涂上一层万花油,每周治疗3次,治疗4周。

1.3 疗效判定

根据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国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为疗效标准。治愈:腰部酸、痛症状消失,并且活动自如,扭转顺利;好转:患者腰部酸、痛感减轻,活动基本灰度,但是仍不能完全扭转自如;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或是更加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情况之间差异比较使用方差分析χ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治愈率56%,总有效率84%,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治愈率72%,总有效率96%,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以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之间疗效比较

3 讨 论

慢性腰肌劳损在西医中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在长期固定体位以及不良姿势下工作,导致腰部累及损伤,在发生急性要损伤后,由于治疗不当或是延误治疗而演变成慢性腰部损伤,病情时轻时重,反反复复。在中医中慢性腰肌劳损称为“腰痛”,在《素问》中记载“腰为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医宗必读》载:“寒、湿、风热、挫闪、瘀血、气滞皆为标,其本肾虚也”。腰痛分内因外因,外感风寒湿热以及扭伤均可导致腰痛,内因肾虚、气滞、瘀血,素体肾虚不能够充养筋骨,导致腰部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血瘀则经络不通,则血不荣筋,筋络不舒,不通则通,不容则通,导致腰部疼痛,风寒湿热易侵袭其虚,则病经久不愈,若患者劳累或是扭伤,则劳损加重,所以在治疗选穴时选取穴位能够活血化瘀,行气导滞,温补肾阳,穴位选取肾俞、大肠俞温补肾气,行气,腰部阿是穴治疗行气化瘀,气海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具有调畅气机的作用,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郄穴,具有很好的活血功效,“腰背委中求”是治疗腰痛的要穴。阿是穴,气海俞,大肠俞,肾俞,委中,次髎足太阳膀胱经穴,具有补益下气,祛湿强腰的作用。

本研究使用常规针灸治疗与毫针火针治疗法,常规治疗同样治疗有效,但是其治愈率不高,而毫针火针治疗组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以及有效率,其主要是由于毫针火针的作用原理,不仅有针刺的作用,还有灸的作用[5]。火针我们又叫燔针、烧针[6],最早《黄帝内经》中就说明火针使用于寒痹,再后来的发展中火针又适用于治疗癥瘕积聚,其主要机理是由于温热针刺入穴位中,腧穴传导火热到达人体各处,能够增加阳气,调节各脏腑的机能,达到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作用,并且火针具有调节的作用,如果人体功能属于强亢作用,那么降低其恢复正常,所以具有双向性。在进行火针治疗时需要将针体烧红,迅速进入穴位中,会造成穴位周围小块灼伤,所以在损伤处其坏死的细胞将被清除,后开始新的细胞分裂进行修复,慢慢恢复其功能。火针的选穴原则是以知为数,以痛为腧[7],在本次治疗选取腰部阿是穴,是其局部痛点,通过火针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局部硬结以及条索状,缓解其疼痛,腰阳关穴是督脉在腰部穴位,具有调理脏腑,温运阳气,激发经络的作用。承山配合腰阳关治疗腰痛,是经典要穴,效果更好。火针治疗能够快速的消除并且有效的改善局部组织的水肿、充血等,加快血液循环,使患者更快的康复。火针治疗一般使用能够耐高温而不宜变形的钨锰合金作为材料,针柄用不易导热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一般针体较粗,针头较钝,笔者使用毫针进行加热治疗,毫针较常见并且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对于针灸治疗一般都存在着恐惧,火针治疗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所以使用毫针患者更容易接受,并且治疗范围较广,治疗效果较好。本组研究显示使用毫针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治愈率为72%,有效率高达96%,治疗效果比常规针灸治疗效果更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使用毫针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治愈率更好,总有效率更高,患者易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 聂斌,唐植纲,聂涛,等.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4):22-23.

[2] 梁晟.推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0):111-112.

[3] 李彬,杨丽娟.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7):62-6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5] 旷秋和.火针配合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5):38-39.

[6] 苏柏栓.火针疗法[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9):11-12.

[7] 樊莉,蒙昌荣,米建平,等.毫针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5,27(10):759-761.

R274.34

B

1671-8194(2013)17-0295-02

猜你喜欢
毫针火针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浅谈火针练针法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