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程度的影响

2013-07-12 07:54张清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疗程神经功能疗法

张清颜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南阳 473058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占脑卒中的4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的恢复[1]。因此,采用有效措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尤为重要。笔者分析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10—2012-10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入组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结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评分)确诊,符合脑卒中并发抑郁的诊断标准[2-3],排除有精神疾病史及严重身体疾患者。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内科护理,男29例,女19例;年龄43~79岁,平均(56.4±5.5)岁;脑梗死31例,脑出血17例;脑卒中病史2~13个月,平均(4.6±1.4)个月;并发持续抑郁症状3~19周,平均(5.9±2.2)周。干预组47例在内科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男28例,女19例;年龄41~80岁,平均(56.5±5.5)岁;脑梗死30例,脑出血17例;脑卒中病史2~14个月,平均(4.5±1.4)个月;并发持续抑郁症状3~18周,平均(5.8±2.2)周。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全面评估病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口服西酞普兰20mg/次,1次/d,根据疗效逐渐增加服药量至60mg/d,65岁患者口服药量减半,配合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抑郁症状及肢体功能障碍。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干预[4]。在内科护理基础上,干预组配合心理护理干预:(1)病情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干预前全面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认知护理:现代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患者对脑卒中认知、判断和评价是导致抑郁的主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和解答患者的疑问,通过讲解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时纠正错误信念和错误认识,以期最大程度树立治疗信心。(3)支持疗法:护理人员以和蔼的语气、耐心讲解和乐观的心态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根据受教育程度、家庭情况和工作经历等因素制定支持疗法计划,在家属的配合下使患者尽快度过心理应激时期并早期开展康复训练。(4)行为疗法:观看脑卒中治疗视频和喜剧电影,家属在患侧定时按摩,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强化神经传导,配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语言疗法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NIHSS评分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2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1疗程末(T1)、治疗2疗程末(T2)和治疗3疗程末(T3)进行评定。采用HAMD评分评价抑郁改善程度,以HAMD减分率对治疗3个疗程末患者进行疗效评定:(1)临床治愈:HAMD减分率≥75%;(2)显著进步:50%≤HAMD 减分率<75%;(3)改善:25%≤HAMD减分率<50%;(4)无效:HAMD减分率<25%。总有效为临床治愈、显著进步与改善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第1疗程末、第2疗程末和第3疗程末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分)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s,分)

注:组内 T3 与 T0 比较,◆P<0.01;组 间 T1、T2、T3 比较,△P<0.05,▲P<0.01

组别 n T0 T1 T2 T 3对照组 48 37.63±5.72 56.44±8.28 61.27±9.24 66.11±9.47◆干预组 47 37.54±5.71 59.97±8.34△ 68.51±9.53▲ 72.48±9.42◆▲

2.2 抑郁改善情况 干预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08%(P<0.05)。2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比 [n(%)]

3 讨论

脑卒中并发抑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脑卒中后降低了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神经元的递质,脑组织生理生化改变和情感障碍有关[5]。因此,在常规抗抑郁药物和物理治疗基础上,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增加心理健康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据抑郁症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能够全面了解病情发展状态,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临床表现特点,护理人员才能制定科学的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认知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时纠正错误信念和错误。支持疗法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治疗环境,行为治疗能够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纠正抑郁状态和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本研究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第1疗程末、第2疗程末和第3疗程末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08%(P<0.05),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潘素兰,杨瑞春 .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51-52.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0-381.

[3]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75-578.

[4]郜雪 .综合干预防治卒中后抑郁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59-60.

[5]鲍颂杨,苏晓娇 .联合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84-85.

猜你喜欢
疗程神经功能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