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歌的《魔王》:解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及表现

2013-07-13 14:50田保卫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2
大众文艺 2013年5期
关键词:魔王舒伯特曲调

田保卫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漯河 462002)

艺术歌曲是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一种歌曲风格,被称为艺术歌曲。歌词主要是使用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歌曲专注于内心世界的表现,具有更复杂的作曲技法和表达方式,绝大多数都是先有歌词,后有旋律,很受歌词影响,因此歌曲显得较为呆板、苍白、无力。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文学艺术的浪漫主义思潮对舒伯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舒伯特之前,艺术歌曲只被看成一种边缘的音乐体裁。而舒伯特赋予了艺术歌曲新的内涵,把诗歌与音乐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使艺术歌曲成为音乐当中的诗歌。舒伯特在钢琴伴奏的使用上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将歌词、旋律和伴奏三个相互配合,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了完美的意境的状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被誉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在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600多首影响深远的杰出的艺术歌曲。其中《魔王》是舒伯特十八岁时根据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同名诗歌为创作基础,融入了浪漫主义的“新颖而奇妙”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杰作。可谓浪漫主义艺术歌曲里程碑式的作品。

音乐与文学的融为一体

在一个叫库尼茨的村庄,有个农民的孩子生了病,请了当地一名非常有名的医生来帮助医治,但是最后那名医生却确定为无法医治,这个父亲不耐地将孩子把回家去,就在这回家的路上……诗歌《魔王》中写到:在漆黑的夜晚,父亲怀抱着自己的孩子骑马飞奔在树林里,他紧紧地把孩子贴近胸口。他的孩子非常地恐惧与不安,因为隐身埋伏在密林深处的魔王,不停地在引诱着孩子的灵魂。父亲不断地安慰着孩子,同时快马狂奔。魔王一步步逼,父亲胆战心惊地将孩子抱回到自己的家中,可是怀里的的孩子早已死去。

词作者原诗歌分有八个章节。舒伯特在歌曲创作中也将乐曲对应分成八个部分,而且每一个章节的歌词也都谱以不一样的曲调。乐曲开头第一部分和结尾第八部分,使用了第三人称的方式进行故事讲述;第二部分至第七部分是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和魔王从甜言蜜语般的诱惑逐步到凶险的威胁等等之间的交互呈现。

整首歌曲运用了自由通贯的创作手法。乐曲的表现根据诗歌内容的发展而展开。乐曲一开始采用了15个小节的前奏,右手运用三连音不断地弹奏,展现出父亲快马狂奔的情景;左手使用连贯的音阶,显示出黑夜里寒风呼啸的场景。在整首歌曲中,舒伯特运用了不同风格的曲调来区别展示叙述者、父亲、儿子、魔王。开始时运用了平叙的、近似口语化的曲调来陈述;后面运用低声区沉稳的曲调来显示父亲极力想表现的平静、慈爱和安慰;运用断断续续的曲调来表现孩子的恐慌不安;而表现魔王的曲调则使用了优美动听的旋律来刻画它甜言蜜语般的诱惑。

自然展现的情感

在这部作品中,舒伯特在音乐中以不同音域与音色,精确地刻画出了叙述者、父亲、孩子以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通过对话显示了三个不一样的情绪,充分显示了强烈的、鲜明的戏剧情节和音乐形象。音乐和抒情诗,统一的结构和完美的组合,充分地实现了艺术的独有魅力。

父亲与孩子对话的曲调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性。半音关系的级进穿插着短暂的休止符,展现了被魔王不停纠缠后所呈现出的紧张、恐慌、绝望、无力的喘息。他每一次对他的父亲呼喊都使用着相同的曲调,但是声音一次却比一次高,细腻而准确地描述了,他一次次加重的紧张、恐慌、绝望的感觉。父亲的曲调比较平稳,是为了表现父亲极力掩饰自己的不安与担心,尽力保持平静,并极力去安抚自己的孩子。

只要一进入魔王的曲调,乐曲的强度就会降到PP的力度,钢琴伴奏也同时变成了柔美、光滑,充满了甜美的诱惑感。但是到了最后,魔鬼看到没有达到目的,就原形毕露,凶煞恶极,这时候用在左手的钢琴伴奏也随即连续重复笔直下跳5度音程,充分地、彻底地暴露了魔王魔鬼的狰狞。

叙述者的声音越来越阴沉,结果已经是不可以改变的。纵贯全曲的马蹄节奏渐渐地沉静了下来,直至最终伴奏钢琴奏出了两个额外的、异常的、强烈的和弦,整首乐曲终止。

钢琴与人声的相辅相成

在整个歌曲发展过程中,描述马蹄声的钢琴伴奏音型,也具有着突出的歌曲创作的特征。它能够让我们始终很准确地、持续地拥有全曲基本的感情基调。这也正是舒伯特在浪漫主义时期所开创的艺术歌曲的重要创作风格、特征之一。在曲调伊始的前奏中,舒伯特的《魔王》通过钢琴伴奏音乐,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如此的画面:通过钢琴伴奏的快速而持续不断地三连音节奏音型的演奏,表现了快马奔驰的情景;而左手弹奏的在低音区连续的上行音阶的盘旋,仿佛是树林中呼啸的风声,又似乎由荒野夜风和马的蹄断断续续卷起了上升的尘土沙子。令人毛骨悚然和紧张、害怕,把人们一下子带入到了黑夜、寒风、冷颤的紧张和恐惧的氛围之下。一直持续到表现马蹄声的钢琴伴奏节奏音型消失停止,叙述者最终宣布,父亲怀抱中的孩子已经死了,全曲结束。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不仅使文学、诗歌与音乐有了非常完美的结合。同样重要的是,使之前受人忽视的钢琴伴奏赋予了极为重要的表现特征。魔王的精美表现,使大家切实地感受到了,在音乐中,人生的演唱可以和钢琴乐器的演奏得到一种绝妙的效果。让人们认识到了,在声乐演唱中,乐器的伴奏不再是一个仅仅的配衬,它们两者之间完全可以进行紧密的协调配合、相互映衬、相互弥补,是同等重要的两个不同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舒伯特真正的将人声的旋律与钢琴的织体融为一体,使人声和钢琴共同去完成、达到一个艺术境界。诗与音乐之间成为互补、相映、均衡的关系,音乐的表现力和文学向音乐的融入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中,舒伯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音乐天赋和创造力。他非常重视歌曲基本情感和艺术意境的创造,始终注重音乐情感的发展和发挥,擅长于描绘人类最自然朴素的、纯真可爱的情感,他总能以自然本性的态度,自由随意的手法表现最完美、最浓郁、最细微的情感。正是由于他的才华与努力,使得音乐与诗歌,人声歌唱与钢琴伴奏得到了一个很完美的融合,并形成了艺术歌曲这一新型艺术体裁的出现。正是舒伯特的抒情、优美的曲调和富于表现性、创造性的钢琴伴奏,以及将音乐艺术与诗歌文学的完美结合,才确定了艺术歌曲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对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有着直接的影响,舒伯特用他的歌曲筑起了一个新的天地。

[1](法)保·郎多尔米著.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尚家骧. 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2004.

[3](英)吉布斯.秦立彦译.舒伯特传[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苏)加拉茨卡娅.舒伯特的歌曲[M].王汶,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魔王舒伯特曲调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觉醒的舒伯特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
舒伯特与《摇篮曲》