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文化的『严』与『活』

2013-07-13 02:03谭全刚
对联 2013年17期
关键词:阵线楹联对联

●谭全刚

有人说对联文化是一种严肃文学,有的人说对联文化是一种文字游戏,是民俗文化,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有人说,对联文化是『雕虫小技』,这种论调早已站不住脚了。 笔者将前两种说法合起来说,即对联文化是一种严活文学。 『严活』二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严肃活泼』。这里说的『严』,是指『严肃』、『严整』、『严格』, 这里说的『活』, 是指『活泼』、『活跃』、『活力』。即对联文化是严肃的文化,有严谨的文体,有严格的联律。对联文化有活泼的灵性、 活跃的品性, 强劲的活力。

首先来看对联文化的『严』。 我们说对联文化是严肃文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对联文化具有严肃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人们知道,对联作品都是对联作者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都具有明确的创作对象和思想意识。 而且,许多对联都折射人类的政治生活和人生理念。 如录载文史、概述人生、昭明心志、宣示哲理、针贬时弊等等。 如毛泽东挽孙中山暨抗日阵亡将士联:

国共合作的基础如何? 孙中山云:

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抗日胜利的原因何在? 国人皆曰:

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联语紧扣两个中心议题: 一是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 二是悼念抗日阵亡将士。 上联提出国共合作的基础是共产主义,下联指出抗日必胜的原因是有和平阵线。 将『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与『和平阵线的死对头』相对,政治观点明确,敌我阵线分明,对那些『恐日病』和『亡国论』是狠狠的一击。

又如山西霍县韩侯庙联:

成败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这副对联概述了韩信的一生,点明了韩信成败的原因,『成败一知己』, 指的是何。 『两妇人』,一说『漂母』,一说『吕后萧』。 韩信少时家贫,尝寄食一漂母。 高祖十二年,韩信被吕后所杀,计出萧何,联短意味长,字少政见浓。

又如周恩来、 邓颖超合挽李公朴、闻一多联:

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

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联语极力赞誉李公朴、闻一多志士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正义行动,其革命精神永留人间。 语调激越,内涵深刻,情调高昂,政治色彩非常浓烈。

二是说对联文化具有严谨的文体。 对联文体行文两行,字数相等,遣辞组句,章法不乱,书写张贴,款文相配,词性音韵,对立统一。

三是说对联文化具有严格的联律。 吟对作联,要有一定的规则,这就是《联律通则》即: 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这些规则,都是对联文化经过千百年漫长的创作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写作规律。 联界的广大联人必须严格遵守。 否则,就不成其为对联。

其次来看对联文化的『活』。 即是说对联文化是活跃文学。 这要从对联文化的创作实践和社会功能来理解。

一是对联文化具有文学的活泼性。对联作品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姿多彩,如春联、 喜联、寿联、婚联、挽联、 名胜联、格言联、题赠联、述事联、专用联等等。对联作者有大有小,大至皇帝领袖,小至黎民百姓; 楹联字数可长可短, 短者一字二字, 长者百字千字; 楹联品位可雅可俗,雅至宫廷居室,俗至畜舍茅厕; 楹联交流活动有高有低,高可扬威政坛,低可嬉戏民间。

二是对联文化具有活跃的品性。 对联创作的手法十分奇特,多种多样。 如比喻、夸张、 拟人、 假借、 镶嵌、 反复、 重叠、 顶针、映衬、 双关、 回文、 排比、 隐喻、 歇后、 集句、摘句、自对、析字、题赠等等。 既可登大雅之堂,又可成民俗酒令,例如清代纪晓岚应对乾隆皇帝一副对联:

乾隆出句:

十口心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纪昀对句: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又如一副析字联: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上述两联一联奇巧析字,一联巧用汉字偏旁,既突显了对联的高雅,又表明了对联的通俗。

又如遣字双关联: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中,上海闸北一家虫鸟商店贴出一联:

三鸟害人鸦鸽鸨;

一群卖国鹿獐螬。

『鹿獐螬』系指当时的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

再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随团出国访问中作一嵌名联:

三强韩赵巍;

九章勾股弦。

『三强』指战国时的韩、赵、魏三个国家, 又是科学访问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九章』是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又是代表团成员赵九章之名。

还有唐人酒令联:炎

土圭测影。

麋触槐,死作木边之鬼;

豫让吞炭,终为山下之灰。

仅举上述数联,足以说明中国楹联文化的活跃品性。

三是对联文化具有强劲的活力。 亦即对联文化的奇特功能,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对联文化自古以来就在发展过程中积蓄了无穷的内在功能和文化软实力。 在古代就有『一联难倒诸学士』、『一副对联解危局』、『因一联而受重用』,以联破案,以联招亲,以联教子等动人的对联故事。在当代,对联作品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用于工业业兴旺,用于农业粮增产,用于商贸生意盛,用于教育人才多,用于生态环境美,用于名胜旅游兴。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学的一朵奇葩, 它将永远开放于中华文艺的百花园中, 永远兴盛于中华大地!

猜你喜欢
阵线楹联对联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巧出对联
孔府的年节楹联
徐州广化寺楹联赏析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贴对联
叙“征服阵线”最高指挥官被击毙
解缙二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